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百七十章 最大的赢家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四百七十章 最大的赢家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英属加拿大战前只有不足500万人口,但是以其基本条件,就算2000万、甚至3000万人口也不难养活,只是南边紧挨着各方面条件都更好的美国,绝大部分来到北美的移民都被其分流走了,加拿大始终都只能分到一点残羹冷炙,因此人口一直都仅有美国的十几分之一。也正是由于人口严重不足,英属加拿大的工业一直很难发展起来,才只能靠卖资源混日子。

但是现在情况却不一样了,英属加拿大不但一次性地多了700多万人口,而且在三国大战之后,英属加拿大政府还惊喜地发现自己在移民眼里居然有了一个比美国优越的地方,那就是安全......

虽然中美两国已经握手言和,但是人都看得出美国很不服气,而墨西哥问题仍未解决也妨碍了两国彻底和解,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两个大国就要再打一次,因此欧洲人想要移民美国的话,就得先掂量一下其中的风险。

与之相比,英国虽然这几年里跟中国的关系恶化了许多,但老张伯伦的尺度把握得很好,两国的交恶始终只停留在贸易和外交的层次,而且英国政府始终没碰华夏墨门的逆鳞南非的白金和铬矿、澳大利亚西部的铁块以及波斯湾的油田至今仍在中国企业控制之下(只是税率有所提高),正如中国政府也从不在中印边境增兵刺激英国一样,双方都有顾忌、打起来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因此英属加拿大自然要远比南边的美国安全得多。

而老张伯伦意识到这一点后,存心加以利用,从此愈发高调地鼓吹中英友好,甚至还解除了针对中国商品出口的禁令(注1),以便让加拿大更好地吸引欧洲移民,英属加拿大的人口更是飞速增长,其本土化进程也不断加快,成为英国经济和工业的最大增长点。

除了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乃至于印度,也都在老张伯伦的极力推动下逐步建立起了大量的初级工业部门,比如南非的有色冶金、澳新的毛纺、印度的钢铁和棉纺等,而英国本土则集中力量发展高端产业,从而挖掘出了更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必须说明的是,英国本土在坚实基础和雄厚财力支持下推动的高端工业跟德国形成了直接竞争,导致刚在三国大战期间过上了好日子的德国经济再次陷入了困境......

虽然严格来说,德国工业产品的平均质量还是要比英国货稍好一些,但差距小到一定程度之后,英国主导西方世界话语权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在英国媒体的刻意引导下,德国产品注重质量的特点被说成了“性价比低”,再加上这个时空的瑞士工业获得了超乎想象的发展(美国不再安全之后,大量的国际资本涌入了这个永久工业国,使其迅速成长为世界精密机械工业的龙头老大,而这原本是德国工业竞争力最强的两大优势部门之一。),其精密机械工业水平已经超越了德国,两头挤压之下,德国企业的日子自然非常难过,也就在化工领域还能坐稳世界第一的位置。

1910年的大英帝国如果将殖民地也算进去,工业总产值已经几乎达到了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而美国的占比则在去产能之后迅速下降到了18%,至于德国,比美国还要再低一点,已经完全无力挑战英国,并且它跟英国之间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以德国容克一贯的欺软怕硬,是绝对没有胆子铤而走险的,至于德皇威廉二世,无论胆魄还是权威,都跟小胡子相去甚远,因此德国只能像俾斯麦下台之前的时候那样收起自己的爪牙,向英国人装乖卖萌,摆出一幅人畜无害的模样......

大英帝国重新成为了西方世界无可争议的龙头老大,但这个老牌帝国却并没有能够完全恢复昔日的荣光,因为一个更加古老的伟大国度已经在遥远的东方强势复兴,她以只出一半力气(一直到战争结束,中国都没有总动员。)就打垮了两个大国的可怕表现宣示了自己的无比强大,世界霸主?呵呵,如果不算中国,英国的确是有这个资格......

英国虽然在三国大战中获利丰厚,但是这种局面几乎是一边倒的战争,最大的赢家永远只会是战胜国。通过《朴茨茅斯条约》和《伦敦条约》,华夏共和国的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还多,虽然这些土地大多质量不佳,但是几近20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面积摆在那里,光是地下埋藏的矿产资源就足以让李晖乐得合不拢嘴。

何况总量那么大,就算农业用地的比重较小,也至少能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可耕地与牧场,以中国人的种田专长,开发潜力绝对不容小觑。而在夺取了美俄在太平洋沿岸的全部国土之后,太平洋海域已经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跟中国渔民争抢了,中国人口再多,大半个太平洋的渔获也足以满足相当一部分的动物性食品需求了,李晖一度认为还得奋斗多年才能实现的小康目标,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另外,那些原始森林的价值也同样不能忽视,虽然森林覆盖率的勐增,国内的木材价格必定暴跌,滥砍滥伐的情况自然会大大减少,这对中国早就开始的环境保护工作无疑大有帮助,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除了土地,华夏共和国政府还通过所谓的“赎金”从美国与沙俄那里勒索到了总价值多达一千余吨黄金的贵金属,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有显而易见的巨大好处。

注1:虽然高额的关税免不了,但总比完全不准销售要好,反正中国大部分出口商品都是卖方市场,再贵也只会影响销量、而不致于完全卖不出去,何况还有走私这条路呢,须知解除禁令之后,走私犯的定罪也没以前那么重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