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680章 五十一个军的战术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680章 五十一个军的战术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2:39 来源:笔趣阁

“报……报……报……”

路途之上,一封又一封的军报源源不断的传来,华洲,同州,耀州,相继沦陷。

最后是刘延庆的泣血书信,说是他在延安府和晋州一代仍旧被压制的严重,西夏人进兵仍旧生猛,晋防御战异常艰苦,又是九千军民战死。半残的永兴军系若在不得到修整和支援,或将彻底崩溃。

高方平发出了新的命令:暂时没有支援。你刘延庆部不要再做无畏的抗争,现有条件下,你永兴军系不具备反击能力,坚决不许与西夏军正面决战。原则上,允许晋州失守,但不允许永兴军系退出延安府战区。

命令二:正式打散永兴军系固有编制,不在以集团军方式作战,不在做出大型部署。以“军”为单位、打散为五十个独立战斗编制散于战区,野外包围城池,做持久性、游击性的长期骚扰和牵制。

命令三:种师道部,加强在庆州、渭州,凤翔府一线,阻击西夏军后勤线,由早期的骚扰战术,正式转换集群歼灭战,不惜代价,减轻延安府战区刘延庆部压力……

这样的部署,一定又要遭遇他们想不通。

在老种的角度骚扰没问题,现在却要拉长战线开始正式对西夏后勤线发起歼灭性攻击,这根本不是种师道擅长的战术,骑兵不足的现在,兴许会带来严重的损伤。所以他老种肯定会有抵触心理。

然而抵触有个蛋用,再打永兴军系就废了。他秦凤军系目下损伤不大,该做出一些牺牲了。

至于刘延庆方面,军系打散独立作战,那当然基本没他刘帅什么事了,估计他想死的心都会有。

然而这是必须的,刘延庆他也是官僚,这种时候他为了自保难免会放一些错误,譬如保他喜欢的部队,就会去牺牲那些他不喜欢的部队。这是永远不可避免的。

放弃长城以来,在撤退的大方向命令下,事实上在细节上,刘延庆存在不少“瞎指挥”行为。这些根本瞒不过高方平。

于是现在高方平连老刘也不信任了,直接打散建制,让他麾下的那些统制官独立作战。他们才是真的中流砥柱,是最有经验的兵痞老油条,他们熟悉基层、熟悉地形,只要不被瞎指挥,他们的小部队方便机动,生存能力很强。在高方平以“保命、骚扰、游击”的思想指导之下,应该可以暂时避免因瞎指挥而造成的大量伤亡。

相信很快,察哥就会知道厉害,他将被看起来怂的永兴军系,正式的拖入“游击性巷战泥潭”……

“高方平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

永兴军路行营帅帐,接到高方平的命令后,延安府知府以及刘延庆一起破口大骂起来!

他高方平竟然要让真正能战的永兴军系打散,陷入无人指挥的情况下的游击战策略。

“妈的传言没错,他果然是过街老鼠,就连打仗都像老鼠一样。”

延安知府也怒不可泄了。他高方平竟敢来一句“允许晋州失守”的指示,妈的晋州可以放弃,那代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延安府也可以放弃了?这是让刘延庆带着军队跑路,留下老子们满城文人和百姓用脑袋迎接西夏人啊?

于是知府大人不怀好意的看着刘延庆狞笑:“刘经略,你该不会真的做逃兵逃亡吧?高方平那个不良少年,是迟早被吊路灯的人,你就算要站队也得想清楚了?”

刘延庆原则上不受延安府指挥,但也不敢太放肆,脸色尴尬,无法答话。

与此同时,刘延庆太知道高方平的心狠手辣,若出一丝问题,他的战术得不到执行,他来到之后肯定是要杀人的。

最终,刘延庆仍旧下令打散编制,成立了五十一个以军为单位的独立战斗编制,责令他们不再接受指挥,不再有固定防区,以存活骚扰牵制为目的。

其后,许多各防区的将领来信问:“军粮如何补充?”

“老子如何知道,吭树皮,吃蜘蛛。或者抢西夏人粮食,饥餐胡虏肉,渴饮蛮子血。”这就是老刘无奈之下对属下们的回答。

与此同时被知府大人压制,刘延庆真的不敢走,带四个军的战斗编制,扬言效仿岳文知县,誓与延安府共存亡。

妈的他当然不想死守延安府,但高方平说了,允许晋州沦陷,却不允许永兴军系撤离延安府战区……

“糟糕了,大灰狼高方平终于开始对咱们秦凤路开刀。”

种师道拿着作战命令,在帅帐走来走去的喃喃道:“刘延庆那个反骨仔基本被打个半残,却是为了救这些废物,我部要分兵渭州庆州凤翔府一代,正式用步兵对西夏后勤线阻击。哎……损伤不可避免了。”

骂虽骂,老种当然知道打战就得有损伤,这个不以谁的意志转移,代价再大也得顶着了。否则刘延庆部真会死光,与此同时种家的流氓恐怕也会被高方平杀绝了。他小高比司马光陶节夫那些人可猥琐太多了……

西北战略形势正在悄然转变着。

目下察哥已经放缓了进兵的速度,并未真的硬啃重镇延安府,而是回撤北上,开始打汾州和最东部的战线银州。

是的,就是陶节夫相公当年亲手打下来的银州也危险了,大家默认为不能丢、要守住“陶相爷政治果实”的那个地方。

这个时候上至朝廷诸公,下至基层战斗单位,所有人已经胆寒。特别已经被打残,退守汾州银州一代的河东军系,强烈要求刘延庆部支援。

然而没有支援。

这个时候只有高方平看穿了一切:察哥的后勤线已经面临大压力,开始困难了。察哥现在去打毫不重要的汾州和银州,证明他真急了,急于吸引已经退下去的永兴军系再次北上决战、这就是察哥的战略意图。

敌人所希望的当然要反着做,算好刘延庆部已经被打散,成为一盘散沙的独立战斗单位。不然在信息不通畅的时候,他老刘放错瞎指挥,永兴军系集中起来中计被察哥歼灭,此番就真的跪在西夏的手里了。

最早时候只有高方平看穿了察哥的险恶用心,他就是想要最快速度全歼永兴军系。于是高方平不让他阴谋得逞,当时做出了弃守长城的决定。随后又做出了打散“百军作战”的方案。

这些部署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让察哥有机会一口气歼灭大宋能打的精锐。分散后,他们不是集群战的主力,将全面开始牵制骚扰。

目下,高方平急令河东军系:不许退,打散编制,机动游击,原则上,允许银州和汾州沦陷,烧毁粮草、撤离能够撤离的百姓,至于城池,他擦察哥要多少就给他多少。

与此同时,高方平再次全民动员。

这次不是全民战争,而是劝说百姓不要效仿解州岳公,不要做无畏抵抗。孩子妇女尽最大能力和速度撤离后方,年轻力壮戾气重的,可以加入军队打游击。至于其他无法撤离的人,则安安分分做老百姓,静待王师收服失地的一天。

高方平有底气敢放弃的原因在于,此番不是浑人领军,而是察哥。他是个重礼仪、又强推汉化的人,这样的人,是不会胡乱屠杀沦陷区百姓的。杀的越多他就越是全民公敌,他的部队越发面临瘟疫的危险,以及巷战的抵抗。这个道理察哥当然懂。

再此情况下只要听了高方平建议,不做过分反抗,察哥真的不至于把沦陷区的百姓们怎么样,察哥也需要人留在城里,那才叫占领区,否则那就没用的无人区。

被占领区的人,当然会被一定程度的侮辱,会有一定程度的伤亡,但是没有办法,战争就是这样的……

自从国战开启后,中书门下也没人去打麻将了,哪怕没用大家也要留在这里,装作在为国操心。

一般来说,大宋在战时体制下,门下侍郎会同时兼任枢密使,也就是权益下进行政府和军府整合集权,以便配合战争。最大程度防止作战军系以及地方官府的撕逼。

然而无奈的在于,早前太多幺蛾子,蔡京虽然在位,赵佶却都已经不太信任他,于是没有进行集权整合。只是命枢密使陶节夫入住中书门下,一起参与讨论决策。所以现在的中书门下,应该叫“战时军机处”。

蔡京已经懒得看关于西北的文书,因为现在所有人对高方平的意见实在太大。越来越多的国土沦陷的现在,蔡京真的不想抓权来宣读军报了,妈的这个时候宣读消息的人,怎么看怎么都像丧权辱国的相爷。

于是蔡京以军务为由,把这些所有文报,都交给张叔夜和陶节夫处理。

现在居中协调的是张叔夜,他是中书侍郎(副相)、还兼任枢密副使,的确是个暧昧角色。至于决策,则是陶节夫进行,不过张叔夜拥有否决权。

目下大抵的权利构架就是这样的。

拿着西北文报看了许久,张叔夜合起文书,递给陶节夫道:“这个高方平,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理论上他一向强硬又骁勇善战,为何此番有能力神速行军,短短时日进河中府,却是后面进度很慢,只让国土沦陷,但他北方军系迟迟不投入战线?目下众口一词都在反对他怠战、丧权辱国,他怎么就一点不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