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二百八十二章 老骥伏枥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二百八十二章 老骥伏枥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由于英国本土人口有限、而殖民地人口极多,也即是说,产出有限而市场广阔,这很明显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理论上光是内需就可以让英国的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奉行“愚蠢的”自由市场原则,导致外国商品、特别是美国和德国商品(主要是美国)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的市场与英国商品公平竞争,而英国殖民地的资源则被美德等其他列强(主要是德国)以低廉的价格买走。而与此同时,目前世界上主要列强、包括以前最喜欢鼓吹自由市场的法国在内,全都搞起了贸易保护......

也就是说,英国是在自己没有受到公平对待的前提下“慷慨”地让其他列强用英国人的钱和资源发展他们的工业......

历史上这种让人无法理解(注1)的脑残政策一直持续到了一战前夕,而那个时候美国的工业产量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国内市场也随之膨胀到了足以支撑美国工业自成循环,英国这个时候才搞贸易保护,意义已经十分有限了。而这个时空,因为老张伯伦的工党异军突起,英国在1901年就开始实施严格的关税保护政策,多少延缓了一点大英帝国衰落的速度,同时对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妨碍,也间接地导致这个时空的世界历史走入了另外一条岔道......

本来,英国作为一个传统上由资本支配权力的国家,即使是老张伯伦这样的铁腕人物,也很难在金融资本集团的干扰下推出这种对美国妨害极大的政策。但在这个时空,老张伯伦却具备了历史上没有的多个有利条件,首先自然是他更高的个人威望,以及英国民众因为那场惨败而对旧体制产生的强烈质疑,这一切促成了英国工党(右)【以后都会这样标注,以区别于历史上那个左翼的英国工党,因为老张伯伦的工党政治倾向是极右。】的诞生和迅速壮大。

而与此同时,英国战后整顿军备则让英国工业资本家的势力大幅增强,就拿英国海军的造舰计划来说,差不多每三年一批、每批至少十艘主力舰和数倍于此的辅助舰的方案可以带动下游的无数企业,极大地促进英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让在老张伯伦号召下开始团结起来的英国工业资本家有了更强的话语权。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与美国的金融资本更多地采取直接控制工业资本并合流成为金融垄断资本的方式不同,英国的金融资本因为安全感不足、更倾向于传统的间接控制的方式以方便在危机时迅速外逃,这就让英国的工业资本有了挣脱其束缚的可能。而后来中美战争的爆发,又迫使金融资本的注意力西移,从而让英国工业资本获得了翻身做主人的天赐良机,一向遭到金融资本打压的老张伯伦也借此东风强势当选内阁首相,并藉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开始推行所谓的“张伯伦改革”,进而改变了英国、乃至于整个世界的历史......

那个时候老张伯伦已经六十多岁了,以当时的正常寿命来看,他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嗝屁,这让老张伯伦的敌人难以避免地生出了人亡政息的幻想,而没有在一开始就采取激烈的措施来对付他。

结果那些银行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老头忒能活了,居然一连当了四任首相(历史上这老头长期大志难成,也活到了78岁才死,这个时空理想有了实现的希望,在其支撑下活上**十岁并不奇怪。),当其卸任的时候,英国的新体制已经完全建立了起来,并且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新的既得利益者,想再改回去,光是干掉老张伯伦本人已经意义不大了......

老张伯伦在年轻时就已经声名鹊起,却因为坚持他那非主流的政治理想而早早就被宣判了仕途上的死刑,但他仍然凭借其非凡的人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英国政坛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在这个时空,他更是抓住了中国崛起所引发的国内外变局一飞冲天,在自己的垂暮之年绽放出了最为璀璨耀眼的光芒,至少部分地实现了自己一直坚持的政治理想,并且深刻地影响到了英国乃至于整个世界的历史。

为了表示对其的敬意,李晖后来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并引用曹操名篇《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为致词,,对于这样一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大政治家,这两句诗简直就是其人生的最好概况。

不过,对老张伯伦恨之入骨的人也不少,那些被金融资本控制的媒体就纷纷针对此事大做文章,称老张伯伦为“白奸”......

好吧,如果从整个西方文明的角度来看,这么说也的确有一定的道理,老张伯伦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本会急遽衰退的大英帝国,却导致西方世界长期多头并立、内耗严重,迟迟产生不了一个能够统合各国力量的领导者,给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文明反超的机会。

不过如果老张伯伦在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对此嗤之以鼻,因为英国本来就一直都是阻挠西方文明统合的搅屎棍啊!

注1:其实掰开了也不难理解,因为只有在自由市场制度下,金融资本才能获得主导权,同时还能借此扶植美国,至于普通民众,因为短期内可以获得性价比更高的外国商品来提高生活水平,因此也很容易被金融资本控制的媒体拉拢过来支持自由市场制度,导致工业资本愈发势弱,而当英国因此衰弱之后,普通民众后悔已经晚了。好吧,在长期的愚民宣传影响下,能够明白过来的民众只是少数,大部分人才不会去想背后的原因,日子难过就罢工呗!然后经济就彻底进入了恶性循环,英国再也别想有翻身之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