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早有预料的经济危机

这也同样是李晖决定推迟对美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美国价值极大,但是以目前中国政府的能力,完成对东北、西北和南洋的移民与开荒都得至少几年时间,考虑到在此期间还有工程量极大的全国基本农田水利与基本的路桥和港口的建设,实际上所需的时间只会更长,而要是在此期间还得打仗,那就更不知道得要多久才能完成了。

在此期间,就算能够从美国获得土地也无力开发,国内老百姓并不能够从中获益,反而得背上沉重的战争负担(跟美国开打的话,规模无论如何都小不了,而且还有可能引发世界大战。)。如果国内百姓生活尚可,那李晖还狠得下心来让他们做一点牺牲,但是了解到老百姓日子还那样难过之后,他就无论如何都下不了这个决心了。

说起来,也是李晖一直身处东部发达省份,凭借印象得出的结论其实并不适用于全国范围,因为东部沿海就算是比较贫困的地区,经济状况也往往比中西部的平均水平更好。在如今这个年代,较为宏观的层面上,城镇与农村、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陆、平原与山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甚至比后世还大,并不清楚这一点的李晖又如何能够发现不过20%的差距?

中国暂停扩张,美国的日子却并未好过多少,因为1893年经济危机结束之后没过多久,一场规模空前、而且就连华尔街的银行家都没有及时预料到的史上最大经济危机就不期而至,让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大危机实际上是李晖造成的,尽管他其实并非有意制造这样的结果,但的确是早有预料,而且乐见其成。

早在知道系统需要收取现实中的黄金白银,而且只消耗却没产出之后,李晖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于西方列强巨大的隐性危害。

如今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采用的都是金本位或者银本位货币制度,利用黄金或者白银天然的高价值来维护纸币的信用,原则上有多少准备金,就按比例发行多少纸币。李晖的系统永久性地从这个世界上收走金银,数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导致金银稀缺,进而推高金银价格,然后拿纸币兑换金银的人就会增加,拿金银兑换纸币的则会减少,导致各国贵金属储备外流,能够发行的纸币自然也跟着减少,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恰恰是市场经济最害怕的......

通货紧缩,指的是参与流通的货币供应不足,直观的表现是物价下跌,钱值钱了,以普通小老百姓的角度,这应该是好事才对,但对市场经济下的经营性实体(不仅仅是工业企业,也包括个体手工业者、商铺和农场等一切追求利润的单位。)来说,却是致命的毒药。既然是市场经济,那企业自然都是追逐利润的,但是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产品售价下跌,而之前付出的原料和人工成本却处于较高的水平上,这必然直接导致利润减少,如果通货紧缩较为严重的话,对于利润率本就不高的大部分行业,甚至会出现无论怎么想办法都只能赔钱的绝境,除非大老板有钱、也舍得不断贴补进去,否则企业只能关门大吉。

如果只是部分商品价格下跌,那么问题还不算要命,部分企业倒闭关门会减少产能,到时候供求关系逆转,价格自然回升,剩下的企业就缓过来了。但如果是全面的物价下跌,导致的就是几乎所有行业都出现破产狂潮,然后由于工人大量失业导致社会购买力锐减,于是商品就更加卖不出去,导致恶性循环,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无法根除的痼疾——表现为(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了。而且跟自生性的经济危机多少还有点优胜劣汰的积极作用不同,这种主要是因外部因素引发的经济危机是完全破坏性的,对西方各国的经济造成的破坏更大更深。

李晖很早就开始收取金银了,但一开始收取的数量有限,乙未革命爆发之后,中国又一下子与西方世界隔绝了开来,因此国内收缴金银的行动并未马上对国际市场的金银价格产生多大的冲击,直到《中英加尔各答条约》签订之后,情况才开始发生变化......

问题并不是出在英国支付的巨额赔款上,虽然有将近3000吨的黄金,但其中将近一半都花在引进西方的设备、人才甚至是直接收购企业上面而流入了西方市场,而剩下的一半则全都换成了白银,这虽然导致国际银价暴涨,但却并未立即让西方列强陷入经济危机,因为世界上的那几个一等列强采用的都是金本位而不是银本位,白银与货币发行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只有部分与之有关的市场受到较大的冲击,还不至于影响整体经济。

甚至还有少数国家从中获利,比如掌握了一半以上世界白银存量(1900年前的局面是英国掌握大部分黄金储备,而美国掌握大部分白银储备。)的美国,但是事先就有所预料的老张伯伦及其盟友由于做出了最正确的应对,获利无疑更多。而比直接的利益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工业资本一旦有了充裕的现金流,就有了跟金融资本叫板的勇气,在他们的支持下,老张伯伦组建的工党(右)迅速发展壮大,很快就成为了英国政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不过如果要问谁在其中获利最大,那么毫无疑问还是造成这一切的“墨门”,即便李晖不敢冒险,只围绕着金银1换10的系统定价进行稳赚不赔的交易,金价过高就抛金收银、银价过高就抛银收金,而且投入炒作的本钱也限制在了500吨黄金/5000吨白银之内,却依然收获了极为丰厚的利润,因为市场经济从来都是涨会涨过头、跌也会跌过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