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二百八十章 加尔各答条约(上)

“3亿英镑的无息贷款,或者是5亿英镑的有息贷款?那些吸血鬼肯定喜欢后者,只是要求以贵金属支付?”,老张伯伦听到这里,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虽然中方表示偿还本息也同样会以贵金属的方式,看上去似乎没有问题,可是中方要求拿到钱后才停战,万一到时候翻脸不认人将那么多金银都给黑了怎么办?

由于事先有过预演和分析,唐绍仪这次倒是一下子就看出了老张伯伦的心思,“好吧,我们大同党毕竟刚刚建立政权,国际信用还没得到广泛认可。但是贵国政府的信用又能好到哪儿去?别举跟欧美国家缔约的例子,我们现在还没被你们所谓的‘文明世界’承认呢!特使先生,请你实话实说,假设我们停战之后,英国赖帐了,其他西方国家会不会从此怀疑英国政府的信用?”

“当然不会!”,老张伯伦虽然没有说出口,但他尴尬的表情已经给出了答案,不过老张伯伦还是只能坚持道,“的确是这样没错,但是贵**事上有绝对优势,如果我国真的违约,贵国也随时可以再打回来,为何非要先拿到钱呢?而如果贵国收了钱却不肯撤军的话,我们现在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还请贵国先让一步......”

“我们国家的确是不怕,但我们这些经办人员怕啊!如果答应了你们的条件,结果却各种拖欠克扣,责任由谁来背?当然是我们了!”,唐绍仪怒气勃发,指出了问题的关键,让老张伯伦顿时张口结舌,他总不能叫对方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一下无私的牺牲吧?

见老张伯伦已经理屈词穷,唐绍仪马上抓住时机,将当时李晖亲自拟定的一种解决方案提了出来,“要不这样吧,我们派一支部队去贵国领取这笔金银,但是并不带回国内,而是继续留在贵国,拿这笔金银就近采购我国需要的物资,特使先生以为如何?”

张伯伦顿时眼前一亮,虽然进一步询问后得知贷款必须真正地交到那支部队的手上,而不能只是走个形式,但是那么多的金银,只要还是留在英国境内,自然有的是办法防范他们卷款逃跑。而且,这个新方案的重点在于采购物资,英国政府交付的金银等于只是一段时间内暂时交给那支中国部队保管而已,需要实际付出的只是价值几亿英镑的各种商品,这代价可就小得多了。

由此,双方最大的分歧总算是得到了解决,接下来需要谈的只是一些细节问题了。首先是中**队的数量,一开始中方希望能派一个团,大炮机枪齐全,但因为老张伯伦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压缩到了一个营的规模,武器方面有机枪没大炮,加上文职人员,大约在一千人上下。

作为一个坚定的工业党,张伯伦敏锐地意识到这次伪托为贷款的赔款如果利用好了,反而能够像灾后重建一样,成为一个重振英国制造业的难得良机,当即提出要求,希望中方同意只采购英国产品。

对此,唐绍仪表示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但要求所有的产品都得采用公制,而且性价比不能明显低于欧洲市场的平均水平,具体的种类和数额必须在和约签署时就先定好。

老张伯伦顿时眉头一皱,英国工业品的质量还是不错的,但因为工资水平太高,导致英国企业的人工成本普遍过高,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每况愈下,哪儿来的什么性价比啊?何况习惯了的英制改为公制也肯定会提高成本或是降低质量,那样的话,就更难满足中国人的要求了......

“除非政府给企业补贴,否则只怕不行。可是想让那些混蛋违反所谓的自由市场原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觉得心中没底的老张伯伦只能先退而求其次,要求中方采购必须使用英镑而不是直接以金银支付。也就是说,老张伯伦要中方先拿金银兑换英镑,再拿英镑去采购商品,这样可以将交给中国的金银无形中变成英镑的准备金,支撑住英镑的汇率。

中方同意了这个要求之后,剩下的就只剩一些协调工作了,比如正式停战要到中国黄金部队去英国拿到贷款后发回电报,但是在此之前中方就会停止继续糟蹋印度,尽管这个时候印度的浮财已经被搜刮得所剩无几,但对英国来说,这件事还是很重要的......

交战方里本来还有一个荷兰,但因为国力不济,在和谈期间毫无存在感可言,就连割让荷属东印度给中国这件事,也是老张伯伦代为做主敲定的,而荷属东印度无论面积还是人口,都要大大超过马来亚与缅甸之和,占所有殖民地的比重更是远远过之(此后荷兰的殖民地就剩荷属圭亚那跟几个小岛了,跟荷属东印度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荷兰人有多憋屈可想而知。

唯一让荷兰政府稍稍松了口气的是,中国政府可能也觉得宰荷兰这一刀实在太狠(其实是荷兰本土和剩下的殖民地都离中国很远,根本够不着,军事威胁没用。),因此没有对其提出赔款的要求。

最终,中国与英荷两国的代表于1895年12月7日在加尔各答缔结和约,史称《加尔各答条约》,虽然不少条款的细节有所变化,但基本框架还是那样。

根据和约的规定,中国获得了原属荷兰的殖民地荷属东印度和原属英国的殖民地马来亚、缅甸、安达曼群岛和加拿大西部(落基山脉以西),此外英国就昔日贩卖鸦片和侵略中国的行为表示歉意、而荷兰政府也承认了昔日所犯的屠华罪行。

另外,英格兰银行还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4亿英镑的长期贷款(经过讨价还价,适当降低了金额,但是延长了还款期限。)“以支持中国的战后重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