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国业务

山沟皇帝 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国业务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李轩呢,想着搬一家是搬,三五家也是搬,而且加起来也就那么几百万人,也没多大点事,给他们换个地方就换个地方吧。

所以在非洲一扒拉,又是扒拉出来好几块地方给他们。

不过这一次,大唐不给运输补贴了,要雇佣我们大唐的船只移民可以,但是正常收费。

你说你们都是穷光蛋,连船票钱都拿不出来,但是我们大唐有钱啊,可以给你们贷款的嘛。

我们顶多就是收你多一点利息,放心,利息绝对不高,你们去非洲折腾个百八十年估计也能还清了

大唐帝国在南洋地区搞起了搬国业务!

而且不是一国两国,而是把南洋地区剩下的所有国家都是一股脑打包送到非洲去,而且后来哗啦地盘的时候,李轩还做了件好事,让他们都挨在了一起,如此可以让他们报团取暖,至于说以后他们之间打仗之类的,就和大唐没啥关系了。

因为南洋搬国业务实在太大,光光是需要运输的人数总额就超过三百万之巨,而且这还是初定的数据,这个数据也不算准确。

外务部的人估算,到时候就算是弄出来四百万甚至五百万人也不是什么怪事。

对此,李轩也是无所谓了,反正都是收钱的,三百万和五百万区别不大。

再者,这对于大唐帝国而言,帮助他们进行移民以及后续的出售各种物资生存所带来的庞大业务以及利润,这都不算什么了。

更重要的是,后续整个南洋半岛以及众多的南洋岛屿,都将会成为大唐本土,并且还是空无一人,可以直接纳入本土管辖并进行移民点本土。

将会省去非常麻烦而复杂的本土化。

而这一点,也才是大唐帝国答应帮这些南洋土国搬迁国家的原因。

要知道,大唐的海上运力虽然庞大,但也都是需要用的,维持全球各地海外领地以及本土沿海的庞大运输量,需要的船只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目前大唐帝国的船舶总吨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已经是达到了令人恐怖的四百多万吨,而且这个数据还在快速增长中。

而这年头其他各国的海上总吨位才多少,其中的西班牙葡萄牙算是比较多的,他们加起来应该有二十万吨。

至于其他各国,后起之秀英格兰和荷兰等,也有十几万吨这样子,其他的几万吨几万吨。

其他各国的船舶总吨位,都还没有大唐一家的零头多!

大唐的船舶总吨位,在十多年前的时候,也就是风帆时代的时候,其实也没这么恐怖的,也就是只有几十万吨而已,宣平十九年的时候,总吨位也就三十多万吨这样子。

之所以这十几年变得这么大,一方面是大唐在全球范围内急速扩张,足迹遍布美洲、印度、非洲以及欧洲。

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蒸汽钢铁船只的出现。

这些蒸汽钢铁船只的出现,让船只可以越造越大,而且大吨位的船只进行远洋运输的时候,使得运费更加廉价,这也就促使了商人们更加倾向于建造大吨位的船只。

以往风帆木船时代,一艘商船不过几百吨,超过千吨的都是大船了。

但是现在新造的船只,哪怕是跑近海航线的船只,普遍也都是千吨起步,而远洋船只更是两三千吨往上,四五千吨的大型货轮已经是开始大规模出现了。

运输船只吨位的急速上涨,钢铁价格下跌,再加上帝国的工业革命爆发,对货物的运输需求极大的,以及向全球的扩张、移民,由此导致了大唐帝国的各类船只总吨位急速上涨。

因为在这个时代里,不管是本土的沿海运输还是内河运输,又或者是远洋运输,都是需要大量船只的。

大唐的铁路能够在十几年里从零到有,一下子搞出来如此庞大的铁路网,这航运发展的这么快速也是清理之中。

当一个人口有两亿多人的庞大国家,而且还是一个政局稳定,没有大规模内乱的庞大帝国进行工业革命之后,所爆发出来的能力是庞大的,甚至是后人都无法想象的。

原时空里,人口不过几千万的英国进行工业革命之后,都能够发展到如此程度。

而人口达到两亿多的大唐帝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之后,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更加的巨大。

其实如今的这几百万吨船只吨位,都还是因为大唐算得上是一个内需导向经济的国家,如果是和原时空的英格兰一样属于外贸型经济的国家的话,这船只吨位早就飙升到千万吨以上了。

毕竟现在大唐的造船业相当发达,如果说市场有需求的话,他们完全可以短时间内造出更大吨位的船只来。

因为对于如今的造船业来说,其实造船挺简单的,甚至远远没有木船只带那么复杂。

很多河边的小船厂,都能够造载重上百吨的小铁船。

因为他们造船的话,其实也就是一个组装工厂而已,作为核心的船用各类钢材,有国内的数大钢铁公司提供,加工的设备有机械公司提供,而蒸汽机的话,国内如今可以制造生产蒸汽机的厂家有足足十几家呢,有便宜的有昂贵的,其动力从几匹到几千匹的都有。

同时这年头的船只,技术标准要求也没有后世那么高,普通商船,尤其是在内河、湖泊跑的船只,人家船东要求其实挺低的。

当然了,这里说的技术要求低,只局限于部分要求不高的民用船只,但是军用船只以及部分远洋船只,技术标准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这一类的船只建造还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能够建造大吨位,尤其是五千吨以上船只的造船厂,目前国内其实还不算太大,加起来也就那么十几家而已。

至于能够造万吨船只的,目前就只有两家,一家是香港鼎盛造船厂,而另外一家则是江南造船厂了,不过很快青岛海军造船厂以及沙面造船等其他几家造船厂,也将会陆续具备施工万吨船只的能力,因为他们的万吨船坞都已经是差不多快要建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