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十章 杨震的态度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十章 杨震的态度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51 来源:笔趣阁

说到这里,杨震顿了一下之后道:“不过,即便面对再多的困难。◎UU小说,uu234但是如果中央坚持要打,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命令就是号令。只要中央下命令,我们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完成中央交给的战略任务。”

“请老总回去上报中央,东北抗日联军以及我个人保证服从主席的命令。只要主席认为有必要,那么我们将会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这没有什么好说的。服从命令上,抗联绝对没有任何的含糊。”

听完杨震的这番话之后,老总皱着眉头沉思了良久,却没有发表任何的评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道:“这样,你们拿出一份详细的报告。将今天你和我谈的这些东西,都要详细的写出来。在史迪威中将走后,你要做好回中央汇报的准备。”

“如果按照中央的想法和思路,整个战局的变化很有可能会超出中央控制的范围,我想主席会做慎重考虑的。有些事情,最好还是你亲自返回中央汇报,比较能够清楚的将意图表达明确一些。”

“不过,在中央批复之前你们还是要做好准备,拿出一个详细的计划。一旦中央真的下定决心,那么你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入关。如果有必要,你们驻扎在陕甘宁留守兵团的那两个旅,也随时可以东调。”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是主席让我私下和你交待,这件事情你要做到严格的保密。苏联方面已经决定全部解散共产国际,而且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所有的解散工作。此事在国内外势必要引起政治上的动荡,此事你们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对于参谋长的这番与其说是转达,还不如说是摸自己底子,让自己表态的话,杨震只是笑笑道:“老总,我们服从的是自己中央的命令,不是这个所谓国际的命令。共产国际,不过是苏联人搞出来的太上皇而已。共产国际解散与否,与我们半点关系都没有。”

“这个所谓的国际在,没有给我们提供过任何的帮助。我们所有从苏联搞到的物资和装备,都是一分钱不差的用真金白银交换来的。没有,对我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倒是少了一个整天指手画脚的太上皇。”

“我们是中国人,当然只听中国党的。别说这个所谓的国际即将解散,就算不解散,与我们也没有半点关系。作为东北军区司令员,我只听主席的。至于美英方面,他们是利益至上者。只要我们能在战场上拖住日本人,他们不会因为这个国际解散,改变对我们的态度。”

“更何况苏联人在这个时候解散共产国际,无非也就在向美英表现出一个善意的态度而已。至于我看来共产国际,这个苏联人用来控制各国党的提线木偶还是早点解散为好。什么共产国际,不过是按照苏联人的指挥棒转而已。”

“中国人闹革命,要按照自己的国情来,跟他们有个屁关系。那个一切围着苏联人指挥棒转的东西,早解散早拉倒。中国人的事情,还得中国人自己来。独立自主,搞我们自己的事业。这个所谓的国际我看不是解散的早了,是解散的晚了。”

“请老总转告主席,我杨震是中国人,只听延安的。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至于苏联人,我从来就没有在乎过他们的想法。共产国际的命令,过去我没有服从过,现在解散了更是跟我屁点关系都没有。”

杨震这番话是实话,他与苏联人的关系搞的并不像是表面上这么融洽。很多原因之一,就是他对那个共产国际下达的命令,从来就没有搭理过。苏联人无数次的通过这个国际指手画脚,他都当做没有听到。

别说共产国际的命令,就是斯大林的命令,对于杨震来说屁都不是一个。苏联人有段时间给杨震的压力很大,甚至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但是他从来就没有服过软。软磨硬抗的让苏联人,对这个始终不听话的家伙最终还是无可奈何。

尽管苏联人试图将杨震变成乔巴山一类人物的企图,最终没有得逞。甚至为东部边境的稳定,避免处于两面夹击的态势,还始终处在被动的配合之下。但是有些时间苏联人采取的各种手段,也让杨震苦不堪言。

扛下来是扛下来了,但是那段心酸恐怕只有杨震自己知道。如今听到这个太上皇手中的指挥棒终于解散了,有些推到大腿上的裤子可以提上了,杨震心中反倒是松了一口气。如果不是时间不太合适,他恐怕要起立鼓掌了。

不过杨震这番话下来,让面前的军委参谋长这位经历过无数风雨的老帅,也不禁目瞪口呆。虽说这件事情,苏联方面已经通知中国方面,但毕竟还是相对秘密的事情。对共产国际有意见的人不少,但是像眼前这位主这样直接干脆了事的说解散晚了的,还是第一位。

这位年轻的将领,可真的是胆大包天。不过在想想他每次去延安开会,从来不去那位共产国际代表那里汇报工作,甚至见都不见,就好像延安没有这个人似的。那位代表几次要来东北视察工作,也被他直接拒绝的经历。对于他脸上如释重负的表情,老帅也就了然了。

看着眼前这位老帅的神色变化,杨震笑了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而是对老帅道:“老总,您这个时候来,可正是来的是时候。咱们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架轰炸机,明天正式下线。正好您在东北,咱们一起去取个头彩?”

“咱们自己生产的第一架战斗机,您是没有赶上,这次正好您该剪个彩。不过这架仿造的苏联伊尔四轰炸机的发动机,还是使用的美国货。咱们自己制造的发动机,还在测试之中。但整个机体和所有的机载设备,都是咱们自己制造的,而且完全达到了原产品的质量。”

对于杨震的这个邀请,让这位老帅不由的眼前一亮。自己制造的轰炸机,这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无疑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尤其对于一支曾经长期因为缺乏空军,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只能被动的挨炸,全无还手之力的的军队来说,这架飞机的意义更是非比寻常。

杨震的这个邀请,老帅很兴奋的点头答应了。在第二天那个简单的秘密下线仪式之中,老帅看着抗联自己制造的飞机,虽说没有表现的太多。但是脸上的激动,却是每一个在现场的人都能够感觉出来的。

其实老帅并不清楚,在得到美制b二五轰炸机之后,抗联之中很多人建议直接仿制性能优秀的多的b二十五轰炸机,以及改型轰炸机使用的大功率赖特型发动机。但这个建议,杨震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苏制伊尔四轰炸机,虽说性能不如美制b二十五轰炸机,但是工艺相对来说简单的多,很符合抗联仿制飞机的起步阶段。美制轰炸机性能再出色,但是制造工艺的复杂性,对于现在的抗联来说,还是有些不太现实。

而且苏制发动机虽说有一万个不好,哪怕是粗制滥造也好。但是有一点却符合中国国情。那就是工艺和生产技术同样简单,很适合作为起步仿制阶段的产品。当然苏联人的工艺,杨震并不欣赏,但符合战时纯消耗品的标准。

再加上苏制伊尔四轰炸机,虽说速度不如b二十五轰炸机,自卫火力也有些太弱。但是三千多公里的最大航程,足够满足抗联对日轰炸的需要。与其相比美制的中型轰炸机,基本上航程都要差上很多。

虽说这些伊尔四轰炸机,在美英两国大批重型轰炸机抵达之后,已经因为载弹量和自卫火力的原因,不再承担一线空袭的任务。但是作为一款轻便的多的中型轰炸机,却在抗联足够满足航程的中型轰炸机匮乏的情况之下,可以用来压制地面高射炮火对轰炸机群的威胁。

而且有详细的图纸可供参考,再加上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有作为飞机制造工业启动机型。所以在经过多重考虑之后,杨震最终拍板在改进防护性能以及加装自卫火力的情况之下,还是继续小批量生产。

当然抗联生产的伊尔四轰炸机,与原来的苏制轰炸机在内容上已经根本就不一样。因为任务的变化,对机体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机体防御力,不仅有了大幅度的改进。而且机头的机枪,由一挺改为四挺。机体上的自卫火力,也增加到了八挺。

在配合重轰炸机群对日轰炸的时候,专门用来作为对日轰炸的导航、压制,以及部分特种作战飞机使用。按照杨震的要求,这种苏制性能还是比较优秀的中型轰炸机,年产量要保持在三百架左右。但是不再用于国内地面作战的空中掩护,而是专门用于对日轰炸。

而与这批飞机同时下线的,还有抗联自行制造的第一批五十架伊尔二攻击机。相对于因为要做远距离飞行,为了保险起见使用的还是美制发动机的伊尔四轰炸机,这款伊尔二强击机所有的发动机,则已经全部实现自产。

至于米格三战斗机,虽说已经完成了试制,但是生产速度并不快,只是在小批量的维持生产。毕竟作为一种空防战斗机,腿过短的米格三战斗机的用途太过于狭窄了。有限的发动机制造能力,还是放在了前线目前最急需的战术支援飞机上。

在苏军已经开始陆续将米格三战斗机退出一线的情况之下,杨震还是想办法从苏联购买了一批二手米格三战斗机。而抗联目前有限的飞机制造能力,还是重点放在了轰炸机和强击机的生产上。以及为生产远程护航战斗机,腾出生产线做好准备。

相对于兴趣并不是太高的杨震,老帅到是对这两种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架轰炸机,以及对地攻击机表示了很浓厚的兴趣。原来在延安是听汇报,现在亲眼看到了自己制造的实体机,老帅的兴致明显是很高昂。再三询问了的确是抗联自己制造的之后,老帅显得异常的兴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