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十章 天 马(二更求票)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四十章 天 马(二更求票)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对于基本的身体素质,如速度、耐力、挽力、负重能力这样的先天性素质,父本和母本的影响平均来说是各占一半。而马匹的习性,比如对高温严寒等恶劣气候的适应能力和耐粗饲的能力等等,则几乎完全继承自母马(因为马驹一般是跟着母马长大)。这样来看的话,母马应该尽量选择习性好的品种,而公马则主要看先天素质。”,李晖确认了这一点后,突然意识到当初自己看不上的蒙古马并非全无价值......

如果是现实中大规模育种,蒙古马即使作为母本也无太大的价值,因为体格小的硬伤实在太大,就算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这样干也不过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降低育种成本。但对于系统的“配种”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系统出品必属精品,蒙古马的体格肯定比平均水平大得多,劣势相对就没有那么大了(理论上西方大马的优势也会放大,但因为战马的体格并非越大越好,超过一定程度后反而不好,因此两者的差距会明显缩小。)。

其次,体格的劣势虽然在现实中也是可以通过多代优秀父本的基因反复改良来尽可能地弥补,但因为每多繁育一代、就需要多花三五年时间,如果代数太多,耗费的机会成本就实在太大了而划不来,因此现实中很少采用。

但系统的配种是立即完成,李晖每次只需花费如今在他眼里已经算不上大钱的10公斤白银而已,自然不妨多配几代,蒙古马体格小的劣势也就可以得到充分弥补。

而只要体格小的劣势可以弥补,蒙古马习性上的优势就足以让其成为最佳的母本,比起李晖之前就已经知道的那几点,系统的评价中还提到了另外几点,同样很有价值。

首先,蒙古马是世界上除了西伯利亚矮种马之外最耐寒的马种,就连素以耐寒著称的顿河马都有所不及,这对于全据山东之后就会往东北发展的李晖来说,吸引力相当地大。

更难得的是,蒙古马同时还很耐热,这一点远胜于俄罗斯的顿河马。

此外,蒙古马其实是一大类马种的统称,最主要的有三种,即乌珠穆沁马、乌审马和百岔铁蹄马,其中百岔铁蹄马擅走崎岖的山路,体格又比西南马等其他擅走山路的马种更大,历史上还曾是优秀的战马,十分适合中国多山的地形,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母本的首选......

而在选择父本的时候,李晖同样考虑到了走山路的能力,因为这并不仅仅取决于习性,也跟体型与蹄形有关,因此很多著名马种如纯血马、阿拉伯马都被弃用了。

最终被李晖选用的两种父本分别是高加索山区的卡巴金马以及中亚和新疆北部山区的哈萨克马,本身素质并不算特别优秀,但因为系统配种产生的子代必定是兼取父母之长的最佳子代,因此最终培育出来的新马种综合素质近乎完美。

成年公马背高1.5米、体重450公斤,驮重80公斤时跑1千米需时1分08秒,虽不算特别优秀,但在东方已经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快马,即使跟西方战马竞速,也不会被轻易拉开距离。

而它的耐力则更为出色,同样是驮重80公斤的情况下,它的3公里竞速已经接近于世界一流水准,而10公里以上的长途竞速则更是独步天下,耐力之强无马可及,即使是阿拉伯马等同样以耐力出色著称的优秀马种,跟它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但李晖之所以爱称其为“天马”,却并不仅仅是因为这种战马速度不慢而耐力无双,它的优秀特性还多着呢!

首先,是李晖最为重视的地形适应性,天马甚至比部分专门用于山地驮运的矮种马还强,基本上只要是人员可以负重通过的山区,天马就同样可以轻松通过。

这就意味着,全员骑乘天马的骑兵部队在地形通过能力上几乎可以与较大编制的普通轻装步兵相比,再结合骑兵速度上的压倒性优势,其意义之大显而易见。

另外,让李晖多少有些惊喜的是,天马居然将卡巴金马擅长在迷雾和黑夜中寻路的特长(应该是依靠灵敏嗅觉)也完全继承了下来。

然后,也不知道是杂种优势,还是因为大体格本来就利于御寒,天马的耐寒能力居然比它的母本还强,它能够在-40c的风雪中持续行军,而只需有简易的马棚和充足的食物就可以安全度过室外气温低于-50c的极度严寒,就算是东北、甚至西伯利亚的可怕寒冬,也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限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因其对严寒气候的超强适应性而获得明显的战略优势。

此外,天马对于炎热和潮湿气候的适应能力也比李晖预料的更强,至少不会因此拖后腿,算得上是一个意外之喜。

而天马也完全继承了蒙古马的吃苦耐劳,平时喂养耐粗饲料不说,而只要养足了膘,它甚至可以在单人单马而又全副武装的作战配置下,于不是特别恶劣(马可以跑起来,而不是只能慢走。)的地形上持续十天以上保持每日300华里的行军速度而不会累垮,即使期间只有青草可吃。

当然,掉膘是难以避免的,但只需要事后加喂精料就能迅速恢复元气。再加上天马还具有比绝大部分马种都要更强的抗病能力,可以大大减少非战斗损失,这一点在长途行军中也很重要。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天马虽然是专用的战马,但兼用性也非常出色,作为驮马使用时它可以驮载150千克重物长期工作,比大部分专业的驮马都强。

而作为挽马使用的话,它也可以在土路石子路上单套载重千斤的木**车长期工作(如果是胶**车在柏油路或者水泥路上,载重还能再加一到两倍),这无疑非常适合中国地形气候复杂的特殊国情。

此外,天马的价格也有一定优势,目前的科技条件下成年公马的价格约为1.2公斤白银一匹(而且和其他的系统产品一样,如果一次购买的数量够多,还可以再打点折扣。),不到盎格鲁-阿拉伯马的一半,很值得大量购买。

虽说骑兵已经渐渐过时,但在坦克出现之前,这个古老兵种仍有无可取代的战略价值,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

再加上中国现在还是一个穷国,不能跟西方列强比烧钱,因此中国骑兵的主力马种一定要物美价廉,而“天马”则完美地满足了这一点。

最终这个马种不但被李晖派出冒充响马的骑兵们选用,后来更长期作为中国骑兵的主要坐骑,直到这个兵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