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农民子弟的挣扎

山沟皇帝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农民子弟的挣扎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就在阿尔文和其他的商人们在南非城等待着大唐船队到来的时候,大唐西印州知州,西洋通商协办大臣胡桥坤也是在等待着船队的到来。uu234UU小说

和那些商人们单纯只是等待着船队上的货物不同,胡桥坤更加看重船队里的将近一万人的移民。

根据他之前通过快速通讯舰得到的信件,他知道帝国这一次为了殖民南非也是下了大力气的。

首批移民的数量就是达到了万人,而且后期还会有多批的移民,前期移民的总数将会达到五万人。

这五万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的,和很多地方的移民都是以青壮为主不太一样。

为了保障这总数五万移民在南非的生活,胡桥坤早早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在城区里修筑了大量的住宅不说。

而且还是直接委托军方那边,在距离城区不远的地区建设村落。

如今非洲远征军驻扎在南非基本上是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而根据大唐陆军一直以来的自力更生的传统,这些军队除了维护南非的安全外,也是开展了屯垦活动。

不过军方的屯垦和民间的屯垦不太一样,军方的屯垦只是他们顺带的任务,以后这些军队肯定是会调防的,是不可能一直都驻扎在南非。

因为非洲远征军纵然是现在无所事事,但实际上他们的任务还有很多,什么任务,自然是为了帝国在非洲开疆扩土。

南非的屯垦,还是需要以移民为主。

胡桥坤迫切的等待着移民的到来,只要这些移民来了,那么屯垦活动就能够展开,只要把南非平原初步开发出来,那么其他的先不说,至少粮食问题就能够解决了,而不用和现在这样,要千里迢迢的从其他地方调运。

此外有了人口,也能够从移民中征调民兵部队。

而根据大唐的一贯传统,殖民地里的民兵部队可是非常重要的,殖民地里的民兵部队,除了在战争时期协助驻军进行作战外。

更重要的是,这些民兵还是大唐的殖民地的重要军事力量组成,在平常的时候则是充当殖民地的主要防卫力量,和当地的土著进行作战。

当移民们屯垦的过程里,肯定是不可避免会和当地的土著发生冲突和矛盾,这个时候,民兵部队的作用就是能够体现出来了,他们能够防备土著的袭击,同时袭击土著。

在南洋地区,在美洲地区的殖民地里,大唐殖民地里的民兵部队都是发挥出来了巨大的作用,其战略地位甚至都是不属于正规军部队。

毕竟正规军部队的数量是有限的,很多殖民地里的正规军也不过百来人,几百人而已,以至于正规军进行作战行动的时候,往往都会抽调当地的民兵部队协同作战。

就当南非城的商人们,胡桥坤这些官员们等待的船队抵达的时候,在马达加斯加岛北部的马达城,一支庞大的船队跨海而来,进入了马达城这个大唐帝国在非洲地区最为重要的中转站。

船队过于庞大,自然是无法全部进入港口靠岸的,实际上能够进入港口靠岸的只有少量的船只,并且是以军舰或者是补给船只为主。

而大部分的移民船以及货船,则是下港口外的近海下锚!

其中的一艘商船上,一个身材中等,身形瘦弱,穿青色长袍的年轻男子站在甲板上,手扶着栏杆看着前方的港口!

海风不断的拂过这个这个年轻男子,带着海风特有的腥味。

吕振江早已经是习惯了这种带着腥味的海风,在海上漂了几个月,如果这都还无法习惯的话,那么他吕振江也是无法活着来到这里了。

吕振江和船队里的其他大多数人不一样,他并不是移民,而是受雇于蔚蓝贸易公司的一名员工,职务是书记员,这一次是随同公司的商船来南非城贸易的。

吕振江,山西太原人士,家中世代为农,到了他这一代,小时候因为聪慧,让村里的一个老童生看中,教授他读书认字。

后来更是考入了县小学,成为了吕家百年里第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只不过吕振江的才华都是在文科上,而不是在理科上。

而在当代的大唐帝国,虽然文科也很重要,想要为官就必须能够写一手漂亮的文章,但是对于家境普通的学子而言,如果侧重于文科,这就意味着很难获得奖学金。

而吕振江更是严重偏科,理科成绩别说一半了,平日月考的时候甚至都不及格,也就是他的文科成绩实在优秀,这才避免了被退学的结果。

不过这样的他,自然也就不可能获得什么奖学金了。

在大唐帝国,甭管是大学还是预科又或者是中学、小学,文科的奖学金比例都是比较小的,而且竞争是极为激烈的。

吕振江小学六年,都是未能获得过奖学金,等到了报考中学的时候,他虽然成绩严重偏科,但是好歹文科成绩出色,勉强也是考上了太原府中学。

但是他虽然考上了太原府中学,却是没有去上过哪怕一天!

因为当年春天,他家因为一场大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坍塌,他的父亲不幸辞世。

这也就意味着,吕家失去了顶梁柱,他作为吕家的长男,也是家中唯一的成年男丁,自然是不得不放弃学业,然后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实际上,就算是他不是因为需要养家,实际上以吕家的情况来说,也是无力继续承担吕振江的求学费用了。

吕家不过是普通的农民家庭而已,纵然是大唐成立后,吕家的日子好过了不少,交的税少了,只要辛苦一些,倒也能勉强吃饱,然后吕父在农闲时分也是到处找活做,他母亲平日也是在家里做一些刺绣等伙计,就连吕振江的年幼的一个妹妹和弟弟,也是天天忙着。

这样的五口之家,每年省吃俭用,连修房子都是舍不得修,这才是勉强供他吕振江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学业,这想要继续读下去的话,以吕家的家境是不可能的事。

当年十六岁的他,接过了父亲的重担开始养家!

不过好歹是读过书的人,还有着一张小学文凭,倒也不用和大字不识的父亲那样,只能埋首农田里,闲暇出去做苦工,吕振江凭借着小学的文凭,再加上写的一手好字,在县城里找了份文书的工作,收入不算高,不过比寻常的农民却还是强得多的。

如此熬了几年后,他的弟弟也是长大成人,能够为家里分担干农活了,他的妹妹也是顺利出嫁了,虽然没有嫁了个大富大贵,但也是个殷实人家。

这个时候的他,才是松了一口气,挺起了腰,抬起了头,并视线投向了外面广阔的世界。

读过书的他,虽然只是读了个小学,但是他还是不甘心让自己一辈子就被困在这个小县城里的。

他要去外面的世界,更广阔的世界!

下定了决心的他向母亲行了跪拜大礼,祈求母亲原谅自己的远游,并交代弟弟照顾好母亲,然后他就是一路跑到了上海。

在这一段漫长的旅程里,他坐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火车,还在黄河上坐上了人生中的一次蒸汽渡轮,当他看到以往只是在文字描述里的火车和轮船时,内心的兴奋是难以言喻的。

不过到了上海后,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大城居不易。

上海的物价高昂,吃的住的处处都要花钱,身上的那些积蓄根本不足以让他在上海扎下根来。

所以他就和当代很多去上海、天津、广州、金陵城等大城市寻找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到了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

幸运的是,吕振江是个读过书的,有着小学文凭,这个小学文凭虽然不算什么高学历,但是吕振江还能写一手上好的字,普通的文章也写的不错,再加上吕振江也不是初出茅庐的人了,他离乡之前,就已经是在家乡的一家商行里工作了四年。

所以他找工作倒也是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很快就是在一家贸易公司里找到了一份文书的工作。

但是干了半年后,他发现在上海的工作虽然薪资更高,但是也没有高到离谱的程度,更关键的是,在上海的生活开销实在是太大了,在上海半年,他竟然是没有额外积攒下来一文钱。

要知道,当初他离家的时候也可是对他的弟弟承诺过,等他到了上海工作之后,就会给家里寄钱的。

如今别说寄钱了,他发现连搬离贫民住宅区都是做不到。

就当他觉得前途一片黑暗的时候,他无意中看到了上海商报上的招聘信息!

那是一家海外贸易公司的招聘信息,招募船长,水手以及其他各种职务,而且开出来的薪水让吕振江是看的都是挪不动眼珠子。

一个普通的水手,一个月就能够开出十元以上的高薪!

随船的厨师、工匠等等,全都是一个月十多元起步,部分岗位甚至是数十元。

然后在众多的职务里,他看到了其中一个职务,招募随船文书,固定月薪三十元,另外还有丰厚的奖金。

看到这些的时候,他没有顾同事的劝说,说什么这些海外贸易公司找的人,都是要去海外的,这一去了海外,生死难料。

路上可能会遇到风暴,可能会水土不服,更多的可能性是染病,总之就是各种死法!

但是吕振江却是当场就是下了决心,他要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