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十二章 一切顺利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四十二章 一切顺利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生化兵都完全共享李晖掌握的语言文字,因此他们并不需要花费时间学习汉语拼音和简化字,可以立即开始扫盲工作。

何况李晖招工的要求还定的比较高,除了吃苦耐劳、老实听话、年轻力壮外,还必须聪明好学(不过由于山民普遍没受过文化教育,因此招工时降低了这方面的要求,只要有平均智商、同时不明显厌学就行了。),这就进一步提高了扫盲的效率。

三个前提条件单独抽出其实并不算什么,但合在一起就没多少人能够满足了,不过因为李晖开出的招工条件十分优厚,不但开出了对贫困山民来说难以想象的高薪,还向每个(通过招工考试的)工人的家里预付了三个月的工资,而且给的还是家里生活能够用上的粮食、食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这样的条件对于贫困的山里人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

再加上派出去招工的生化兵不怕辛苦,直接下到乡村一级深入底层开展工作,这就进一步加快了招工的速度。

到1894年5月初的时候,李晖已经招募到了七万多名工人,以清末政府那可怜的动员能力,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对此早有预料的李晖却将这么多人分散到拆解开来的众多建设项目中,就没那么引人注意了。

而李鸿章则忙于海上大阅等近在眼前的要事,特别是朝鲜形势的日益紧张更牵扯了他的大部分精力,使之无暇过问细节,因此也没能及时警觉。

李晖因此获得了一段宝贵的时间,得以从容地通过军事化管理和初级的扫盲对工人们进行二次遴选,随后再将那些符合要求的工人组织起来。

虽然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军事训练,但当数以千计的生化兵下到车间和小队并以通过以身作则和平等待人赢得工人们的认可与支持后,这支队伍已经渐渐拥有了一支强军最不可或缺的那些特质......

而在此期间,李晖先前派出的那支骑兵队也传回了捷报,虽然武器装备上没有多大的优势,但那八十多个生化兵却以所向披靡的表现证明了系统的说明并不是“王婆卖瓜”。

在4月份,这支队伍九战九捷,毙敌三百余人,而骑兵队却仅有二死六伤,同时他们还忠实地执行了李晖给他们制定的方针,将工作重心始终放在“火并”上,仅4月份他们就吞并或消灭(恶行太大的不值得收编)了七股盗匪,将队伍扩大到了五百余人,俨然已经是山东目前最有实力的一支悍匪了......

而且这些“梁山好汉”从不侵害普通百姓,只针对名声不好的同行或者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下手,渐渐为自己赢得了“侠盗”的名声。

更重要的是,与《水浒》中缺乏思想指导的梁山好汉不同,这些“梁山好汉”已经有了自己的信仰,并且开始向外传播,甚至比李晖这边还早,因为反贼是不需要有那么多顾忌的......

早在穿越后不久,李晖就已经清楚地意识到,由于中国的基础太过薄弱,就算有系统的帮助,未来至少两代人的时间内中国陆军仍将以轻步兵为主,因为就算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先进技术兵器,也没有那么多人来操纵。

以轻步兵为核心的建军思路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尽可能地规避国家工业科技落后的重大缺陷,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李晖的首选。

不过,李晖还是希望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中国青年的牺牲,那么就需要想尽办法提高轻步兵的战斗力了,他们的战斗力越强,交换比就越好看,而交换比越好看,战争期间牺牲的中**人就越少......

严格训练这种事是哪个近代国家都会去做的,不能不加以重视,但很难靠它来跟西方列强的军队拉开差距;想要让中国的轻步兵拥有完全凌驾于西方同行之上的强大战斗力,就必须依靠一些西方列强用不了的手段。

比如说,超越时代的先进战术,这些如果用好了,至少在战争初期可以打成一边倒的屠杀;比如说,能让官兵们舍身忘死的崇高信仰,这对精锐部队影响有限,却可以全面提高所有部队战斗力的下限,保证随便拉出一支部队来都不会太差,对于中国这种陆军不适合走精兵路线的人口大国来说作用极大。

西方的近代军队在残酷的长期战争中会随着精兵老兵的消耗越来越弱、特别是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但如果是有信仰的军队,则会如同刀刃经过磨砺一样,越磨越锐、越战越强。

对于这一点,有个最明显的例子,德国二战初期的闪电风暴主要是靠高素质的国防军打出来的,但从战局逆转开始,国防军的士气就不断下滑,表现也一天不如一天,如果不是迅速成长起来的党卫军始终顽强抵抗,欧战完全有可能提前一年结束。

纳粹主义那种有问题的信仰都能够产生这么巨大的威力,如果换成是一种更能获得人民拥戴、也更经得起质疑的信仰,并以之建立一个有着高度组织力的政党来作为领导核心,毫无疑问会更加可怕......

李晖虽然不是一个思想家,但作为一个来自一百多年以后的穿越者,他有着众多的前人(其实是“后人”)智慧结晶和历史上的无数经验教训可供参考,山寨出一种符合要求的思想来并不困难。

经过反复比较和权衡,李晖意外发现,历史上名声不佳的国家社会主义反倒最接近于他的期望,只需去掉种族主义的糟粕、再将缺失的哲学思想部分补完,这种改进版的“国社主义”就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纳粹主义划清了界限。

同时,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无比弱小,改进版的“国社主义”的政府并不需要向其妥协,而可以更加倾向于下层的平民,自然也就更容易获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