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远的大唐专利局

在上海里当一个普通的文书,他每个月顶多也就是拿个三四元而已,但是只要出海,收入立马就能够增加十倍。UU小说uu234

吕振江去应聘的贸易公司,也就是蔚蓝贸易公司,这家公司在大唐帝国的一百多家海外贸易公司里,并不算多么的特殊,实力也就是中等而已。

公司一共有四艘商船,以往都是跑南洋航线为主,但是自从帝国对大唐西洋贸易公司进行改革,开放了西洋贸易权后,蔚蓝贸易公司也是和其他的贸易公司一样,迅速花费巨资申请了西洋贸易许可证,然后开始准备货物,招募船员准备前往海外。

吕振江就是正好赶上了他们准备货物和船员,准备参与第一次西洋贸易的时候。

吕振江的应聘很顺利,这并不是吕振江有多么的牛逼,而是他的竞争者没几个。

这年头跑海可是危险的很,大多人对之都是畏之如虎,尤其是一些读书人,人家在国内呆的好好的,犯不着去拿命搏钱啊。

所以这年头出海的各种水手等,其实都是帝国下层的普通百姓,当然了船长之类的高等雇员不在此列。

吕振江的职务乃是随船文书,其实说白了就是协助带队的公司经理处理一些文书工作,日常工作可以说是非常轻松的。

不过这样的工作,再轻松也得是读书人来做,而普通的读书人可不会来。

当吕振江签下了雇佣合同后,离开上海之前,他就是把大部分的薪资都是寄回了家,并给家里寄回了一封信,说自己在上海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收入大幅度提升,只不过需要经常出差,以后家里如果要寄信来的话,可以直接寄到公司。

他并没有明说自己出海,去海外了!

那样只会让家人担心而已!

离开上海后,蔚蓝贸易公司的两艘商船先是到了广州,然后又是到了马六甲,最后在马六甲的时候汇同了另外众多前往印度或者是南非贸易的船只进入印度洋。

然后陆续抵达戈河州、科伦坡,最后才是一路跑到马达城这里。

如此,实际上距离他们从上海出发,已经是过去了半年之久了!

这半年里,吕振江也是习惯了在海上的生活,单调而无聊,长时间无法看见陆地的时候,还会产生一种绝望的心态。

不过沿途的危险倒是没遇见,吕振江运气不错,加上他乘坐的是蔚蓝贸易公司最新订购,还是第一次执行远洋任务的新船‘水蓝号’。

水蓝号商船,是一艘典型的唐船,香港鼎盛造船厂出品,而香港鼎盛造船厂制造的民用商船,大多都是以大吨位船只为主。

水蓝号商船也不例外,标准排水量可以达到九百多吨,极端情况下满载甚至超过一千吨。

不过这艘庞大的水蓝号,在这支前往南非的船队里,还不是吨位最大船只呢。

军舰就不说了,海军里的战列舰可是大家伙。

只讨论民用商船的话,还有一艘来自大唐西洋贸易公司的庞然大物呢!

东非号,大唐西洋贸易公司这些年所陆续订购的二十多艘千吨商船之中的一艘,其标准排水量可是达到一千五百多吨的大家伙!

东非号,其船型来自于香港鼎盛造船厂三年前所提出的新一代蒸汽商船系列,经过后续改进设计后的产物。

香港鼎盛造船厂,自从成立之处,就是致力于发展建造吨位更大,航海性能更加,单位航运成本更低廉的商船,其主要业务是建造军舰,而另外一大业务,则是建造大吨位的商船。

早年其推出的六八型商船,更是成为了唐船的代表,基本上,后来大唐各大造船厂所设计建造的船只,都是离不开六八船型的影响。

其特点就是更加注重航海性能,确保远洋航行的安全,并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的装载货物,提高航速。

如此也是导致了当代的唐船,在同等吨位下,其实载货量是不如盖伦船的,但是在适航性以及航速上,却是要超过盖伦船。

基于六八船型的成功,香港鼎盛造船厂又是推出了扩大改进版本的八百吨级别的商船,随后又是展开了千吨商船计划。

并一直都是牢牢占据着大吨位商船的龙头造船厂地位。

三年前,随着蒸汽机技术的成熟,钢铁也是逐步应用于造船领域,香港鼎盛造船厂当时在承接海军新一代蒸汽钢铁舰的同时,也是展开了新一代的蒸汽商船发展计划。

新一代的蒸汽商船计划,其设计核心依旧是以在保持航海性能的前提下,装载更多的货物,同时保证一定的航速,以确保整体的运输成本。

设计原型就是标准排水量一千五百吨,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选装最先进的三缸大马力蒸汽机或者是成熟稳定,价格相对低廉的双缸蒸汽机。

船体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装载蒸汽机,所以整体布局更为合理,并且还大量采用钢铁取代木材用于造舰。

同时为了降低航行的成本,大面积的风帆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为了降低人力成本,缩减水手的数量,风帆系统采用了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可以让更少的水手就能够操控风帆。

当然了,每一个客户对船只的具体需求都是不一样的,香港鼎盛造船厂只是提供一原型方案,并附带众多的选装方案,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部件,甚至其排水量也是可以适当的放大或者缩小。

只要客户给钱,他们两千吨的设计方案都有。

大唐西洋贸易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远洋贸易公司,财大气粗不说,而且因为跑的都是印度洋航线,对大吨位船只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一直都是香港鼎盛造船厂的忠实用户。

这种新一代的蒸汽机商船推出后,大唐西洋贸易公司迅速就是下了订单,而且一下就是五艘。

这等手笔,国内的诸多海外贸易公司或者航运公司里,也是没谁了。

东北号就是第一批的五艘蒸汽商船订单之一,因为是第一批,也没有太大的改动,只是因为印度洋航线吧比较危险,同时考虑到未来需要进入印度洋,所以大唐西洋贸易对船只的安全性能比较主动。

所以选装的是最先进的三缸蒸汽机,动力十足,哪怕是不依靠风帆,也能够依靠蒸汽机保持十节的航速持续航行。

当然了,这年头的商船栽煤量都不咋地,纯粹使用蒸汽机的话,续航能力是不怎么样的。

因为吨位有限,装多了煤炭,也就没地方装货物了,这对于商船来说可不能接受,倒是海军那边的战舰不用装载货物,所以运载的煤炭一般都是比较多。

同时海军那边都还有专门的煤炭补给船,可以随时为战舰提供煤炭补给。

但是海军战舰,那是天生就为了战争而生的,一切都是从战斗角度出发,但是商船可不一样。

因此东非号哪怕是在民船领域里,已经是属于最先进的蒸汽船只了,但是其续航、防御力、抗沉性、机动性和同时代的蒸汽战舰比起来,依旧是远远不如。

这也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必然影响。

商船和战舰的界限正在不断的加大。

在风帆时代,其实商船和战舰的差别并不算大,一些大吨位,设计良好的武装商船,战斗力也是相当优秀。

所以战舰和大量武装商船一起参与海上决战,这是非常正常的事。

但是现在,准确的说是在蒸汽钢铁战舰出现后,商船和战舰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因为两者在性能上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

商船首先考虑的是成本,而战舰考虑的是战斗力。

你让那些贸易公司,购入一艘战斗力爆表,但是却装不了几吨货物的商船,这公司分分钟得破产!

其实哪怕不是在大唐海军,哪怕是在西班牙。葡萄牙乃至英格兰,他们也是开始建造越来越多的专业战舰,哪怕他们的专业战舰都还是风帆木制战舰,但是战斗力也是远超那些武装商船的。

这是当代世界海军发展的大趋势,不管是在技术更加先进,已经可以建造蒸汽钢铁舰的大唐,还是在技术上依旧原地踏步的欧洲各国都是如此。

值得重点说明的是,当代欧洲各国所开始建造的专业战舰,基本上都是清一色大唐船型,而不是传统的克拉船,也不是盖伦船。

没办法,唐船一开始,就是皇家理工学院的那群人专门为了海军战舰而研发的,是后来才改为商船,它的骨子里就是专门为了海战而生的。

当代的唐船船型,其船体设计基本上已经是达到了风帆木制战舰的成熟期了,欧洲各国的海军人士也不傻,人家一眼就能够看的出来好坏。

所以最开始是葡萄牙人,然后是西班牙人,再过来是英格兰等其他国家,开始一窝蜂的建造唐船战舰了。

不仅仅是战舰,就连唐船的商船他们也是直接仿制。

这让大唐商部下属的专利局是相当的不满,认为这些土著丝毫都没有专利意识,肆无忌惮的侵犯大唐企业的专利。

当年还对葡萄牙人在马六甲的造船厂进行了诉讼,获得胜诉后,广州府法院特地给葡萄牙人位于马六甲的造船厂挤区了天价罚单!

可惜然并卵!

想要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大唐个人以及企业的专利,任重而道远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