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一百六十五章 仪式

重返1977 第一百六十五章 仪式

作者:镶黄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4:11 来源:笔趣阁

十点整,“出师考”仪式正式开始。

随着人群两两三三歇手散去,意犹未尽地聚拢在跤坛之下。玉爷和“错腿冯”各自伸手互请,共同跨步登坛。

这天,众人眼中的玉爷和“错腿冯”,都刮了脸,理了发。同样的身穿黑灯笼裤、白圆领衫,腰间还系上了一根红绸带。看起来是那么精神抖擞,干净利索。

而下面的事情顺理成章。玉爷作为两个孩子的师父,“错腿冯”作为邀请者和举办者,他们都必要有一通开场白,来向今日相聚的老老少少作个交代。

于是“错腿冯”便向众人双手一抱拳,首先开了口。

“老少爷们儿,各位同志,我冯琛在这儿,先给大家伙儿见礼了!

说起来,这几年闹‘运动’,咱们这一门子里磕头碰脸的爷们儿,打个照面着实不易。况且就算是见着了,也不能再像往常那样随便拉手过汗儿了,自然也就显得生分了。

说实话,我是真想大家伙儿了,想得我心疼啊!别的也没有,就再给各位爷们儿先敬个礼吧。致以最崇高的,革命的敬礼!”

说着,“错腿冯”又是一抱拳,然后深深的一个长揖。

这个开场白有真性情,坛下人群鸦雀无声,有人眼圈红了,也有人眼角湿了。

只是过了片刻,突然间就有人爆了一嗓子。

“嘿,我说‘错腿冯’,您敬哪门子礼啊?不成!您得给咱们老少爷们儿磕一个!”

竟然有人起哄?

没错!起哄!

可这却并不是捣乱,反而是天桥这一脉的讲究!

因为这些当年靠撂地卖艺吃饭的把式将,最忌讳的就是不热闹。所以这其实是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同行间的托衬,是给予“错腿冯”的最热烈、最隆重的响应。

而一经有人出了头,坛下紧跟着又是一大哄。几乎人人都齐声地拉着长音,“磕——!”

那声调既带着兴奋和喜庆,又包含着某种熟悉与亲近。从红墙灰瓦的佛寺院落里,直透云霄!

对此,台上的玉爷虽因不解略显无措,可随着“错腿冯”一个“无事”的眼神传递过来,便也瞬间恢复了坦然。

至于“错腿冯”本人的情绪,更是因此被调动得彻底兴奋起来。只见他两眼放光,就是“哈”的一声长笑。接着竟略带俏皮地,像说相声一样地冲台下诸人调侃起来了。

“诸位老少爷们儿,咱们大家谁还不知道谁呀!我冯琛,跤场子里混迹多年,浪得个虚名,侥幸才成了个国家教练。实则呢,才疏学浅、枯木朽株、滥竽充数,王八吊在大门口,是个不亮的灯笼。常年以来,都是靠大家伙儿帮衬才有饭吃,所以说您诸位要我磕一个,本是理所应当。只不过今儿这日子口不对,这个头还真磕不得。也不为别的,全因承蒙这位跤坛名宿厚爱……”

说到这里,在众人笑口大开尚未合拢之际,“错腿冯”又一个变脸。恭恭敬敬地冲玉爷一躬身,这才接着继续往下说。

“……本人有幸直至,成为了老前辈的两位亲传弟子,今日‘出师考’的持事人。所以就算是‘拉大旗扯虎皮’吧,既然沾上了人家的光儿,哪怕咱狐假虎威借人家的势力,也得抖上这么一抖了!”

“错腿冯”这话一说完,尽管玉爷在他身后连连向台下拱手,谦称“不敢”。可既然话里牵着个“扣子”,那自然不乏有人主动来凑趣儿。

果然,坛下一个声音很快响起。

“冯爷,您旁边这位爷,看样子倒是位德高望重的高人。但恕我眼拙,面生得很,实在不识得。您就快给大伙儿引荐一下呗!也让我们长长见识呗!”

这叫什么?这就叫“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缺什么来什么。

“错腿冯”赶紧又打个哈哈,就顺着话头回归了正题。

“老弟,算你没说错,不识得这位爷,还真是你短见识。可你要问这位爷究竟是谁?那咱可就得说到跤行里的老令儿了。

各位老少爷们都知道,有句人尽皆知话叫,‘西营的绊儿,东营的块儿,老玉家的官跤没得赛儿’。这话其实是褒贬京跤的源头善扑营,意思是说,西营跤手善跤绊儿,东营跤手善气力。而最后一句的‘老玉家’,则是指当年善扑营东西两营都公认的,跤术最出众,武德最超群的一个常胜家族……”

说到这里,“错腿冯”再次一个请手指向玉爷,随后气宇轩昂地高声一喝。

“各位听真了!这位老人家,他既是善扑营老玉家官跤的唯一真传,也是宛八爷、瑞五爷、牛街闪爷的知交好友。更是想当年威震京师,做下‘防兵乱血战大栅栏’、‘办跤馆与武林争锋’、‘惩逆徒南城打擂’、‘踢武馆替子杀仇’等桩桩大事,替咱们跤行拔了份儿,露了脸面的一位铮铮好汉!玉靳——玉爷!”

这一通快板书似的介绍,一气呵成、连珠炮似的从“错腿冯”口中说出,造成的效果简直就像点燃了炸药包。

只经过了一两秒震惊中的寂静无声,然后就如同水滴掉进了热油锅一样,全场几乎引爆了,到处都是叫好和喝彩声。

他们怎么这么大反应呢哦?

嗨,老人们自不用说,多少都知道些过去的事儿,老玉家的名望和玉爷的传奇事迹,真的是让他们如雷贯耳。而年轻的一代,虽然不甚了解,可经过一番请教打听,刚略知了个大概,便已经敬玉爷如真神。

而最关键的,是玉爷的辈份儿在那戳着呢。宛永顺宛八爷可是宝善林这一脉的师祖,闪德宝闪爷又是牛街百年来的金字招牌。他们的知交好友?那玉爷对众人来说,分明就是他们的活祖宗呀!

谁又敢不敬?谁又能不惊呢?

洪衍武和陈力泉没想到师父在跤行里有这么大的功绩和名望,猛然感到一种荡气回肠和热血沸腾!

不过这种热闹的场面并没维持多长时间,随着几个问题出现在大家的脑海,大家的热情在某种难言的尴尬中迅速降温。于是天王殿前的叫好声很快就变得稀稀落落,不少人竟又带着疑虑窃窃私语起来。

“错腿冯”眼里不揉沙子,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对此他早就有所预料,于是丝毫不乱地为大家释疑。

“列位,请再听我一言。其实我知道大家心里闹腾什么,无非是还念着过去的讲究,觉得官跤、民跤是两条道儿上跑的马车。对我这个没爹没妈打小靠天桥才活下来的把式将,今天却要替宫禁出身的“官腿”一脉张罗场面,感到奇怪,又或是觉得我自不量力罢了。

可我要说,咱们谁也不能否认的,是京跤的根儿原本就在善扑营,若是寻本溯源,恐怕在座每一位的玩意也都是那条枝蔓结下的果儿。这个没错儿吧?

而另外一点呢,那就是所谓官跤、民跤之别,其实早已是过去时了。如今别说官跤扑户绝了,天桥的跤场撤了,在这么些年的‘运动’过后,甚至就连体校的摔跤班也所剩无己了。看看咱们在座的诸位,大多已是头上见白,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了。也请大伙儿认真想想,如今肯下苦功学跤的年轻人还有几个呀?要没了下一辈儿,我们跤行的未来又在哪儿呢?

要我说,今天咱们最应该干的,反倒是别在分什么区别了,应该紧密团结在一起,好重新把京跤振兴起来。所以我更以为,今天老前辈的两位高足肯走上这条道儿,还愿意成为咱们的自己人,这明明就是咱们整个跤行的大喜事呀!难道我不应该一效犬马之力吗?难道各位不应该来捧这个场吗?”

“错腿冯”这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还真没有人能挑出“骨头”来,颇受大家认可。不过,即便如此,可还有另一个问题,让人心里犯别扭呢。

“冯爷,您说的都对,咱要不明白这个道理,那还不如个孩子。可有一样,历来‘出师考’可都是长辈考晚辈,哪怕同辈也是师兄考师弟,这事……”

提意见的人说到这儿就开始咂嘴,聪明人话不用说透,“错腿冯”立马明白了这是为什么,便又来劝解。

“我得告诉您了。玉爷今年已经八十五了,别说按师门辈份是我爷爷辈儿的,就是按岁数,我也毫无疑问该称呼一声大叔或伯伯。可老爷子仁义啊,降尊纡贵,始终不肯生受我的大礼。而且还坚持让两个徒弟以长辈之礼待我。为什么呢?不就是怕让咱们这些人面上不好看嘛。

实打实的,今天这两个孩子就是老爷子的关门弟子。各位总不能辜负了老人家的好意,结果自己倒在辈份上谦虚起来,找借口不下场子吧?

别忘了,俗话说,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各位要是始终不肯赏脸赐教,即使以后咱们再想量量人家善扑营传人的斤两,怕也没这个机会了!”

正所谓“理不辩不明”,“错腿冯”说得那些老人儿频频点头,也成功把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情绪给挑起来了。

“冯爷,您说的在理!”人群中有人吼了一嗓子响应,“现而今,上了台面,先拜伟大领袖。下了台子,可就得磕您老几位了。只要您金口一开,那就怎么说怎么算。况且这位玉爷有德望,又仁义,更是对跤行有功绩的老前辈,我们都愿意尽自己本份!”

随后,坛下也传来许多附和的声音,“我们愿意尽本分!”

到这时,“错腿冯”该铺垫的已经全铺垫好了。玉爷眼见一切妥帖,跟着便把洪衍武和陈力泉一起叫上了跤坛,当众做了一番训诫。

其实这都是应有之意,也无非是要讲究武德,虚心向众位跤行前辈同仁求教云云。而真正重要的注意事项和规矩流程,该嘱咐的在家早嘱咐完了。

不过最后,玉爷也仍然不能免俗地冲坛下一抱拳,再向众人另做一番郑重托付。

“咱们跤坛不供祖师爷,永远是真本事说话。今儿大家给面子,我得多谢诸位老少抬举我!我收的两个徒弟,不敢说教授有方,但也算尽心尽力了。今天让他们俩亮个相,是高山俊鸟,是宝马良驹?还是废物点心、打滚的野驴?就要劳请诸位的大驾,替我掌掌眼了!”

“老爷子,您千万别客气!”

这还是刚才打头的那个在吼,他俏皮话也实在不少。

“龙生龙,凤生风,海东青下的蛋,孵不出夜猫子来!您哪,是老虎不生猫。放心交给咱们,保证错不了!”

“错不了啊!”人群又是跟着一声哄。

这样终于到了仪式的最后。

而收尾的最后一个流程,是坛下的所有老少爷们双手后背,挺胸腆肚地肃穆站立。而由“错腿冯”在坛上精神抖擞地面对众人,带头开始高声训示跤场的《诫词》。

这个可纯属是民间衍生出来的玩意儿,别说洪衍武和陈力泉,连玉爷也没见过这个新鲜景儿。所以他们都无法跟随,只能在一旁旁观。

只见“错腿冯”先是高喝一声。

“手上无情义,脚下无兄弟。跤场如杀场,胜负死伤,天照应。不记仇,不生怨,不报复。头上三尺是青天,青天有眼!皮下三寸是良心,良心无根!你们的良心,敢不敢对天?

坛下众人则齐声呼喝,“人比天高,心比地大!”

“错腿冯”又喝,“磕碰流血——怎么办?”

众人回应,“一张白纸!盖上!”

“错腿冯”再喝,“折胳膊断腿儿——怎么办?”

众人再应“吐口唾沫!粘上!”

“错腿冯”大呼,“锻炼身体!”

众人跟随,“保卫祖国!”

“错腿冯”最后一声,“精到跤术!”

众人则如阅兵般齐齐一声大喊,“不负祖宗!”

那声调沉郁浑厚、好似闷雷,隆隆不绝于耳!

至此,礼成!

而紧接着,“错腿冯”又如雄师般威猛地往跤坛边上一站,一伸手指定了坛上的陈力泉,随后却是转头冲坛下大喊。

“首阵者,陈力泉!来呀,有心捧场的爷们儿,都报个名儿上来,开始派跤啦!”

结果这一声引得“呼啦”一下子,有四五个年轻人毛遂自荐,争先恐后拥在了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