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军真正的战略意

眼下日军居然舍得拿出一个师团做诱饵,就眼下来看已经绝对不会单纯的,就是要引诱自己出战,大范围的扯动自己的部署这么简单。UU小说,uu234一贯吝啬的日军,绝对没有那么的大方。如果他们在冀鲁豫战场做一个扣,采取先缓后急的整体战略,来大范围的扯动自己部署。

正像是柴世荣判断的那样,短时间之内以一一八师团,拖住陈翰章的攻击集群,逼迫东集群分兵。然后不断的调动兵力,在枣南战场上采取高压。在东集群眼下已经承受极大压力的情况之下,吸引自己西集群,以及东集群部署在纵深准备反登陆作战的部队南下。

解决枣南战场抗联参战部队,对于日军来说只不过是在东西两大集群之间,打下一个楔子而已。其中固然可以深入切断,自己东西两大集群之间的联系。但这一点对于日军来说,风险也是并存的。其深入的兵力,很可能要面对自己两大集群的夹击。

所以他们干脆在鲁西北正面直接摆开两个师团,无论抗联先打那个,周边的日军都会席卷而上,在抗联两翼穿插周边在实施反包围。通过枣南、威县战场,来逼迫自己在他们内线与其决战,并尽可能的通过调动自己纵深防御兵力,为其大范围的穿插创造条件。

谁说采取引蛇出洞的战术,就是为了要在第一时间把蛇给打死?如果在枣南方向困住陈翰章出击的部队,来一个反过来的围魏救赵。通过枣南战场,不断的吸引自己部队南下,尤其是坦克部队南下。为背后的出击创造条件,这应该才是日军真正的目的所在。

杨震突然有种感觉,眼下第二阶段作战已经展开近十天,日军在渤海湾一线肯定会实施的登陆作战,一直迟迟没有展开。一个是极有可能日军高级指挥官,认为战局还没有到关键的节点上,登陆作战还没有到一击必杀的时候。

另外一个最大的可能就是,第一阶段会战已经结束,抗联在河北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和装备,日军已经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第二阶段会战已经打响这么长时间了,抗联投入到战场上的坦克数量远不如当初的多。

这些在第二阶段作战打响之后,始终未出现在战场上。在第一阶段会战期间,给日军华北方面军,乃至整个中国派遣军,甚至日军大本营第一留下深刻印象的坦克部队,让日军指挥官如芒刺在背。

冀中平原除了西部河流相对密集一些之外,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就算有些河流,也正直春季枯水期。水流量小、水势平缓,可以整个日军预定登陆地点吗,是坦克集群作战的天然战场。

这些坦克部队不出现,意味着其无论是在中线的突破,还是侧翼的登陆都将面临抗联的坦克集群全力反冲击。这一点对日军来说,很有可能相当是投鼠忌器。这极有可能是日军登陆作战,始终未发起的主要原因。

日军指挥官很可能认为,抗联所有还未出现在战场上的装甲力量,应该都部署在渤海湾沿线,准备进行反登陆作战。这样一来,当初日本海军在祁口和天津战场的虚张声势,以及眼下日军在鲁西北的冀鲁边战场搞出这么一个态势,就很好的理解了。

眼下日军在鲁西北方向搞出这么多的动作,其整体战略应该已经完全的暴露出来。就是为了大范围的调动自己的兵力,同时为了将自己一直未投入的装甲部队,主力想尽办法给引诱出来。

位于两大集群结合部的枣南战场,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在鲁西北的冀鲁边战场打成胶着,自己势必要持续投入兵力。枣南战场上的压力越大,日军累积投入的兵力越多,自己投入极有可能部署在渤海湾沿线,正在做着反登陆准备的装甲部队主力可能越高。

在加上平汉线上齐头并进的两个师团牵制,自己就是想不调动纵深部队南下都不可能。这样一来,从祁口到石门一线的纵深都将相当的空虚。加在上天津战场,整个河北战场就形成了两头沉、中间轻的态势。

这个时候日军在从渤海湾登陆,晋东南的日军在出晋东南,在滏阳河以南战场的参战部队身后两翼形成钳型攻势。那么眼下集中在冀南、冀鲁边的抗联、晋察冀军区主力,将会面临日军整个大纵深的合围。

现在看来日军的企图,绝对不单单是原来判断的,各个击破河北战场东西两大集群,外加晋东南战场晋冀鲁豫军区主力这么简单。胃口很大、野心更大,这么一个战略部署,想必日军是真的下了血本了。

现在看来晋东南战场日军两个师团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东出马关、黄榆关一线。而且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日军在晋东南,甚至整个豫北,后续动作肯定不止从涉县现在正在向东阳关进攻的日伪军这一块,他们应该还会有其他的后手。

柴世荣说的对,日军不止有野战师团,他们还有新编成的独立旅团。山西战场上的十八集团军虽说打垮了第一军所属大部分独立混成旅团,但是日军为第一军又重新组建了第三、第七、第十,总共三个独立旅团。

眼下日军的确是丧失了除了山东之外,几乎整个华北战场。但是在很多时候,坏事往往也不见得是绝对的。凡事在有弊的时候,未必就一点好处都没有。丢掉了河北、平津、山西,已经用不到再将大量兵力用于驻防和扫荡的日军,手中可用的机动兵力也大幅度的增加了

这三个独立旅团虽说前面没有加混成二字,无一般独立混成旅团的炮兵。但是此战之中日军抽调了大量独立的炮兵作战。如果形势需要的话,日军随时可以将这三个只有轻装备的独立旅团,加强炮兵等技术兵种之后投入作战。

在眼下刚刚从豫东撤回的一战区主力损失不轻,实际上段时间之内已经无力东进,豫东战场压力骤减的情况之下。日军还随时可以用这三个旅团,接替三十五或是三十七师团防御,将这两个旅团抽调出来北上。

而且日军一旦在平汉线以西战场上攻占武安,一一七师团也可以完成转向晋东南。而其中线留下的空缺,完全可以抽调三十五师团,或是三十七师团填补,将豫东战场交给那三个独立旅团。这样一来在晋东南战场上,日军就形成了三面夹击的态势。

当然这并不一定说日军此举,是为了收复整个山西或是说重新攻占晋东南。他们在豫北的所有部署,应该还是围绕眼下在晋东南战场上两个师团来的。只要这两个师团能出马岭关,切断平汉铁路,并包抄西线集群的后路。对于日军来说,这样大规模的调动还是值得的。

在联想到陈翰章上报展战况之前,冀鲁豫军区关于平汉线两侧,日军在武安一线的攻势明显加强。冀鲁豫军区在武安的防线,平均每天落弹达到上千发。尽管采取了层层抵抗,但冀鲁豫军区部队的防御作战,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

尤其是平汉路西作战的一一七师团,在平汉路以东放弃舟曲之后,也改变了原来多以正面突击为主战术。将所属两个旅团拆开,以大队为建制,采取多路渗透与正面攻击结合的战术,给平汉线以西战场的防御作战带来很大的被动。

在平汉路以东的冀鲁豫军区部队,多次组织兵力和火力,试图抓住一个方向的日军,打一场歼灭战。但日军反应迅速,相互配合异常的缜密。一旦一个方向被围,周边的日军则迅速增援。尽管也打垮了日军一个大队规模的支队,但是在整个战场上却未能改变被动的局面。

同时在平汉路以东作战的五十师团,在拿下曲周之后也以一个联队的兵力,绕过南和一线试图直插邢台。眼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平汉线,以及以西战场上,面临着日军多路冲击的危险的电报,杨震的整个思路现在是豁然开朗。

七十二师团这是日军套在自己脖子上的一根绞索,用来吸引自己主力南下的绞索。日军在枣南战场以及周边的后续动作,势必会越搞越大。一一八师团、一百师团,以及眼下部署的在寿光一线的四十八师团,最终都会被投入到战场上来。

只要自己部署在津浦铁路上的两个装甲师南下,日军的登陆作战就会打响。其在豫北一直隐藏的战略意图,也会全线展开。如果日军的战略部署,真的犹如自己判断的那样,那么日军可能的登陆地点,已经可以完全确定就是在祁口。

自己之前判断日军是要分割自己东西两大集群,然后集中兵力采取正面与侧翼配合的战术,一举击溃东线集群,重新打通津浦铁路的判断还是有些过于局限了。看来日军这么大手笔,可不仅仅是重新打通津浦线的问题。

从日军直指自己后方津浦、平汉线,整体的战略动作来看,几次交手下来,日军已经找到抗联部队最致命弱点,也找到了对付抗联采取各种战术的最有效的办法,切断目前集中于整个河北战场抗联部队的补给线。

现在抗联的火力和装备越来越好,但是对后方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眼下一个作战师,平均每天消耗的弹药和物资达到百余吨。装甲部队在行动中每天仅油料消耗就高达百余吨。在冀南、冀鲁边战场抗联所有参战部队,作战所需的大量弹药和物资,除了部分粮食之外都需要通过平汉和津浦两条铁路线南送。

一旦平汉和津浦两大铁路线被切断,整个冀南和冀鲁边区的抗联所有参战部队,火力要下降几个等级。而所有的坦克部队,都将陷入无法行动的境地。这样一来,日军就可以逐一吃掉抗联参战部队。

尤其是对他们威胁最大的装甲部队,离了油料供应就只能当做固定火力点使用,甚至是一堆废铁。反倒是日军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眼下日军在冀鲁豫、冀鲁边,包括晋东南在内,所有的战略佯动,都是在围着这个方向使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