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三十九章 山东响马(凌晨更新求推荐票)

首先是这三个县都盛产黄金,虽然以目前的技术条件,4000多吨的黄金储量当中在几年内恐怕连十分之一都开采不出来,但别说是400吨黄金,就算只有100吨黄金,以目前世界上的金银比价计算,那也相当于八千多万两白银啊!

然后,三县人口也较稠密,平度县与掖县都是人口大县,招远虽然以山区为主,但也有三十多万,三县人口之和几乎不下两百万之众,放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已经算得上是一块较大的根据地了。

而且这儿不但人多,还比较穷,现在的胶东半岛可不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丘陵密布、交通不便,除了开放较早的烟台和威海,其他地方全是穷得掉渣,这人一穷,命就不值钱了,想要鼓动他们造反自然就容易得多......

而另一方面,山民吃苦耐劳而又勇猛好斗,历来都是上好的兵源,而且胶东同时又是沿海地区,因此贫穷而不闭塞,当地人头脑其实相当灵活,因此培养出合格军官的潜力也大,以此为根据地完全可以练出天下第一等的强军。

考虑到目前满清仅有5万多半近代化陆军的现状,李晖认为自己只要有一万五千真正的近代化陆军就足以割据一方,而对于总人口接近两百万的根据地来说,就算维持三万正规军都没有任何压力(根据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根据地的兵民比例只要不超过1:60,民众就能够承受,那还是特别穷困的地区。)。

如果再考虑到李晖其实并不需要从根据地获得收入,又有系统节约军费,因此就算维持维持五六万大军也毫无难度,要是忽略掉西方列强可能的干涉,这样的兵力都够打到北京城推翻满清政府了......

不过李晖心里仍有一点疑虑,那就是生化兵的战斗力是否真如系统说明的那样强大?

虽然专业能力已经通过风险投资公司得到了证明,但实战能力跟技术水平却并不一定就能划上等号,只有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李晖才能对他们完全放心。

正好此时的山东境内匪患日重,“山东响马”已经成为了国内最令官府头痛的盗匪(东北与河南的匪患要到1900年以后才形成气候,而山东响马早在甲午之前就已经有不小的规模了。),于是李晖便有心派出一支生化兵部队伪装成响马出去活动,一方面通过与真正响马和清军团练的战斗来测试生化兵的真实战力,一方面为民除害、灭掉那些不义之贼和残虐害民的狗官与劣绅,同时顺便统合目前只是一盘散沙的山东响马,提前为李晖培养出一支能打的部队来。

虽然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但考虑到生化兵的精贵,李晖还是不舍得损失太多,因此原本他是打算研究好几项关于陆军武器的系统科技之后再派他们出去的,但李鸿章让他深深失望之后,李晖终于下决心提前实施自己的“藏兵于匪”计划......

考虑到“响马”初期实力有限,不能与清军刚正面,必须以机动作战为主,所以只能选择骑兵,这样就算打不过也跑得掉。

不过山东毕竟丘陵密布,虽然特别崎岖的地形不多,但对战马还是会有一些特别的要求,如果马匹只会走平坦的地形,那肯定是不能胜任的。

再考虑到清军也有骑兵,日后早晚还会与列强的近代骑兵作战,战马的速度(包括冲刺速度和行军速度)也肯定是越快越好。

此外,对全骑兵队伍来说,战马不少时候还得兼作挽马和驮马来用,因此必须是兼用马种。

按这三个要求排除下来,系统可选的马种虽多,其中能够完全胜任要求的竟然一种都没有,让满怀期待的李晖目瞪口呆......

这也难怪,系统科技的研发到了第三行之后就一直围绕着海军进行,而军用动物的门类则主要由陆军科技树的进度决定,因此目前李晖能够选择的马种都是历史上1870年之前培育完成的。

其中西方马种都只适应平坦地形,在中国这种多山国家并不好用。至于以蒙古马为代表的东方马种,此时又还没有得到改良,体型普遍太小、冲刺速度也不快......

虽然后世有不少成吉思汗的崇拜者吹嘘蒙古马耐粗饲和吃苦耐劳的优势、称其为世界上最好的战马,但它们的弱点却显而易见——体格太小。

体格小、力气就小,或许蒙古马在空载或者轻载的情况下耐力的确出色,但是载上一个全副武装的骑兵以及必带的各种装备与补给后,力量不足的蒙古马体力消耗反而会比西方的高头大马大很多,所谓“出色的耐力”根本发挥不出来,而速度较慢的劣势则愈发凸显了出来。

至于省钱的优势,在各国骑兵编制不断压缩的现在,价值也已经相当有限......

其实,历史上成吉思汗的骑兵之所以能够骑着矮小的蒙古马却所向无敌,除了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的优势,主要是因为采取了一人多马(西征时平均达到了一人八马)的配置来节省马力,从而成功地扬长避短。

但近现代骑兵部队的战术配合远比古代更细,因此基本都是一人一马、甚至是人比马多。

这样一来,蒙古马的缺陷无法弥补,自然就沦为了一种不堪大用的劣马......

没有现成的合用马种让李晖有些郁闷,好在系统还有一项“配种”功能,李晖只需要每次花费1公斤黄金,就能利用现有的那些马种产生新的马种以供选择。

如果是一个外行,就算有这样的功能,他也未必能够用好,但李晖大学时成绩最好的课程就是遗传学,同时作为一个狂热的军史爱好者,他对历史上那些著名马种的培育过程也比较了解,两相对照,再进行几次试验之后,李晖很快就找出了其中的规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