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681章 前三排的那些事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681章 前三排的那些事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2:39 来源:笔趣阁

陶节夫咬牙切齿的道:“高方平此小贼可恶,老夫当年誓死打下的银州,兴许要被他弄丢。从军事上,我相信他不是个庸才,他会有他的用意。他应该是在等候决战时机,寻找一种战前的‘悲壮感’。的确战场瞬息万变,选择什么时机,进行一场提升士气的歼灭战,这个需要身为战场帅臣的他判断。可是如今的时局,把所有人都吓怕了,他的过人之处,到底什么时候才发挥出来?”

蔡京笑道:“他一向都厉害的,一向被两位抬举的,所以他应该很快会让两位放心的。”

张叔夜和陶节夫想死的心都了,这个时候蔡京这样说,怎么看都不是表扬高方平,而是“出了问题都是你们两个的锅”的意思。

梁中书非常尴尬,作为人质留在京中的梁希玟都肚子很大了,小小高距离诞生不远了,然而他们一口一个高方平的不是,这真的让老梁也有拖不了干系的感觉。

于是老梁说道:“诸公不要着急,高方平虽然自来都有不良作为,但是每一次看来,他都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他做事每次都有深层次的原因,既是几位相公当初都看好他,保举了他,所谓用人不疑。耐心些吧,至少虽然目下乌云盖顶,看起来像是亡国之预兆,但诸位难道没有发现:至今仍旧未有我大宋子民被大肆迫害事件,而号称攻无不克的西夏铁骑,至延安府一线后,已经明显后劲不足?”

到此,蔡京陶节夫张叔夜等人也不禁楞了楞,竟是当局者迷,忽略了这个现象?

陶节夫念着胡须道:“不错,察哥那狗1日的,以老夫对他的熟悉而言,他真不是个昏庸的家伙,他不会屠杀百姓,相反会安抚百姓。坏处就在于,察哥这样雄才大略的人控制了我国土,一但短时期收不回失地,我大宋百姓也就姓夏了。毕竟西夏在察哥推动下大幅汉化,推崇汉礼,如今的边境很难分清楚宋人和夏人了。”

梁中书忠勇的造型道:“几位相公抬举保举的猛帅,最终会有作为的,应该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众人一阵头疼,老狐狸多啊,他开口闭口“几位相公保举的”,当然也是打预防针,用于出事之后甩锅的铺垫。

又拿着文报看了下,张叔夜哎吆一声惊呼道:“这个曹皖,分明在京城,昨日老夫还在遇到他了,为何他的名字出现在军报上,是个什么北方转运司军需助理官?”

陶节夫等人一阵尴尬,这个具体职务,肯定是他小高的嫡系在担任,但是名誉上一到这种时候,功劳通常都给汴京的权贵将门子弟。肯定是曹忠和高俅那两个奸贼,就在大肆的贩卖“军功期货”了。

对此,张叔夜是说死不能接受。

不过最终陶节夫作保了,他敢肯定这是高方平在用那些虚名诈骗汴京权贵的钱财,然后用去投资军备的扩张。张叔夜这才声音小了下来,默认了。

蔡京始终在旁边听着,根本不关心这些鲨鱼在买卖军功的事,只想着倘若西北失利怎么把锅甩出去。然后怎么杀灭目下张叔夜和陶节夫过大的权利。

于是老蔡念着胡须道:“两位,从国战开始之际,老夫这心理就有几句话,总是不吐不快。”

陶节夫和张叔夜相视了一眼,抱拳道:“太师请道来。”

蔡京优雅的老人形态,品位了一口茶水之后叹息道:“这个以前呢,我大宋有好些位改革派皇帝,变法派皇帝,他们风格过于激进些,于是也就不可避免的过于专权,对士大夫忍让克制不够,于是出现了诸多的政策纠结倾轧,坏了民生。”

此点上,从启用王安石的仁宗皇帝就开始了,张叔夜和陶节夫也都认可,于是念着胡须频频点头。

蔡京转而道:“至于咱们现在的官家则是反过来,一味的玩乐,大肆放权。平时不勤于政事就罢,可如今国战开启之际,官家他身为帝王、大宋之中心,怎能不参与决策?老夫作为太师,想持祖训去纠正官家,两位以为可否?”

陶节夫、张叔夜以及梁中书,何执中何中书,几位大佬一起色变。暗恨老蔡奸诈,老家伙他眼看西北问题大,这个时候请皇帝来参与,表面上把权利还给陛下,实际上也是让皇帝担负高方平失利、弃守国土的主要责任。同时,让皇帝来节制陶节夫和张叔夜的权利。

张商英最近都不怎么喷蔡京了,此番听到之后当即摇头道:“放屁放屁,臭不可闻。我不服,自大宋开朝以来,士大夫阶级鞠躬尽瘁,为国朝和陛下分忧乃是本分,怎能于此危机之时有违臣礼,增加官家的劳心劳力,说到哪都说不过去。蔡京,我都不想骂你了,所以还有很多难听的语句,我暂时不想说出来。”

张商英说的没毛病,于是陶节夫张叔夜梁中书何执中念着胡须频频点头。其实张商英是说的较为好听一些,说白了就是大宋有作为的这些家伙,自来只喜欢从皇帝身上切利益,包括权利,而不喜欢放纵皇帝。

往细节上说,官家他真的不懂军事,这个节骨眼上若是让他参与,吓到了他,让高方平的战略意图成为了阑尾工程,真是造成了灾难固然是皇帝背锅,但是总体上国朝就哭瞎了,无数被占领区的百姓就哭瞎了。

于是大家一起反老蔡,虽然他们和张商英爆粗口不同,却是你一言我一言,直接把六十多岁的老蔡说的靠在椅子上按压太阳穴。

蔡倏悲愤的抱拳道:“请相公们勿要再说,家父老了,身体不好。”

这句之后,蔡京故做头晕状,真的摇晃了起来,于是就称病送去太医院了。

老梁知道这个老狐狸真的挑子了,看似老蔡他真的不看好高方平主持的西北战事,那根本和以往大宋任何一个帅臣主持的风格不同,太离经叛道了,于是老蔡害怕担负责任,想用病痛的理由,暂时离开决策层。

陶节夫也主张让老蔡去休息,别来添乱。

张叔夜和张商英却拍桌子道:“身为国朝宰相于国难之际,这成什么体统,给他指定御医,强行用汤药让他打起精神,每天到时间,抬也把蔡京抬来这政事堂听着国事。”

……

一些个身体不好的皇帝,但凡遇到这种大片国土沦陷、几十万敌军入境的事,那是会随便就“虎躯一震”晕倒吐血的。特别是勤政、有作为的皇帝最容易如此了。

可偏偏球星皇帝赵佶身体棒棒哒,想晕也不会随便晕。

他也不是完全的没心没肺,他不去政事堂只是在逃避,害怕去了听到更多坏消息,还害怕猥琐的士大夫们骂他启用小高。小高是否能打得赢西夏蛮子赵佶并不知道,但是人性决定了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承认错误”,赵佶当然也如此。

兴许启用年轻经验不足的小高真的是个错误,但是作为皇帝,赵佶非常反感一群人追着说“官家你错啦,快些认错”。

赵佶偏不认错。你们什么也不说,难说朕还考虑换老成持重的陶节夫们上。然而目下的“拒绝认错情绪”,加之赵佶自古以来都信任小高,所以想在等等看,会不会有转机出现。

现在的赵佶,像足了后世逃避问题的宅男,虽不去政事堂,但他也不踢球了,整天躲着,处于担惊受怕之中。他那么好色猥琐的人,最近连那些身材最棒的妃子也不去光顾了。

那么这个时候,赵佶喜欢去找他的发妻——皇后娘。

皇后娘的颜值不太让男人太高兴、也不太能提不起皇帝的**,但王皇后有个好处是为人相对积极乐观,又是最早跟着赵佶的女人。

这种时候去别处,就连后宫也是一副天塌了的气氛,人人自危,张口闭口就是“蛮子会不会打进京来”,妈的赵佶不去政事堂就是逃避这些问题好吧,于是议论的人一多,赵佶就暂时不去睡她们了。

鉴于后宫言论不太好,皇后娘也学习小高的风格,强势下令进行言论管制:后宫不得在这节骨眼上乱议军国之事。

天气热了,今个赵佶在皇后处坐下来,拿个冰袋放脑袋上“冷静”。

皇后娘担心的道:“官家一定是为国事操心得失神了,妾身这便让御医来诊断。”

“不用了,朕不是病了,而是闷的慌。”赵佶继续耍赖的躺着。

皇后娘要拿毯子给他盖的时候,赵佶郁闷的道:“朕热的快不行了,你还做此不合时宜的事?”

“……”站在旁边的荣德帝姬瀑布汗啊,寻思,娘被冷落恐怕是有原因的。

皇后娘又静静的看了他一下,发现他仍旧很帅,有点心痒,却是也不敢去强势揩油,说道:“妾身知道官家是为目下如火如荼的战事忧心。但妾身觉得所有人都小题大做了,小高应该能打得赢,他就没有败绩。既然启用了,疑人不用,咱们得给他足够的信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