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二百九十八章 摧枯拉朽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二百九十八章 摧枯拉朽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如此大兴建设,自然需要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但是《加尔各答条约》签订之后不久,华夏共和国就再次对外用兵了,目标是之前跟英国人通过气的暹罗。之所以这么急着动手,是因为暹罗自11月开始进入了所谓的“凉季”,气候相对凉爽干燥,热带病的威胁大为减小,此时用兵可以大大减少非战斗减员,即使用的基本都是岭南的兵。热带病也仍然是中**队在南洋战场上减员的最主要原因。

暹罗既无中国之大,也无日本之强,历史上却成为了第三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亚洲国家,自然有不简单的地方,比如他们的国王拉玛五世朱拉隆功甚至比甲午之前的明治更得本国人心,而且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西化改革(比中国彻底,但不如日本。),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暹罗历史上之所以能在一大片西方殖民地之中独善其身,除了自身有一点实力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它的地缘优势,刚好位于英法殖民地之间成为了天然的缓冲区。再加上英法殖民者在东南亚所能投入的力量也很有限,北边又有油水更足的虚弱中国可以侵略,不值得将有限的实力用到暹罗,这个国家才能够侥幸存续下去。

但随着华夏共和国将英国人彻底逐出东南亚,暹罗赖以生存的平衡外交再也推行不下去了,现在的东南亚是中国一家独大,法国人生怕自己的印度支那不保、跪舔中国人还来不及,又怎么敢像之前那样为暹罗出头?

更重要的是,华夏共和国可以在东南亚投入远超英法的力量,毕竟距离太近、吞并缅甸和马来亚后更是直接相邻。而华夏实行的中央集权政体又令其能够承受巨大的损失,只要中国政府下定了决心,暹罗必无幸理。

根据中英乙未战争结束后双方公布的战争损失,英**队(只算白人)死了近4万人,才消灭了不到2000中**队,交换比高达20个换1个,而且中**队的死亡人数当中大部分还是病死的......

暹罗军队无论人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远不如英军,那交换比得难看到什么程度?朱拉隆功很有些心虚地以100:1计算,然后发现就算将所有暹罗人都拼光了,也不过能够干掉几万中国人而已,这么点兵力对于有着四万万人口的庞大中国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何况暹罗政府能够动员的极限兵力撑死了也就十几万人......

可是就算明知必败,朱拉隆功还是只能硬着头皮顽抗,因为中国政府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暹罗纳贡称臣的请求,而要求暹罗政府无条件投降,这是朱拉隆功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再加上中国派来攻打暹罗的部队远比其预计的少得多,也让暹罗君臣生出了一点胜利的希望,但他们却低估了双方军队战斗力的巨大差距,仅仅一南一北两个先遣团就将暹罗的主力部队完全打崩了,暹罗丧师3万余人,而中**队的死伤还不到三位数,当两个先遣团在曼谷城外会师的时候,各自的主力部队才刚刚越过国境线......

由于中英乙未战争期间,前线的指战员普遍反映75小姐太过笨重,巷战中跟随步兵作战时十分不便,大泽山兵工厂紧急研制了一种被李晖命名为“步兵炮”的轻型火炮,她在部分保留了75小姐高射速优势的同时极大地减轻了自重,行军全重只有不到400公斤,在路况较好的城内街道上,两个士兵就能推得动。

而间接火力支援虽然不是步兵炮的最主要用途,但相比老式架退炮仍有射速和精度上的优势,足以在射程外轻松消灭敌人的炮兵。

对于还只能算是半近代的暹罗军队来说,一旦没有了己方的炮火支援,再遭到敌人逼近后打来的精准炮击,崩溃是必然的。那两个先遣团根本就没打什么硬仗,一路过来都是在追亡逐北,损失能大才怪!

这个时候,就算是对王室最为忠诚的暹罗臣民,也看得出曼谷王朝已经覆亡在即,朱拉隆功平时的威望再高,也难免众叛亲离。

由于叛徒出卖了暹罗军队自封曼谷港的水雷分布图,中国海军的一支舰队迅速攻占了曼谷港,接着就将一个完整的陆战旅送上了岸......

朱拉隆功这时才下决心放弃国都逃往山区,然而中**队以超出其想象的速度展开了兵力,从各个方向堵住了暹罗残军逃跑的出路。万念俱灰的朱拉隆功决定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他还活着,就算暹罗亡国了,也仍有复国的希望。

然而,这位暹罗“伪王”却万万没有想到,中**队居然拒绝了他的投降,而且还让代表他出降的大臣带回一段话,“当年你的祖上怎么对待郑昭,我们就会如何对待你们。”

朱拉隆功自然知道,当年拉玛一世通銮篡逆夺位之后,为了杜绝后患,不但杀死了自己昔日的恩主郑昭,还将郑昭的子孙杀得一个不剩,只留下女孩与自己的家族联姻以巩固王位。现在中国人那样说,自然是准备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杀光曼谷王朝所有的男性,只留下女性成员,如同当年拉玛一世对郑昭所作的一样......

“我才不会将女人留给你们!”,因为绝望而陷入癫狂的朱拉隆功下令将王宫里的女人全部杀死,然后和一起被困在王宫中的几个儿子一起服毒自尽。

不过朱拉隆功结婚很早、又特别能生(历史上有33个的儿子和44个女儿),年龄较大的女儿都已经嫁人,大多不在宫中而逃过了一劫,其中两个幸运地没有死于战乱,后来作为郑昭的后人而非曼谷王室的后裔受到了华夏政府的优待。

而朱拉隆功的儿子也同样没有死绝,其中三位逃进山林继续坚持斗争直到1898年,曼谷王朝至此才终于彻底完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