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三百八十章 三国大战(下)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三百八十章 三国大战(下)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为了说服沙俄政府对华开战,美国也是下了血本,从军火到粮食,各种军需物资都由他们包了,而且还保证送货上门,粗略估算下来的话,美国政府每年要为此额外支出超过10亿美元(约合历史上一战前的不到5亿美元,顺便说一句,因为战争动员的缘故,现在美国的财政收入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而且超过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虽然远不能与历史上一战时期英国援俄的金额相比(注1),但那主要是贷款,而美国现在却全是白送,并且如果沙俄政府提出要求,美国还可以提供数额不超过无偿援助金额2倍的无息贷款。

美国不仅仅直接支援工业产品,还同意向俄国低价、甚至无偿转让一些俄国不能自造的关键设备和一大批重要的技术专利,这对于工业基础薄弱的沙俄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如果不是沙俄政府太过**低效,远不能与后来的苏联相比,也许只要二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俄国就能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了......

考虑到美国现在的工业实力远比历史上一战时期弱得多(大概也就五六成吧),这样大的支援力度,就算不能说是卖肾援俄、也至少称得上是卖血援俄了,如果不是美国在战争初期输得实在太惨,让举国上下都有了可能亡国的危机感,就算西奥多·罗斯福堪称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权威的总统之一,想要推动国会批准这样的提案,也绝对没有半点可能......

有了财大气粗的美国鼎力支持,沙俄的战争准备远超他们原先的想象,到了1907年6月中旬的时候,沙俄已经将国内陆军的总兵力迅速扩充到了350万,其中有150万已经进入了随时可以参加战斗的临战状态,这150万军队当中超过2/3都部署中亚和西伯利亚......

1907年6月23日,沙俄百万大军兵分三路杀入中国境内,两国大战也由此演变成了三国大战,卷入其中的总人口超过9亿,比整个欧洲都多得多,如果只算核心参战国的话,这场“三国战争”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事实上,沙俄参战的消息一传开,就有很多西方媒体惊呼“世界大战爆发”,不过英德法这三个置身事外的老牌列强却还保持着冷静,并没有要加入战争的意思,若非如此,这场战争还真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可能。打个比方,假设德国参战,站在中国那边,那么因为德国对俄宣战,就会触发法俄同盟,导致法国加入美俄一方,然后奥匈帝国与意大利也会根据三国同盟条约加入中德一方,仍然置身事外的一等列强就只剩昔日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国一家了......

不过,不参战归不参战,三大老牌列强对这场战争的关注却一点不少,尽管他们的立场各自不同。

法国的态度最为明确,首先俄法是盟国,如果俄国战败而国力大损,本就势弱的法俄同盟就更难与三国同盟相抗衡了,再考虑到或许可以藉此将美国这个强援拉进法俄同盟,法国可以说是毫不动摇地站在了美俄一边,高卢鸡不但在舆论上声援美俄两国,更向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大量支援,不但违反中立法出口军火,还让国内的军工企业给这方面还有些差距的美俄两国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名闻天下的施耐德公司就向美国派出了技术人员,与其携手合作,按其要求对原版75小姐加以改进。

完全可以这么说,除了直接派兵参战外,法国已经竭尽所能给予了美俄两国最大的支持。当然,法国这忙也不是白帮,通过大量出口军火,法国衰退了许久的工业看到了重振的希望,就算因为法国人喜欢享乐不生孩子的老问题、工业总量想要反超德国不太实际,但哪怕只是缩小一点差距,也能够让这些年里倍感压力的法国人深感欣慰。

与法国政府的坚决站队相反,昔日世界霸主大英帝国的态度则极为暧昧,虽然张伯伦改革成效卓著,但就连他自己也明白,由于人口的限制,英国光是闷头自己发展已经不可能夺回世界霸主的宝座,希望只能寄托于其他一等列强自相残杀,现在三国大战,潜力无限而又神秘莫测的中国同时与世界第一工业国美国和欧洲第一人口大国沙俄大打出手,这简直就是上帝保佑。

要说有什么让老张伯伦遗憾的,那就是德国这个最大的威胁没有卷入进去了,要是德国也卷进去,世界大战爆发,而英国却仍然可以独善其身(由于中国崛起后改变了世界格局,这种可能性其实是很大的。),那可就太美妙了......

可德国政府又怎么会如此愚蠢?德国累死累活,到头来却反而帮助这些年来一直打压自己的大敌重回世界霸主宝座,冤大头也不是这么当的吧?

但是让德国人头痛的是,参战固然不好,但是就这样观望着,也同样让德国人心中发虚,因为他们郁闷地发现,这场战争无论哪一方获胜,对德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前文对此有过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相对来说,参战双方打成两败俱伤,或许是对德国最为有利的一种情况,但说到底,也只不过是“最不坏”而已。

虽然三国立场不一,但有一件事,他们却都不约而同地在做,那就是卖军火发战争财。在这件事上,中国其实吃了大亏,因为中国政府完全没有外购军火的需要......

注1:一战时期英国援俄总花费与英国战后欠美国的债务大致相当,也就是说,英国自己其实不需要进口美国的物资,都是为沙俄垫的钱,结果却没想到十月革命后列宁赖了帐,然后英国就成冤大头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