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替天行道的名义

“佛家讲因果报应,可是这世界上又何尝有过报应?正所谓‘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李晖在战后祭奠郑昭的仪式上慷慨陈词,为中国出兵暹罗的行为辩护,“不过,从现在开始,‘善恶到头终有报’将不再是一句空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老天不报,我们墨门来报!这就是替天行道!”

暹罗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虽然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差异不小,但却同样鼓吹因果报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曼谷王室与当年郑昭如出一辙的悲惨下场很自然地被暹罗人认为是当年恶行的报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暹罗人的抵抗意识,再加上暹罗的民风本就不算强悍(看看历史上那些如同儿戏一般的军事政变就能明白),因此虽然零星的**袭击一直持续到了1898年,但是千人以上规模的抵抗武装在曼谷陷落后不到一个月就都不复存在了。不过那些零星的袭击反倒给中国占领军造成了比之前正规作战更大的伤亡,让李晖充分见识到了游击战的厉害。

“游击战因为都是小规模战斗,我们火炮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且游击队作为主动攻击的一方可以选择最有利的地点和时间,可以极大地缩小双方战斗力上的差距,果然对弱国来说,游击战才是抵抗强敌入侵最有效的战法。”,李晖给予了暹罗游击队不低的评价,却并没有真的将其威胁放在心上,因为暹罗毕竟不是中国那样的人口大国,而现在的华夏又不像侵华的日本那样兵力不足,十万驻军往人口不过700万左右的暹罗一放,就算游击队再厉害,也别想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何况李晖并不只是靠枪杆子强硬镇压,他还通过一贯的“铲除上层、施恩下层。”的办法迅速收服了暹罗的民心。暹罗是东南亚农业潜力最大的国家,但是一方面开发程度太低,另一方面已开发的好地大都集中在贵族、寺庙和商人手里,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墨门通过土地改革,没收原本为上层占有的土地,将其中的一些分给暹罗的贫苦农民,迅速赢得了他们的广泛拥戴。上层就那么点人,只要没法煽动下层百姓给其当炮灰,力量其实是十分有限的......

这里必须说明一下,除了被李晖认为“有罪”的爪哇人和马来人,新占土地上生活的其他民族都被接纳为华夏大家庭的成员,并没有受到任何歧视和压迫。李晖之所以这样区别对待,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前科,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些民族与华人在文化和血统上更为接近,同化难度要小得多,自然就没必要再像之前那样付出巨大代价强制迁走了,要知道迁走爪哇人和马来人的花费,甚至比中英战争的军费都高得多,如果不是政府这几个月里又靠没收攒了不少家底,还真未必就吃得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里,有一件事在暹罗民众中引发了强烈反响,那就是身为华人的暹罗首富陈氏家族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华人血统幸免于难,同样被抄没了家产,土地也被分配了下去,这顿时让那些原本担心中国占领暹罗后会将其视为二等公民的暹罗人安心不少,民族情绪也随之大大淡化。

不过李晖如此决绝地对待那位南洋华人领袖其实另有原因,甲午战争爆发后,由于中国海军切断了日本与朝鲜之间的航线,日本无法获得朝鲜的粮食,于是转而从南洋购粮救急,其中超过八成都来自于暹罗,而作为暹罗、乃至南洋最大的米商,陈氏家族很自然地从中大获其利,但这在李晖看来却无疑是严重的叛国罪行。

张振勋不过是不作为而已,都被整得够呛,陈家居然资敌坑害母国,下场自然更惨,家主和那几个主要的经办人员都以叛国罪处死,判刑入狱的更有好几十个,还有几百人要接受短期劳改,至于陈家的财产,自然统统没收,除了土地(还只是使用权)分给暹罗农民之外,其他的全都变成了国有资产......

没错,就连李晖私下也承认,其实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如果陈家没那么多的财富,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说不定就可以逃过惩罚,就算逃不掉也不至于惊动李晖这位国家元首。但陈家本身已经是怀璧其罪,居然还自己作死给政府一个拿下的理由,李晖下黑手自然是半点心理障碍都没有,虽然华夏共和国政府已经是世界上最有钱的政府之一,但中国人实在太多,一人均就没多少了,何况这钱只有嫌少,哪儿有嫌多的?

暹罗是南洋大国,而且没被西方殖民过,家底还算丰厚,不过在李晖眼里,暹罗最宝贵的财富,并非历史上的积累,而是其南洋第一的可耕地资源......

如果只比耕地面积,荷属东印度绝对是南洋第一,但这些岛屿上基本都是热带雨林气候,雨水冲刷严重,除非像爪哇岛上那样有火山灰不断补充土壤的肥力,否则很难保证持续稳定的高产,而且辟作农田之后,保持水土的能力较之原来的森林大幅下降,在暴雨的反复冲刷下,水土流失也会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马来亚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李晖更倾向于种植各种经济林木,比如橡胶、油棕等等,而非是简单粗暴地“以粮为纲”,这样经济效益更好,还有利于保持水土。

与之相比,暹罗的土地面积虽然小得多,但是除北部山区外都是广阔的平原,而除了南部马来半岛上的那点土地之外,暹罗全境基本上都是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十分适合水稻的生长。

由于开发不够(劳动力不足是一方面,热带开荒的困难是另一方面。)的缘故,暹罗现在的耕地面积还不到1亿亩,但其境内值得开发的可耕地面积至少也有4亿亩以上,而且这些土地都适宜或者可以不太困难地改造得适宜种植水稻,这价值就太大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