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十六章 最彻底的计划经济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十六章 最彻底的计划经济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10 来源:笔趣阁

现在整个北满根据地的人口,也是一样按照严格的计划调拨使用的。从那里可以动员老百姓进厂工作,动员多少,都是有严格标准的。即便是一个省委书记或是省政府主席,动员农村人口进城的数量也不许超过一千人。动员超过一千人以上,必须要上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办公会议审批。

面对连人口使用到那个方面都要严格执行计划的这种情况,这个办法始作俑者的杨震经常自己挖苦自己,说这是世界上最彻底的计划经济。苏联人搞的那点玩意,比抗联的这套连人口都要计划的计划经济,要差的太多了。

抗联根据地实施的连人口都要进行严格计划分配的体制,才叫真正的**。连人口使用都做到按需分配了,这不是真正的**,还有什么玩意是?苏联老大哥,也没有做到这一点。

哦,这个主席办公会议还是杨震提出来的。毕竟东北局的常委会,不能整天因为调拨多少人口,批准多少物资,而天天召开。东北人民政府,是东北局拟定政策的主要执行单位。像这种繁琐的事情,还是让东北人民政府头疼去吧。

杨震是东北局第二书记,在东北人民政府没有任何的职务。军区在东北人民政府兼职副主席兼动员部长的,是政治部的项主任。其余的人,在东北人民政府里面,是没有任何的兼职的。

他这么做,是避免因为太多的琐事干扰自己,以及军区在某些方面的思路。所以照搬后世的政府办公会议,搞出了这么一个主席办公会议。反正东北局只要把握好的大方向就好,真正的执行还是让政府方面去负责。至于需要杨震参加的东北局常委会,还是能少开尽量的少开为好。

而在眼下的情况之下,别说还要满足挺进军补充兵员的需求,就是抗联自己,如果新区动员速度跟不上,恐怕也很难完成补充兵员需要。按照部队下一阶段作战的需要,这次至少还要新组建四到六个师的编制。

在加上需要恢复几乎已经抽调一空的地方部队,补充此次战役伤亡的缺口,至少需要动员二十万左右青壮年入伍。这对眼下的根据地人口数量以及面对今后的建设任务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

要知道不算此次会战新解放的地区,整个根据地内原有人口最多的地区伪满滨江省,也不过才四百万的人口。第二多的龙江省,总人口数量比滨江省整整少了一半还多,只有二百零几万。

而龙江省的这二百零九万人口之中,则有一多半位于此次会战新解放的地区。在此次会战发起之前,实际上人口数量第二多的原伪满三江省辖区,全部辖区的总人口相加只有一百四十余万。

至于什么牡丹江省、北安省、东安省、兴安北省、兴安东省,人口多的三四十万,少的只有十余万。整个北安省十五个县,人口加在一起才二十余万人。兴安北省和兴安东省人口相加,也不过是这个数。

这三个省总人口数量相加,还不如关内的一个县。最少的黑河省,全部人口加在一起更是还不到十万人。说是上千余万的人口,这是将原龙江省在日控区内的一百余万人口,也一并计算进去的结果。而实际上这部分人口直到此次会战结束,才在抗联的控制之下。

整个北满根据地,不算此次会战新解放的地区。全部的各县市总人口数量全部加在一起,还不如关内一个冀中根据地的人口数量。而其中还要包括现在已经成为俘虏的,二十多万日本籍侨民,还有近十万的白俄和各国侨民等无法征兵的人口。

按照净可征兵的人口基数比例来看,除去无法征兵的人数,眼下抗联部队总兵力与人口资源相比,可以说已经是相当的庞大了。整个北满根据地,不算新解放的地区,现在已经多少有些不负重荷。

同时北满各个根据地的人口,从人口密度上来看,其供养部队的压力也要远远的高于关内各个根据地。相当于平均一个县,要供养上万人的战斗部队。再加上机关、工业、教育、城镇人口等非农业人口,整个北满根据地的农业负担远远高于关内。

如果不是杨震在当初组建了生产建设兵团,并不惜代价购进了一批机械化农业设备。在三江平原上,开垦了大量的荒地,目前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七百多万亩。部队以及东北局机关、学校所需的粮食和肉类,百分之八十以上已经完全由生产建设兵团负担。

并在根据地内实施粮食配给制,以及对农业生产实施严格的规划。普遍种植玉米、小麦等高产农作物,严格控制高粱、小米的播种面积,恐怕单单这几十万部队吃饭的问题就将北满根据地压垮了。

粮食安全是根据地稳定与否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到民心稳定的头等大事。在生产建设兵团的产能,目前已经达到了极致的情况之下。保证农业生产尽可能的不受战争影响,也成了东北局的头等大事。

而目前的农业人口数量,除非在短时间之内实现全部机械化,否则已经无法在减少。如果征兵过度,那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毕竟眼下农业生产,除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实现机械化之外,绝大部分的农村还是依靠人力和畜力。而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年之内根本就无法改变。

在生产建设兵团现有产能已经伸展到了极致,已经无力在提供更多的粮食。而今年上半年在嫩江东岸直到五大连池,以及小兴安岭西麓新开垦的二百余万亩耕地,在农业机械尚未得到大量补充,产量短时间之内很难快速提高的情况之下,恐怕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形成足够的产量。

新增加的非农业人口,只能依靠现有农业人口支撑。根据地内的现有农业人口,已经不可能在减少了。别说老根据地的人口潜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就是新解放区的人口的分配,在此次会战之前就已经摆在东北局会议进程上。

新解放的地区,虽说人口总数并不太多,与南满无法相比。但是这些地区,除了东部的长白山地和西部的草原、荒漠、山林地区之外,几乎都是整个东北原来的主要农业区。粮食产量,在整个东北原来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部分新增加的粮食产量,对东北今后的局势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这一带,是主要的大豆产地。老区不能涸泽而渔,在新区也一样不能。更何况新区面积虽说广大,但是增加的人口实际数量并不是太多。

后世解放战争之中,东北野战军能发展到上百万人,可不都是依靠在东北本地征集的补充兵员。在相当的时候,俘虏才是主要补充兵员的来源。甚至在某些部队,一场大战过后,部队之中解放战士的数量,远远高于征集的兵员数量。

可现在抗联抓到的那些日本俘虏数量虽说不算太多,但是也着实不少。再加上俘获的日本侨民,数量还是不少的。但是这些日本兵和日本侨民,可能作为补充兵员,补充到部队中去吗?

如果不是杨震坚持将他们派往矿山劳改,顺便补充严重不足的劳动力,恐怕政治部的某些干部,尤其是某些关内过来的干部。还抱着关内改造日军战俘的观念,就差没有将这帮家伙当成祖宗一样供起来了。

当然关内日军因为抓到活的很难,使得无论是国共那一方战俘都不多。只要被俘的日军士兵,都尽可能的争取过来。给予最优厚的待遇,并组建反战同盟,以便瓦解日军的战斗意志。这是一种斗争策略,但也是一种无奈的策略。

战场上打不过敌军,只能采取这种攻心计了,想办法瓦解敌军的战斗意志。在加上中国的兵法之中,自古有攻心为上一说。优待俘虏,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一种宣传战。尽管对于日军这种盛行武士道精神,自加入军队的那一天起,就被洗脑从人变为野兽的军队来说,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全世界将跑到自己国家烧杀劫掠的敌军俘虏,当成祖宗一样供起来,放眼这场几乎打遍了全球战争所有参战国中,恐怕只有中国才这么做。这种攻心的策略,尽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代价有些太大了。

在很多时候,反倒是让日本人感觉到自己即便被俘,也不会受到惩罚,而更加的为所欲为。所以在关内部队对待日军战俘上,杨震是很有意见的。他认为就算这些战俘即便不接受审判,但是让他们过的太舒服也有些太过了。

更何况这些日军战俘,在中国战场上的所作所为。按照后世那些西方人的标准,都够得上反人类的罪行了。现在别说让他们充当劳工,就是统统的枪毙,也没有几个冤枉的。还给他们超国民待遇,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病吗?

再加上关内外的情况不同,抗联几次大战下来,俘获的日军战俘数量远远超过关内国共两军相加总数。杨震可从来没有想过按照关内的战俘政策,去对待这帮畜生和野兽,让他们在战俘营中享福。

而且要是按照关内部队对待战俘的待遇,恐怕以抗联手中目前的日军战俘数量,砸锅卖铁也养活不起。再说养活在这么大批活人,让他们闲着没事干,也容易出事。这连侨民带着战俘,十几万人聚集在一起,放在那儿也不是一件安生的事。

所以杨震干脆在战俘之中,除了挑选了一部分所谓表现好的人员作为教官之外,其余的全部发配到矿山进行劳动改造。除了肃清一部分的不安定因素之外,也是从某些方面缓解了劳动力不足。

同时也通过劳动改造,让这些帝国主义分子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以其劳动做出的贡献,向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深刻的反省和谢罪,以及通过劳动洗清身上深刻的罪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