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百三十三章 墨西哥湾大海战(十四)

于是,残余的美国战列舰就只能自己突围了,但在航速远远逊于敌人,距离又被拉得很近,还是四面受敌、连施放烟幕也没了多大意义的残酷现状下,它们又如何冲得出去?

就连威廉·索登·西姆斯海军中将自己也绝望了,他甚至命令那些还在拼命向这边靠拢的美军辅助舰马上撤退(这也是战后普遍认为他在这场海战中下达的最正确的命令,如果没有这道命令,美国海军参战的辅助舰损失比例甚至会比主力舰还大。),然后要求被围的战列舰向敌人投降,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损失、给元气大伤的美国海军多留一点种子......

当然,战列舰是不能留给敌人的,即便中国海军未必就看得上,但美国海军至少能够通过军舰自沉来保住他们最后的一点尊严。为了同样的目的,也实在是无颜再见总统先生,威廉·索登·西姆斯海军中将到最后也没有离开旗舰,他以自己的死,来向给予了他莫大信任的西奥多·罗斯福和美国人民致歉......

就这样,世界瞩目的墨西哥湾大海战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中国海军大洋舰队以1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沉没、1400余人死亡或失踪、2000余人受伤的代价给予了实力稳居世界前三的美国海军以毁灭性的打击,一共击沉了13艘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22艘轻巡洋舰和56艘驱逐舰,令美国海军的作战舰艇总吨位一下子缩水了接近三分之二。

而美国海军在这十年里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人才更是损失惨重,死亡和失踪的总人数超过了22000人、另外还有接近5000人被俘,对于基础并不稳固的美国海军来说,这样的打击绝对是毁灭性的,没有十年时间和疯狂投入,根本不可能恢复元气。而且这样一场超乎想象的惨败还对美国海军的信心、乃至于美国上下对海军的信心也造成了严重的摧残,如果不是美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中国海军的现实威胁决定了他们不能不重视海军,美国海军搞不好就会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翻身之日了......

甚至就连远在武汉的李晖,都没想到这场海战能够打成这样,因为历史上日德兰大海战中双方一艘无畏(或者超无畏)战列舰都没沉没,李晖一直认为这是因为海战距离拉开之后,撤退要比之前容易得多所致,所以对墨西哥湾海战的结果也没抱太大希望,反正能够打赢就足够了,他本来就没将重点放在海上。

但是谁知道这一战竟会打得如此惨烈?李晖想来想去,只能认为是历史上的日德兰大海战存在问题,“应该是二德子的海军太怂了,逃跑太快太急,拿来类比的话,就相当于美国人一看到我们的主力舰队就直接被吓跑了,这种情况下当然不会有多少主力舰被击沉了。呵呵,尚有实力的时候都怂成这个样子,后来一战末期的时候,基尔水兵宁可造反也不敢出海跟英国人作战,也就没什么好奇怪了,德国海军对英国皇家海军的畏惧还真是深入骨髓啊,特别是那些与容克颇有渊源的传统舰种,也就潜艇这样的与容克关系没那么大的新舰种表现不错......”

与一战中的德国海军相比,美国海军显然要勇敢得多,但他们却反而付出了远比德国人惨重的代价,是否德国人那样“谨慎”才是正确的,像美国海军这样“急躁冒进”则是冲动不智呢?至少李晖并不这样认为,“像德国海军那样,的确作战损失会小很多,可是直到最后德国输掉了战争,海军的那么多主力舰却一直都作壁上观,花费了无数时间和人财物力建设一支规模那么庞大的海军,究竟意义何在?”

“海军是进攻性的军种,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海战,要是庞大的舰队只敢龟缩在基地里依靠要塞炮台的保护,那还不如将这笔钱省下来用到其他军种身上呢。现在国内国外都以为我是海军至上主义者,但如果不是有系统的帮助,让中国能以相对正常情况下小得多的代价建立并维持一支可以吊打列强的超一流海军,我绝对是想尽办法压低海军经费,对中国这样的陆地大国来说,首先需要保证的终究还是陆地上的利益......”,李晖至此终于完全想通,接着又很快引申出了一个可能会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结论,“纵观历史,所谓的‘存在舰队’策略,从来就没有成功过(海军使用这一策略的国家,全都输掉了战争,那些全靠盟友给力躺着获胜的除外。),不过是一些懦夫仗着专业门槛给自己的怯懦找来的借口罢了......”

李晖所批评的,并不包括实力悬殊下海军退保要塞的行为,比如二战中的苏联红海军,那是真打不出去,没什么好丢脸的,反正他们也没有消耗国家多少资源,就算是面对强敌被迫沦为“存在舰队”,也完全可以向祖国和人民交代,何况红海军官兵还通过陆战的方式证明了自身的价值,这是一战德国海军拍马也赶不上的。

甚至就连后来三德子的海军、哪怕是主力舰,在这一层意义上也比他们的前辈要强得多,因为纳粹德国在海军、特别是主力舰上的投入有限,总共就两艘战列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能够以“存在舰队”策略牵制英国海军那么多的兵力、还取得了一定战果,已经勉强对得起小胡子对他们的投资了,虽然表现跟潜艇部队相比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如果没有在正面决战中击败敌人的勇气和信心,那就不要花费巨资投入到费用高昂的海军上,拿来加强陆军空军(如果有了的话)才是更有效率的做法。”,李晖的这一结论显然是站在陆军大国的立场上作出的,如果换成是必须首先重视海军的岛国或是有着漫长海岸线却缺乏纵深的某些沿海国家,那该怎么办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