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八十六章 没有选择的选择

冈村宁次这次的手笔很大、胃口更不小,日军将领惯有的重视攻城略地,而不重视彻底毁灭对手有生力量的老毛病,到他这里倒是没有再犯。︽UU小说,uu234从他的整体部署来看,他就是奔着整个河北战场抗联主力来的。

他在冀鲁边、冀鲁豫、晋东南三个战场上,采取了相互配合的整体战略部署,想要一口将整个河北战场抗联部队吃掉。并重创关内战场的几大战略区,使之彻底的丧失威胁日军在华北统治的能力。

也许日军大本营最初的本意,并非是要将手张的这么大。毕竟对于日军来说,调集这么多的兵力,并长期在中国战场保持这么多的兵力,并不有利于其整体战略布局。但此战日军一次性投入这么多的兵力,却给了冈村宁次一个扭转战局的机会。

日军这个部署方案,按照杨震的判断,倒不像是日军大本营的手笔。如果日军大本营眼下真的有这么大的野心,将这些新部队在一个月之前调到华北战场,恐怕战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少自己在第一阶段作战之中,取得的战果要小的多。也正是日军大本营在给华北方面军增援的时候,一向的扣扣索索,才让自己顺利的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按照第一阶段日军大本营的增援力度与速度来看,这个部署并不符合其眼下的态势。

对日军大本营来说,眼下重新打通中国派遣军与关东军的直线联系,应该更符合其心思。日军眼下在华北战场搞出的这么一手,反倒有些符合冈村宁次的风格。但不管这一战日军的企图是什么样的,随着日军陆续投入的兵力抵达,那就是一场决定中国战场最终走向的战役。

这一战打到这个份上,实际从整体上已经成了整个关内战场的转折点。此战如果日军战败,从眼下整个国际局势来看,其在中国战场,至少是长江以北中国战场的进攻能力彻底的丧失。中日双方的战略格局,尤其是攻防格局,将会发生彻底的转变。

如果此战自己失败,那么引发的连锁反应,将会是相当的致命。不仅关内战场,就连东北战场也要被波及。一旦入关投入到华北战场的这些部队被打垮,整个抗联也就丢掉了一半,甚至还要多的兵力。

而这一战结果如何带来的长远影响,更将会影响整个中国战后的格局,甚至是整体的走向。也就是说这一战的结局如何引发的长远影响,已经不单单是这场战役之中,究竟谁胜谁负的问题。

这一战必须要打胜,这一点对于杨震来说几乎是必须的,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第二种选择的选择。但彻底看透归彻底看透,面对眼下的局面,下一步的整体部署怎么调整,却是让杨震陷入了沉思。

盯着地图沉思良久,杨震才抬起头对着柴世荣道:“老柴,你立即给冀鲁豫军区发报,命令立即让开武安一线,在平汉路以东所有的部队,全部转入武安以西的太行山区,全力固守武安以西太行山各个隘口。”

“告诉冀鲁豫军区,之前的事情我不管,也不想在额外的说什么。但是现在如果让一一七师团哪怕是一兵一卒,在清漳河至沙河一线以西进入晋东南,我绝对不会再有任何的容忍。就是他们在平汉路以西的部队打光了,也必须要将日军给我拦在太行山外。”

“命令在平汉线以东的部队,让开鸡泽一线,放五十师团继续北上。将五十师团引向任县、郝桥、邢家湾一线。不管他们采取什么办法,绝对不能让这个五十师团转向东。在完成牵制日军北上的任务之后,其在平汉线以东的部队,全部跳到外线,对五十师团身后发起牵制性的进攻。”

“告诉他们在豫北活动的两个分区,我用不到他们在豫北歼灭多少日伪军。但是有一点一定要做到,就是不管花费多大的代价,也将要豫北之敌以及平汉线在豫北段给我盯死了。哪怕日军只有一个中队的调动,也要立即上报到我这里和晋冀鲁豫军区。”

“同时命令冀鲁豫军区在鲁西北的部队,对一一八师团采取分路围攻,多路袭扰、牵制的战术,总之就是一句话,绝对不能让一一八师团顺利的完成转向。但是有一点让他们注意,以他们现有的实力,暂时还无法应对一一八师团。”

“让他们不要急于求成,要采取杀鸡用牛刀,零敲牛皮糖的战术。多发挥自己运动战和熟悉地形的长处,不要想着总一口吃掉多少日军。一句话,只要他们能让一一八师团,枪炮口断顿并牵制住其三分之一的兵力就算成功。”

“命令十八师加强二十三师之六十八团,立即快速南下进至平汉路以西沙河正面全线展开。告诉十八师的师长,无论平汉铁路东西两个方向的战局打成什么样,都不管他的事情。在没有接到上级的命令之前,要像一根钉子一样,给我钉在沙河县城以及两翼。”

“命令西集群其余部队,立即做好全军南下的准备。记住在南下的过程之中,要大张旗鼓,声势制造的越大越好。命令配属我军的晋察冀部队,以纵队为建制立即收拢。告诉他们二十四小时之内,必须做好出动的准备。至于将他们的配属到什么作战地域,让他们等待命令。”

“你马上起草一封给陶净非的电报,让他那边的两个师立即做好南下作战准备,同时在抽调一个师,以及所有的坦克部队隐蔽开到石门。告诉他我不管他想什么办法,或是采取什么手段。总之一句话,这个师的开进绝对不能暴露。”

“告诉陈翰章对七十二师团的围歼动作一定要快,绝对不能被其黏住,一定不要担心他的两翼。让他不要管八面来风,只管一路去打。只要能抢在一百师团,赶到之前解决七十二师团,无论日军的后续部署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威胁都已经降为最低。”

“电告山东军区,要求他们能够出击烟台至昌邑一线。配合我部深入胶东的一个骑兵旅,对烟台至寿光一线的公路,展开大规模的破袭战。我不用他们牵制四十八师团多长时间,只要他们能保证让四十八师团主力,在三天到五天之内能出不了寿光一线,就是给我们最大的帮助。”

“将我部之最新战略决心,上报中央并转发十八集团军总部、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以及晋察冀军区。你告诉机要室。要保持与晋东南战场二十四小时的通讯联络畅通,与晋东南战场之间的联系,要安排专人、专机。”

“只要是中央、十八集团军总部、晋冀鲁豫军区,以及山东军区发来的电报,无论什么时候来,都要在第一时间交到我这里。记住是第一时间,中间不要有任何的耽搁。尤其是晋东南战场和冀鲁豫军区的战报,必须要第一时间交到我这里。”

交待完毕几道命令之后,杨震顿了一下之后又道:“纪律上的事情不用我多说,你清楚,他们也清楚。记住,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在第一时间送到我这里,中间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耽搁。那个环节出了问题,我要追究那个环节的责任。”

快速的记录完毕杨震的命令,柴世荣不敢有丝毫的耽搁,马上转身去机要室发电报。而在柴世荣走后,杨震沉思了好大一会,在桌子前面坐下亲笔起草了一封给副总指挥,以及晋冀鲁豫军区的电报。

起草完毕这封电报之后放下手中的笔,杨震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却没有将这封电报,立即交给参谋人员发出去。而是将这封电报放在了桌子,看着电报沉思了起来。良久,他最终还是将这封电报撕碎后,划着一根火柴烧掉。

看着这封自己亲笔起草,却最终没有发出去的电报变成了一堆纸灰。杨震没有半分留恋的,将目光又转回了墙壁上挂着的大幅地图上。而这封电报上他究竟写了什么,恐怕除了他自己,将再无一个人会知道。

对于整个晋东南战场来说,只能真的按照副总指挥的设想大部歼灭日军一个师团,那么整个晋东南战场的这盘棋就彻底的活了。无论日军在晋东南,这个河北战场整个左翼的战略企图是什么,都只能白忙活一场。

只是日军能给副总指挥这个机会吗?其部署在豫东、豫北的日军,会不会在晋东南战场上局势恶化的时候,快速北上加入晋东南战场,眼下都还很难确实证明。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日军突破晋东南,那么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应对?

想了良久,杨震站起身来起草了一封给中央,并老总、副总指挥的电报,建议目前在整个山西战场所有部队,不分各大战略区统一抽调一批主力部队,编成战略机动部队,由副总指挥统一指挥。

各大战略区,要尽快的将部分战斗力强的地方武装升级,编成战略预备队使用。在太行军区,应该进行一定的坚壁清野行动,重点就是晋东南之晋冀交界处的公路沿线各县。同时抗联准备由河北战场再抽调两个独立汽车营,调拨给山西战场使用。

在这封电报发出去之后,杨震的目光从平汉线上,又转移到了津浦铁路沿线。沉思良久,杨震给陈翰章发了一封电报。询问陈翰章是否可以抽调一部兵力,对乐陵一线的日军一二零师团正面发起一次反击。

在这封电报上,杨震并未用命令的语气,而是极其罕见的使用了征求意见的语气。对于眼下的战局来看,杨震感觉陈翰章除了目前在枣南的反击之外,其余的方向应该也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文章。

日军想办法通过不断的调整,来大范围的扯动自己的部队,以为自己创造战机。自己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来一个反其道而行之吗。也可以通过局部的反击,来调动和搅乱日军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在其他眼下虽说在战局之中的位置不是很重要,但是在日军下一步作战之中,很有可能会是一个关键节点的方向,搞出一些比较大的动静来。那么也完全可以分散日军的注意力,打乱其整体部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