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 第十七章 殇(一)

明 第十七章 殇(一)

作者:丹东大米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3:41 来源:笔趣阁

天渐渐亮了,千年京城慢慢从睡梦中醒来,街道上渐有晨起锻炼的行人,一会儿,卖米的、卖面食的、卖豆浆的、提着桶送酒酿的,纷纷攘攘加入晨画,来来住住络绎不绝。

昨夜并不太平,住在锦衣卫衙门附近的人家半夜明显听到了里边传来的哭喊。街坊邻居借着早起洒扫门口的机会,彼此试探着对望数眼,脸上都挂满迷惑与悲悯。

“造孽啊,不知是谁家又被那伙人盯上了”,一个驼背老汉敲打着自已永远不可能再直起来的腰杆长叹。

“这下,又是家破人亡,惨吆”,胖胖的大婶伸着胳膊大哈欠。悲惨的事情见多了,人也就麻木了,刚开始在城外杀人那会儿,还有些无赖闲人跟着看热闹,现在即使绑出一大群男女老少去,围观的人也没几个。热血看多了,人心也跟着冷了,只要没砍到自己脑袋上,日子就得照过。

“知道是谁家吗,怎么折腾了一晚上,*亮天就没动静了呢”?老汉神秘的问。

“知不道,我这也奇着怪呢,按道理,这半夜里人被抓走了,早上应该听见探监家人的哭声和喊冤声了,莫非全家都被抄了不是”?胖大婶回答得有一搭没一搭,一只脚巳经迈回了自己门内,她儿媳妇把早饭已径做得差不多,屋子中飘出新米熬粥特有的香气。

“他矜子,你说这世道还让人安生吗,前几年刚杀过一茬,今年又开始了。就像割韭菜一样没完没了。孩子大些,都不敢让他念书考取功名了”,老汉嘟囔着,自顾发着感慨。

“嗨,这贪官,该杀!”,一个卖酒酿的汉子刚巧走过。

听了二人的谈话,放下担子,边擦额头上的汗水边讲。“没听国子监的学生们说么,贪官不除,国无宁日,您看着吧,这七品以上官员挨个绑起来以贪污罪问斩。十个里边顶多有一个冤枉的”。

老人眼晴一瞪,对卖酒酿的汉子激烈的言辞非常不满,他的一个侄儿刚补了杭州府知县,刚好七品,在卖酒酿人口中,符合可杀之列。“得,卖你的酒酿去吧,照你这么说,天下就没好官儿了。人家武大人、郭。那个郭大人,还有朱大人算什么?人家不是请清白白的。再说了,杀贪官也轮不到锦衣卫来杀啊,这帮家伙更贪,谁来管他们”!。

卖酒酿的裂开嘴笑了笑,成心和老汉抬扛。“锦衣卫,有皇上管啊。那是皇上的耳目爪牙,养着他们不就是为了干这个的吗”。

“我呸,皇上管,皇上的事多着呢,哪顾得上来。我看现在很多事都是奸臣搞的,蒙蔽了皇上。等皇上哪天发现了,有他们好受的”。老汉啐于一口吐沫。对卖酒酿的观点表示不屑。

“皇上管不过来,还有那些底下没把儿地呢,你没听说书先生讲,唐朝有个高老相公,汉朝有,有谁来,我记不住了,反正好大的官儿,就是底下没了”。

“呸,那是太监干政,祸国殃民的,天要示警的,小子,你见过太监干的坏事没有,别在这瞎说,皇上这么英明,才不会用太监呢,蒙古人那会……”,老汉真有些急了,话题又开始向前朝上扯。

卖酒酿哪里有太多时间听老汉讲陈年旧事,扯了这半天,一口气早喘匀了,冲老汉挥挥手,打断他的话题,“大伯,您歇着啊,我先做买卖去,孩子等米下锅呢,醪糟哎,新鲜的醪糟”。

老汉摇摇头,冲着卖酒酿的背影气愤的骂道:“没心肝的后生,这杀人的事好玩么,谁家没个三亲六故的,看着他们遭难你心情就好受。那蓝将军手下,多好的几个孩子啊,怎么就贪污了,怎么就谋反了,造孽呀”。

“哎——醪糟,新鲜的醪糟”。汉子自顾唱着小调前行,上边的事,与小民无关,换了哪朝哪代皇上不杀人,哪朝哪代官府不催税?蒙古人杀人狠,大伙齐心协力赶走他们,换了汉人当皇上,杀得不比蒙古人差。蒙古人那时侯见了当官的要磕三头,现在见了当官的你顾样不敢磕两个半头就站起来。衙门还是那个衙门,只不过当官的换个称呼罢了。小老百姓还是吃苦受罪的命,从春香改名叫冬梅,听着顺耳朵了,左右还不过是个奴才。

“让一下,借光,借光,别耽误了大人们上朝”,几个随从打扮的人骑着快马从卖酒酿的身边跑过,示意过住行人和沿街头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向路边闪避。两辆马车一先一后急驰而去,这是京城新潮官员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比起轿子来,又快又舒服。

后边的马车跑得很轻松,前边的马车则稍重些,仿佛拉了什么货物。

马车上,工部侍郎周无忧低声对坐在同一个车厢里的海事卿朱江岩叮嘱:“二哥,一会儿朝堂上,别着急站出来表态,事情怎么发展还两可之间呢,得多少留点实力,也好收拾局面。

周无忧在清早得到姑苏朱二派人送来的消息,大概了解到昨晚常茂等人所行之事。二人住处不远,索性一同上朝,把马车并在了一起,以便路上商议对策。周无忧处事素来谨慎,分析来分折去,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对劲,所以一再叮嘱朱江岩朝堂上要见机行事。

“还有什么好谨慎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这功夫你让我缩起头,将来常茂他们怎么看我。我今天早上已经派人送信给郭大人和武大人,真出了事,由他两个出面收拾残局”。

朱江岩有点不在乎,所有宿将都参与了,皇上再狠。也能把大家都杀了吧。

“咱这个皇上可是马背上打出来的江山,行事果断异常,心性又傲,未必肯吃这个明摆着的硬谏”。周无忧担心地说。

锦衣卫、禁军、总参、武将、文官,算来算去总是觉得少算了一环,只是凭借直觉告诉自己今天的事情没这么简单。

“晚了,我就是现在装病在家。皇上也得治我知情不报之罪。况且大家又不是真逼宫,不过针对的是锦衣卫,皇上权衡轻重也会和大家妥协。武大人当面顶撞皇上的时候多了,上次胡维庸那回简直就是借兵权相胁,也没见皇上把他怎么样”。朱二笑着回答,“既然做了,就别想那么多。你我到了路口后分开,各乘各车。反正最后不会牵扯到你,也留个人在一旁记录下整个事情经过”。

无论结果如何,历史都会记录下此刻。周无忧点点头,心中被一种莫名的悲壮充满。他巳经知道了自己担忧什么,以前武安国也没少得罪皇上,但所做之事皆有利于皇权稳固,从来没有真正威胁到皇家利益。所以朱元璋可以容忍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冲撞。而这次冯胜所为。直接挑战的是皇帝龙威,以朱元璋的为人,能善罢甘休吗?将军们在挑战时念着君臣之情,而朱元璋心里,能有什么情义高于他的帝王宝座吗?

“停车”,想到这,周无忧大声吩咐。朱家的车夫被吓了一跳。迅速拉住了刹车。减震的软木在水泥地上拖出一道白痕,伤口一般,印在青灰色的路面。拉车的马不安的叫着,四蹄来回刨打,砸出一个个火花。

“无忧,怎么了”。朱二收敛笑容,冲着伙伴疑感的问。

“路口到了。我们就此分乘,朱兄,姓赵的那个孩子就交给我,定当不负所托”,周无忧跳下马丰,郑重抱拳施礼。

“那赵家的孩子就交拾你,如果有事,记得通知武侯”,朱江岩郑重还礼。《赵氏孤儿》是一部流传已久的曲目,和转译后新编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称悲剧之王,每每有读书人把二剧相提并论。

朋友之间贵在相知,何须多言。周元忧转身走向自己的马车,此地巳经*近中华门,当年此门名曰聚宝,震北军誓师北伐之际朱元璋亲笔改此门为中华。如今,北边巳经平定了,中华雄风威震万里,可当年的心愿实现了吗。

“日月不灭,永照大明”,当年自己就是在这里踏上征途,誓把天下日月照得到的地方都划归大明版图。威北军主帅常茂恰巧带着几个心腹卫士跑过这里,看着周无忧从朱江岩的马车上跳出来,楞了一下,旋即给了二人一个充满阳光的笑脸。

当年武安国曾质问踌躇满志的燕王,还有自己、震北军众将:打下这些地方,你能保证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再不被人随意欺负吗?

所有人无言以对。

现在看来,自己这些叱咤风云的将领不过是皇家的一条斗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何况别人。

天气不错,在号称火炉的都市里,这是个难得的凉快天儿。晨风微微吹着,送来马路边人家院手中传出来的花香,还有自制小菜的味道。

已经很久没吃这些东西了。等此间事了,把兵权交给多疑的义父,带着冯宗姐姐找个江南乡下安顿下来,做一对平凡夫妻,远离尘世间争端与杀戮。自记事起就开始打仗,开始斗心机,开始装傻冲楞,也该歇歇了。

只有包括他妻子冯氏在内的很少人知道常茂并不是一个只会拎着狼牙棒冲锋的粗人,他下得一手好棋,画得一笔好画,冬天夫妻两个围炉赏雪,偶尔还能吟几首小诗。

生在大将府,长在帝王家,他又能有多少选择。不处处和蓝玉做对,不处处和自己的岳父为难,义父朱元璋能放心的让自己带兵在外吗?

半生做尽糊涂事,唯一一次显示自己本来面目的,就是这次回来和锦衣卫过不去。五百斥候,轻松将上万锦衣卫瓦解。

以训练有素,善于擒拿格斗、翻进障碍和隐蔽自己的斥候偷袭,还是一种新式作战方法呢。常茂边走边想,将来燕王远征西域诸蒙古,完全可以派一支斥侯迂回到敌军背后,或者在老巢里制造混乱,让前线将士不能安心作战,或者伏击对方运输队,切断其补给。甚至可以刺杀敌军的主将,让他们失去指挥。

这里巳经距离宫门不远,前来上朝的大臣们的马车陆续相遇,透过车窗热情的打着招呼。“常将军早,驰骋塞外,扬我中华天威,可敬可敬啊”!

“邵伯伯早,不是您老在后方支援粮草,调度有方”,常茂笑呵呵回答。

“常将军,这次回来献俘,应该加官进爵了吧,看样子有机会超越开平王呢,真是将门虎子,英雄辈出啊”。

“哪里,哪里,幸不辱命,托皇上的福,燕王殿下指挥有方”,常茂不断谦虚着,客套着。心想看来大部分官员还不知情,否则见了自己肯定避之不及。

皇宫说到就到,宫门巳开,正门钟楼上桂着一串十三个红灯笼,衬托出中秋即格来临的喜气。文官下车,武持下马,一同走到了朝房门口。

将坐骑交给一名亲兵去照顾。常茂拍拍衣袖,对另一名相随有些年头的侍卫说道:“常义,帮我整理一下,把这甲胄脱了,等一会进屋好换朝服”。

“知道”,被唤做常义的亲兵抬头数数宫门上的红灯笼,缓缓的走到常茂跟前,将他套在身上的北平软锁铠帮忙脱下。

不着征衣就是爽,常茂舒服的伸展着胳膊,这个皇宫里他曾经住了多年,曾经把这里当过自己的家,看着就觉得亲切。

猛然,肋下一阵剧痛,天旋地转。常茂扭过头,刚好看见和自己从小玩到大的侍卫常义颤抖着手,将一把染血的匕首从自己腰眼处向外拔。

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不必再说。皇宫,城墙,中华门,蓝天,旋转着离自已远去。

“有刺客,抓刺客”!惊慌凄厉的喊声响成一片。

侍卫常义丢下手中的匕首,从腰间掏出一个金色腰牌“锦衣卫奉……”,没等他把话说完,数颗子弹呼啸着把他的身体打成筛子。被惊动的宫廷侍卫提着枪从城头上枪冲下,围住遇刺的常大将军。

横扫塞外的常大将军早巳经失去了呼吸,大大的眼睛,静静的盯着天边的浮云。嘴巴微张,好像在喊一个字。

离得近的官员在枪声响起前曾经听见,那喊声依稀是:“娘”!

日月不灭,永照大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