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全无敌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四百七十一章 全无敌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不过话说回来,获得土地和赔款对中国来说更主要的意义在于提升未来的发展潜力,中国这几年里实力的增长靠的主要还是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否则就算战争中捞到的好处再多,也未必就能将工业发展起来,这一点只需看到史上一战之后胜利之后继续去工业化的法国就能明白。

1910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到了世界总量的15%,较三国大战之前增加了3个百分点,看起来并不显眼,但如果考虑到中国那几年里一直进行着一场残酷的全面战争、而且还是双线作战,耗费的人财物力足以将昔日的满清朝廷拖垮十几次,就能明白这样的成绩有多么难得。而且12%涨到15%看起来只加了三个百分点,但实际上,那可是25%的涨幅啊!

虽然即使如此,中国的工业总量还是只能排到世界第四位,跟排名第一的大英帝国差距还相当大,但考虑到中国核心科技上领先了西方将近十年的巨大优势和计划经济体制天生适用于战争的好处,实际上中国的工业硬实力已经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了。有了这样强大的工业作为基础,中国人口6亿多的恐怖体量和国土面积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纵深已经令中国彻底立于了不败之地,就算是整个西方联合起来围攻中国,也只能起到延缓经济发展的作用,阻止中国崛起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形势一片大好,就连素来谨慎小心的李晖也不禁有些得意忘形,他甚至违反自己穿越后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剽窃了一首伟人的名篇以抒发自己心中的快意,没办法,那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实在是太应景了,只要改一个字,就与当前的形势完全对得上号,装逼的**完全忍不住......

“小小寰球,有两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首词的上阕以辛辣无比的讽刺嘲笑了美国与沙俄的惨痛失败,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而下阕则教育人民不要因此自满,而必须愈发努力地建设国家,中国虽然作为整体已经很强,但是距离应该达到的高度还差得很远,必须争分夺秒地继续努力奋斗才行,同时还顺便警告了那些仍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国家,好吧,说他是狂拉仇恨似乎要更准确一些......

好在老张伯伦是一个成熟的大政治家,并没有气昏头跟中国翻脸,反倒主动作出了一定的退让缓和两国关系。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力发展英属加拿大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他清醒地认识到与中国交恶的后果,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距离中国都太近了、而离英国本土则太远,真打起来的话,英国很快就会失去那三块重要的殖民地,这样的损失太大了。

说白了,英国虽然半靠努力半靠运气地迅速复兴,但他们的地盘太过分散的老问题始终没能解决,因此其整体力量虽强,但除了本土所在的欧洲,在其他地区所能投入的力量都很有限,这跟实力都集中在本土的美国与德国有着很大的不同。

何况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人类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超级大国,就算整个西方联合起来,也不可能将其击败,顶多跟之前中美在北美战场上的僵持一样无意义地对耗下去。如果英国强大到能够逼迫美国德国去当炮灰,那还有些意义,可现在英国并没有强大到那种程度,真要跟中国打长期战争对耗的话,美国或许还能认真出点力,德国肯定只会口头支持,英国大量消耗自己的力量而衰落下去,他们岂不是正好可以取而代之?

因此,与其跟中国翻脸而实力大损、结果被其他西方列强钻了空子夺走西方霸主的位置,老张伯伦宁可与中国交好来加快自身的发展、扩大英国在西方世界的实力优势,甚至他还期望借中国的势来压制西方阵营里那些跟在英国身后的追赶者,“中英联手,平分世界。”似乎也不错嘛!至少,这总比英国跳出来牺牲自己成全美国和德国的愚蠢建议要有吸引力得多......

不过,重新成为西方霸主之后,英国媒体的自高自大不可避免地更习惯于以西方世界的中心自居,鼓吹“英国有责任捍卫西方文明”的舆论日渐高涨,让如今在国内威望如日中天的老张伯伦都很是头疼。

就在老张伯伦想着应对的办法时,俄国本就乱得可以的局势却又出现了西方列强普遍都没有料到的急遽变化,这将几乎所有西方媒体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关心中国问题的一下子就少掉了大半。不过这并不能让老张伯伦松一口气,因为俄国问题对英国来说同样重要,尤其是沙皇政府和众多俄国企业都还欠着英国很多钱没还清呢!

《朴茨茅斯条约》割让了大片国土的消息传开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国内备受指责,但之前沙俄军队被中国人打得落花流水的糟糕表现和俄国内乱四起的恶劣情势早已经提前给那些关心政治的俄国人打了预防针,因此还不至于对其一下子完全绝望,更重要的是,已经被打怕了的沙俄军队因为终于不必再上(中俄)战场送死而松了口气,再加上大量的士官生按照拉斯普廷的建议被按查到了军中,尼古拉二世对沙俄军队的控制力度反而加强了不少。

再加上东正教会也及时站出来力挺,暂时稳住了不少心存不满的俄国农民,因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俄国的统治并未立即陷入土崩瓦解,反倒由于其接下来的一些举措,让很多俄国人重新燃起了不该有的希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