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七百二十六章 不乐意的多了(两章合一)

到了济南府之后,秦书淮直接去了济南知府衙门,先把圣旨取了出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济南知府诚惶诚恐地带着一众官员,表示要给国公爷接风洗尘,顺便汇报济南府新政的实施情况。

秦书淮不想打击官员的积极性,就耐着性子和他们吃了顿便饭,听取了汇报。感觉做得还可以,就随口夸了几句,让济南府各级官员都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再三表示一定精诚团结,再接再厉,争取把新政落到实处。

恍惚间秦书淮觉得这大明的官场,似乎和他所在的地球的官场越来越像了,尤其是官员的官话,以前这些官员说话都是文绉绉的,听都听不懂。现在好了,动不动就来个“坚决落到实处”、“让官员不敢贪不能贪”、“三权分立”、“让百姓满意”……

这些话以前哪有?全都是他的口头禅,结果一传十、十传百,现在传遍了整个大明官场,大家都作为全新的一套“官话”来学,但凡是个当官的,你要是不会几句“新官话”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

所谓上行下效,大抵便是如此了。

秦书淮在心里不禁晒然一笑,说到底大明的官场文化,还是个权威文化啊!

如今官员们不但对自己马首是瞻,而且连说话的方式也要学,也是“落实”地够彻底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文化也未必就是不好的。

后世的华夏官场也是这种文化,于是精英层的决策都能得到极快的执行,以至于创造了华夏国三十几年的经济奇迹,震惊世界。

这是精英治国的一种方式。

而反观某些所谓的“民主”国家,因为没有权威文化,以至于修一条路、造一座桥都要在议会争吵个几年,反而拖累发展。

当然,精英治国最大的风险,就在于“精英”们是否够格治国。像之前的东林党人根本不懂治国,却被推上了顶层精英的圈子,结果只能是国之大乱,甚至差点灭国。

说到底,任何制度都有缺陷。

但关键的是,现在的大明正在快速落实新政,需要这种对朝廷无条件服从、上行下效的治国方式。

与济南府的官员们吃完饭后,秦书淮就婉拒了留宿的邀请,而是来到街上开始找江河帮的暗记。

不过没走几步,一个挑货郎就走了上来,问他可是老家来的亲戚?

秦书淮就知道他是白莲教的了,与他对了几句,那人确定教主就在眼前,于是当即跪下行礼,说掌教使已在云升客栈恭候教主多时。

秦书淮便让他带路,很快来到了云升客栈。

花沉和李敬亭果然都在那。

两人见到秦书淮都分外高兴,尤其是花沉,这家伙原本就浪迹江湖自由惯了,全因秦书淮才去执掌白莲教,一去就是近两年,这两年他每天要处理各方各面传来的海量情报,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给秦书淮,同时还要配合秦书淮在各地的行动,甚至规划落实白莲教在各地开设妓院、酒肆的“大业”,几乎一刻都不得偷闲。

这次跟秦书淮去泉州,对他来说就像放了个大假,收到消息当天他就大手一挥把一摊子工作甩给了老道,气得老道差点也要撂挑子不干跟着来。

三人数月未见,久别重逢之下,自是要欢欢喜喜地喝上几杯。

酒过三巡,秦书淮问花沉,“老花,给你的那一百万两银子,花的如何了?”

花沉道,“开了八家窑子,两家酒楼,剩下的都给挪到别的花销上了。”

开八家窑子、两家酒楼自然用不上一百万两银子,秦书淮粗粗一算至少有五十万两被花沉挪用了。要是别的部门,他一定要问问这钱去哪了,不过白莲教的事情很复杂,他也就不问了,毕竟他是信得过花沉的。

于是说道,“既然都花完了,怎么不与我来说?”

花沉又道,“窑子和酒楼已经在盈利了,而且今年以来赈济穷苦教民的支出少了一大半,所以倒也够花。弄不好到明年,教里还能上交些盈余呢。”

“呵,这么快就能见回头钱了?”

“据月长老说,今年教民的捐献,怕是能达到去年的五倍之多。现在大多数教民都有事做、有田种,有了收成就一定会捐。说起来,如今教民捐献的积极性可比任何时候都高,至于什么原因就不必我多说了吧。”

秦书淮微微一笑,“好极,大家都有饭吃就好。”

这时,李敬亭说道,“国公爷,白莲教教众几十万,今后何去何从也是个问题啊!”

这种话,在朝廷中也就李敬亭、孟威、孟虎三人敢跟秦书淮直言,要是换了别人,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在秦书淮面前提这个问题。

为啥?因为如今白莲教可是他的啊!

但是李敬亭不一样,他和秦书淮一路走来,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生死时刻,彼此都已经好几次把命交给过对方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秦书淮喝了口酒,意味深长地说道,“敬亭啊,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过本公认定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大家都没饭吃了,才会抱在一起取暖。如果人人都事做,人人有饭吃,谁愿意没事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跟朝廷去作对?”

花沉也跟着说道,“帮主说的对。实际上这些教民,也并没有说一定要改朝换代。就我代帮主掌教的这两年来看,教里的几位长老也好、下面的舵主、坛主乃至普通教民也好,他们说来说去就想有个太平世界,能好好过他们的小日子。如今天下初定,朝廷分田,你看他们不是欢天喜地地种地去了?”

秦书淮点头道,“没错。白莲教和魔教不同,他们很分散,教民大都是贫苦百姓,若不是被逼急了也不会反朝廷。再说,咱们既然掌控了白莲教,就可以稍稍转变下白莲教的教义嘛!让他成为一个普度众生、积德行善的团体,岂不是极好?”

李敬亭听秦书淮这么一说,就知道他一定是胸有成竹了,马上举起酒盏说道,“呵呵,国公爷高瞻远瞩,原来早有成策,是属下多虑了。”

秦书淮微微一笑,与他干了一杯,然后对花沉说道,“对了,老花,泉州有个叫郑芝龙的,你可知道此人?”

花沉马上说道,“国公爷可是说手下有战船千余的郑一官?这家伙可是个狠角色啊!东南沿海一带的海大王,别说官军水师,就是东洋倭人、西洋红毛夷人的水师,都不是他对手。”

秦书淮笑眯眯地说道,“千余艘战船哪!老花,你说咱要是能把他手底下的战船都弄过来,是不是大明水师的架子就有了?”

花沉和李敬亭听完都是脸色一变,然后互相对视了一眼。

都露出了莫名的笑意。

原来国公爷是为这事才去的泉州啊!呵呵,这下郑芝龙要倒霉了。

李敬亭马上说道,“国公爷这个想法很妙。那郑一官如今虽已投诚朝廷,不过仍然拥兵自重,他手下的私兵和战船朝廷根本调动不得,就是福建巡抚都要看他脸色行事。若是咱能从他手里把水师拿过来,呵呵,那就再好不过了。”

花沉跟着说道,“是也是也。”

秦书淮笑骂,“你们两个家伙,也不问问我用什么法子?那郑芝龙的兵和船,是说弄过来就能弄过来的?”

李敬亭道,“国公爷一定有成策了。”

“成策没有,方向倒是有一个,所以你们两个要给我好好动动脑筋。”秦书淮又道,“郑芝龙是朝廷招安过来的,首先咱们不能硬来。其次,郑芝龙的战船大多在海外游弋,咱们要想接收,还要他手下的弟兄不抗命才行。你们知道的,要是他手下的人不想归朝廷管,只需开着船去东番(明后期对台湾的称呼)咱们就鞭长莫及了。”

花沉想了想,说道,“那这次咱们的方法,和在三边时有所不同了。在三边咱们是擒贼先擒王,这次恐怕要先搞定他的手下了。”

秦书淮马上就花沉说道,“老花说到了点子上!我听说郑芝龙的不少手下都曾是他的对手,被他击败后收编的,这里头有没有什么空子能钻,就要你帮我去打听了。”

花沉道,“福建一带白莲教相当盛行,先找他们去打听打听。”

“那行,明天一早咱们出发。”

第二天一早,秦书淮带着花沉、李敬亭两人,以及两千武林联军先去了聊城。到了聊城之后,登上了由聊城知县事先安排好的二十余艘大船,沿京杭大运河南下。

日夜兼行,十天之后抵达杭州。

之后继续南下,一路上以代天南巡的名义,所过大城大县必然停留,以问新政落实之况。这么做是为了让郑芝龙不要做太多的联想,免得他逃跑。而秦书淮现在是负责新政落实的钦差,南巡督察新政再正常不过了,也确实没什么值得怀疑的。

沿途官员无不战战兢兢,谁都知道这国公爷每次代天巡视,总会有人丢官甚至掉脑袋。之前他巡视三边、巡视江南,哪次不是这样?

一时间,浙江、福建甚至更远的东南沿海一带的官员无不殚精竭虑、夙夜在公。他们忙什么呢?都忙着写“工作汇报”呢!

秦书淮既然来都来了,当然要认真地考核各地官员的新政落实情况。他一面听取报告,一面又让李敬亭、花沉带人明察暗访,查得极为详细。

不过这一路下来,大致情况他还是满意的。虽然各级官员多多少少都存在虚假夸大的情况,但基本面上都过得去,也就那么两三个官员没怎么办实事,当场被秦书淮摘了乌纱帽。

就这么一路走走停停,足足花了一个月才走到福建的仙游县,那里离泉州只有一百来里地了。

秦书淮借修整的名义,让大军驻扎在此。

随后,他让花沉先去泉州打听消息。

三天后,花沉带着从郑芝龙麾下部队中潜藏的白莲教徒口中探得的情报,回到仙游。

原来,郑芝龙麾下的千余艘战船,主要有三位大将统领。

这三人分别是郑芝龙的二弟郑芝虎、五弟郑芝豹以及他的拜把子兄弟郑彩。

其中郑芝虎和郑芝豹共统领八百艘战船,而郑彩统领两百艘。

而在投降官军前,郑彩至少统领了郑芝龙一半的战船,据说是因为郑彩曾跟郑芝龙曾经的对手许心素混过,所以在郑芝豹成长起来后,郑芝龙要把战功赫赫的郑彩边缘化。

郑彩当然不乐意!

而和郑彩一样不乐意的人,大有人在!

秦书淮猜的没错,郑芝龙的麾下兵马来源多种多样,不但有他自己征来的,还有从以前的大海盗颜思齐手里继承的、击败竞争对手后收拢来的等等,兵源包括倭国人、荷兰人、朝鲜人、东南亚人甚至黑人,这样的军队还能没点矛盾?

虽然眼下这些矛盾都还不突出,但是历史上当南明摇摇欲坠之时,就表现地十分明显了。比如他手下多位大将带着船队逃亡海外,甚至他的亲生儿子在听到他降清之后,毅然割袍断义,带着大批将士和战船去了台湾。

而秦书淮要做的,当然是让矛盾提早爆发了。

经过详细的筹划后,秦书淮决定五天后抵达泉州。

五天后,郑芝龙的五弟郑芝豹二十岁生辰,照例当行弱冠之礼。

秦书淮要去露个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