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七百十章 吏治新政及其他

东厂督公 第七百十章 吏治新政及其他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秦书淮提出的吏治新政,主要是三点。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其一,高薪养廉。

其二,政权、军权、司刑审判权分立。

其三,引入考核标准。

除了第三点,其余两点又让崇祯和孙承宗吃了一惊。

不过有“免田赋”的吃惊打底,他们也不至于像刚才那样目瞪口呆。

崇祯问道,“秦兄,你说的第一点,要高薪养廉,朕却是不以为然。你可知人性本贪,就算朕给他们再高的俸禄,也不可能消灭他们的贪腐之心。况且,你一开口就要给天下官员加两倍薪俸,这幅度未免太大了些吧?”

“皇上,你可知为何大明官员人人皆贪?”秦书淮问道。

崇祯道,“岂非官场风气糜烂所至?”

孙承宗站在一旁,自顾苦笑而不语他自然是知道真正原因的。

秦书淮说道,“皇上,所谓风气糜烂不过是个表象,真正的原因是官员的俸禄太低了,低到他们不得不去贪腐,才能维持作为官员基本的生活,甚至是尊严。”

崇祯皱眉道,“官员薪俸过低?”

秦书淮看向孙承宗,说道,“这个问题要不然由孙阁老来解答吧?”

孙承宗又是一声苦笑,道,“臣年老体弱,所食不多,蒙皇上隆恩得月俸87石,确是绰绰有余了。不过,皇上恕老臣直言,若是换了七品县令,月俸不过7.5石,而且其中四成还可能换成绢、棉或者些个不实用的小零碎,要养活一家子人,确实……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明末一石米大概1.2两银子左右,也就是说七品县令一月的俸禄是9两,说起来比一般杂役是高了些。

不过,明末的官员俸禄,有四成会被折合成绢、棉等不实用的东西那个时候绢、棉已经不是硬通货了,要想折现可没那么好折。

这么一来,实际到手的钱大概只有五两多。

如果折合地球上的rmb的话,大概是2000块不到。

而且,这五两多银子不可能全部都被县令用作家用,因为他还有官场上的迎来送往,无论是公务宴请、私下人情、差旅花费,都是从这五两多银子里出的。

明朝可没有公费报销一说。

所以可想而知,在明朝想当清官有多难。

这还是县令,多少也是七品了,要是八品、九品的官,俸禄就更低了。

明朝的官员大都是读书人,读书人都是讲体面的。寒窗苦读数十载,好不容易当上了官,结果连饭都吃不饱,体面何在?

这才叫“成何体统”。

所以,他们怎么可能不贪?大家都贪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有人来反腐?

秦书淮把这些详详细细地和崇祯说了,孙承宗又做了些补充。

崇祯也并非对官员俸禄一无所知,他本以为一个县令月俸9两,比起普通人来已经不少,但是经秦书淮和孙承宗这么一分解,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收入确实太少了。

“但是,秦兄认为,提高他们的俸禄真的可以让他们廉洁奉公?”他又问。

秦书淮说道,“虽然未必,但至少可以让真正想廉洁的官有廉洁的资本。事实上,臣相信大明有无数胸怀理想的读书人,想当个好官。”

心道,相比于物欲横流、毫无信仰的后世,现在的读书人至少更纯粹些,真正有理想的人比后世可要多。

想到这里,又说道,“不过,高薪是一方面,咱们还需用制度来制约官员,这便是臣说的,军权、政权、司刑审判权三权分立了。这三权如果分别掌握在三个互不从属的人身上,那么无论那人当到多大的官,都没办法一手遮天,想贪腐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秦书淮又把这三权如何互相分立,又如何互相制约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大抵就是他在燕无月跟前说的那套,无非是又做了些细化而已。

崇祯和孙承宗的心里,再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无疑,这又是亘古未有之变革!

孙承宗马上说道,“国公爷此策又是石破天惊哪!你这是要削各地督抚,哦不,是天下官员的权啊!”

秦书淮点头道,“没错。我们给他们涨了俸禄,够他们衣食无忧,现在要削他们权也是顺理成章。要不然呢?他们把着那么多的权想做什么?”

崇祯沉默不语,陷入沉思。

孙承宗又激动地说道,“平心而论,此策不仅石破天惊,而且绝妙至极。一方面它可以减少官员手中的权力,增大贪赃枉法的难度。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杜绝督抚拥兵自重的情况,于君权稳固大有增益。老夫自问从政数十载,却从未想过如此绝妙的分权之策!只是……国公爷有否考虑此政一出,天下官员会如何哗然?”

秦书淮轻哼了一声,有些阴冷地说道,“我方才已经说了,朝廷已经给了他们衣食无忧,如果他们还想把着手里的权力不放,这样的官八成是想以权谋私的贪官了吧?所以,若有妄议此新政者,可以东林同党处置!”

秦书淮根本不怕天下官员反弹。

为什么?

因为之前说了,现在很大一部分官员都是新上来的,他们没那么大胆敢对抗朝廷政令,也没有太多所谓的既得利益被触犯。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新政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军方的利益,反而可以让各地的武将摆脱督抚的控制,所以军方必然会支持。

那还怕什么?

如果有人敢反对,秦书淮不介意让他惨烈地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这时,崇祯说道,“秦兄说的对,三权分立的新政势在必行,朕决意推之。此政乃是利于朝廷、利于百姓,利于我大明千秋万代基业的根本,若有任何人敢哗然,朕必行雷霆之击,让他永远都‘哗’不出来!”

崇祯一言,就给此事定了调。

秦书淮没想到,自己提的这些建议,竟然没有一条被崇祯反驳。

不得不说,以崇祯的视角能做到这点,确实难能可贵。

毕竟,他的眼界离秦书淮可差了足足五六百年!

接下来,其他的新政事项就更顺利了。

改革税务司,以增值税为模板,重新制定收税方式。

开海禁,设立海关总署。

兴办教育,朝廷每年贴银广造书院,降低寒门学子读书成本。

……

三人在御书房足足聊了一整天,直到深夜方才散去。

孙承宗一把老骨头,出来的时候困得哈欠连天眼泪直流,却依然不住地大呼过瘾,非拉着秦书淮去柳是书院睡一觉,说他还有些问题想明天一早跟他讨教,那急切的样子有点像喝醉酒的状态。

身为一代大才,他曾无比自负,但是自从遇上了秦书淮这个怪物后,他总觉得自己平生所学,离人家至少有二十年的差距。

他觉得自己虚长了秦书淮几十岁,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能和秦书淮这等奇才共事皇前,实在是平生之幸,又是一种无可比拟的乐趣。

快哉快哉!

秦书淮可懒得再陪他嗦了,大冷天不回家去柳是书院?想都别想!

出了东华门他就一溜烟跑了。

气得孙承宗大半夜在冷风中吹胡子瞪眼。

而御书房内,意犹未尽的崇祯则在灯下纸笔,奋笔疾书……

年轻的脸庞上,满是兴奋之色。

正是意气风发的少年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