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财色 > 第六百零三章 地产新政

财色 第六百零三章 地产新政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0:28 来源:笔趣阁

自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内的房地产市场的展变化,大致经历了初步形成、房地产过热、市场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四个个时期。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几乎没有房地产市场,没有房地产业,只有建筑业。城镇住房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建好的住房不出售,主要是通过职工所在单位,按照工龄、职务、学历等打分排队进行分配。对于分配后的住房,只收取象征性的、近乎无偿使用的低租金。

这种住房制度通常被概括为国家统包住房投资建设,以实物形式向职工分配并近乎无偿使用的福利性住房制度。在这种住房制度下,住房建设投资有去无回,不能循环和周转,而且收取的低租金不够支付住房的日常维修和管理费用,住房建设以及维修和管理成了国家的沉重包袱,而且也抑制了个人对住房的投入,城镇住房紧张问题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之后,高层提出解决住宅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比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个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的潜力不小。这种思路就打破了传统的住房公有制、福利制观点,描绘出了住房新制度的基本蓝图。

两年之后则正式提出了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准许私人建房、买房、拥有自己的住宅,不仅新建住宅可以出售,现有住宅也可以出售。

一九九二年下半年到一九.九三年的上半年,我国许多地区骤然掀起了房地产热潮,房地产开公司急剧增加,房地产开投资高增长,以炒地皮、炒项目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在部分地区,主要是海南、广西北海,房地产开出现过热,形成了较严重的房地产泡沫。

从海南的情况看,到一九九三年.中期,房地产开企业达到一万家以上。商品房非常畅销,已竣工的商品房,除一些边远、交通不便或少数县城所建的少量商品房外,其余的已销售一空,还出现了购买商品房交预购金的现象。海南的房地产市场急剧升温,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

房地产开投资过热,不仅加.剧了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的供需矛盾,带动了其价格较猛上涨,而且由于挤占了过多的建设资金,致使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不足。内地资金纷纷流向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沿海地区的房地产价格猛涨,不断高涨的房地产价格又加了外部资金的流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展严重失衡。

许多房地产开商进入海南,着眼点不是瞄准社.会需求而是热衷于炒作,企图通过倒地皮、卖项目、炒楼花,在击鼓传花式的炒作过程中牟取暴利。当炒作的链条断裂后,遗留下来的是资金沉淀、债务纠缠、工程停工、土地闲置。

直到现在为止,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南积压房地产上的资金有四百三十多亿,如果再加上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其他金融机构、其他企业的投资、施工企业的垫资、材料款以及预交的购房款等,估计占压的资金有八百多亿。

但是从一九九六年开始,经济已由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停产,工人下岗,去年又遇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随着整个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后,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低潮。

于是从今年开.始,随着把住宅业培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制度改革,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业又进入了新的展时期。全国城镇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各项搞活住房二级市场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纷纷出台,住房建设加快,住房金融快展,住房二级市场开始活跃。

今年四月,人民银行下了《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后,为促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把住宅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决定进一步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和消费。只要借款人符合贷款条件,商业银行均可在资产负债比例要求的范围内放住房贷款。

为了配合国家房改,有效启动房地产市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建设部也布了很多新政策,鼓励个人换购住房,并给予税收优惠。

这样一来,在房地产开商的眼中,现在就是财的最好机会了,银行给予的,是对开商和消费者的双重贷款扶助,在这种情况之下,当然是最容易赚钱了,尤其是像京城和上海这种地方,大家的消费观念要前一些,很容易接受这种透支未来的经济模式,自然是开的选之地。

但是范无病这么一搞,几百亿的资金闹哄哄地就要涌进京城来了,如何不让大家感到人心浮动?再加上如今这个限时开的政策,很明显就是为了防止囤地现象和炒地皮现象,这就会使得京城的房地产市场生巨变。

虽然大家还没有看出来今后的地产业展趋势,可是范氏投资集团这条大鳄杀进来之后,显然就没有自己的好日子过了,依然是依靠贷款存货的各房地产公司,如何能够战胜依靠自有资金展的范氏投资集团?

就在楼市新政传言流出的当天下午,朱老板在国务院一个办公会上就提出了这件事情,认为本着不浪费资源及防止过度炒作地皮致使土地开成本过高的原则,限时开的考虑还是可行的,但是要让房改小组拿出一个更为具体的方案来,以便提交人大审议通过。

如果说之前是传言的话,那么现在朱老板提出了这个问题,就相当于是也有行动的准备了,国内的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如果领导不表态,这件事情或者永远不会推动起来,但是如果领导开始关心一件事情的话,各部门的办事效率还是非常高效的。

当然了,这件事情就连远在江南省的范亨,也在第一时间内打来电话给儿子范无病,询问此事的经过,“你跟朱老板一前一后地在房地产政策上做出了重大决策,这其中不会没有一点儿联系吧?”

“这事儿中间牵扯的关系比较复杂,但是主要还是因为霍天成案件的影响。”范无病倒是没有讳言自己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向老爸范亨详详细细地解释了一番,“霍天成依律必死无疑,但是京城的地产商们似乎对于地产界富的命运感到了兔死狐悲的气氛,所以想要施加压力影响司法公正,所以,在不愿意过于使用行政压迫的前提之下,我跟朱老板做一台戏而已。”

“我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否则你们两个怎么前后脚地就跟一唱一和似的——”范亨心想果然如此,不过这事儿跟他自己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江南省的房改工作才刚刚开始而已,如果能有一个政策上的比较完善的约束的话,相信这边儿的工作也会少走很多弯路,尤其他也担心房地产商们心太黑,导致房价过高,老百姓们承受不起,进而引起更大的社会矛盾来。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范无病大举入京涉足房地产行业,还是朱老板散出限时开的意向,都是对于房地产开行业正规化合理化的推动,可以起到抑制土地过度投机造成的开成本过高的现象,尽量避免再一次出现类似于海南房地产泡沫的事件生。

不过范无病和朱老板两个人这么一配合,倒是收到奇效了,京城的房地产商同盟立刻土崩瓦解,此时也没有人顾得上再理会霍天成的事情了,大家又开始纷纷联系自己的幕后支持者们,想要打听一下这一次地产新政的来由到底是怎么样的,朱老板会不会在近期内通过此项法案?

而与此同时,也有人就在打听范氏投资集团的动向,看看范无病究竟是要真的进入京城房地产开市场,还是他手下的高管自己在那里大放阙词地进行展望?毕竟按照范无病之前的态度,似乎是对房地产开行业有些不屑的,此时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其心态之变化不由得不令人生疑。

但是范无病似乎没有公开露面,也没有任何的私人意见向媒体公布,似乎将全国地产界搅得泥沙俱下的这个传言,不是自己公司里面放出来的一样儿。

范无病在回答总部的几位高管们的疑问的时候,就很明确地对他们说道,“房改势在必行,房地产开的大时代也正在来临,我在之前不愿意涉足到这个行业当中,是因为时机不成熟,但是到了现在,显然我们参与进来的话,更有利于规范国内的房地产开市场,控制住整个上海或者京城的房价不至于过度上涨。而这两个地方的房价水平,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都是有相当的参考意义的。”

“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有人表示了不解。

“抑制房价过度上涨,有利于保障民生啊!”范无病意味深长地回答道。

他心里面有一盘棋,以后是要扶持老爸范亨继续上位的,如果能够有效地左右全国的房价的话,将来也可以为进入到最高管理层的老爸分忧嘛,这个就是典型的未雨绸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