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万吨

山沟皇帝 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万吨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从设备等建造技术上来说,目前大唐帝国的造船业早已经是完全具备了施工万吨船只的条件,而且也已经非常成熟,唯一的限制也就是资金以及市场了。

因为施工万吨船只,需要更大的船坞,而修建一个万吨船坞可不是什么小时,工程量还是挺大的,施工期久,投资大。

除了船坞外,还有设备也是一个大头,建造万吨船只所需要的各种大型设备多了去,每一件设备都是非常的昂贵。

这也就意味着,造船厂要升级建造万吨船坞的话,需要提前投入巨资。

但是现在万吨船只价格昂贵,运营成本高,能够停泊的港口少,众多企业对万吨巨舰的使用,还是抱有极大的顾虑的,因此万吨船只的市场其实也没有多大。

除了军舰外,目前比较大的一个万吨船只市场,应该就是豪华客轮了,各大航运公司建造大型的豪华客轮,更多的不是考虑运营成本的问题,而是考虑公司品牌形象的问题,而且目前帝国内的民众远洋出行,也习惯了乘坐这些大型的客轮。

同时还有移民屯垦司的大量补贴撑着,因此运营起来虽然成本高,但是也不会亏本。

但是在其他领域,万吨船只就很少了,至少目前来说,货船还没有出现万吨船只,前段时间本来有希望突破这个限制的,也就是油轮了,但是帝国石油公司综合考虑之后,依旧放弃了选择万吨油轮,而是选择了三千吨的小型油轮。

至于普通货轮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行新建造的货轮,都集中在两千吨到三千吨之间,少数是四五千吨的,超过五千吨的都非常少,跟不用说万吨了。

因为大唐帝国的航海业普遍认为,远洋船只,尤其是货轮的话,使用五千吨以下,最好是两千吨到三千吨这个级别的船只,并且还得是机帆船只最划算。

这个吨位能够装载的货物已经不算少了,往往已经能够满足一般的需求。

同时这个吨位的船只,在海外领地或者是土著控制区的时候,也能够比较轻易的找到港口停靠并装卸货物,而这一点很重要。

同时这个吨位还能够采用机帆动力,蒸汽机可以让船只保持航行期间的平均航速,同时又可以在大部分航程里,利用风帆以节约煤炭。

现在甚至连风帆都可以直接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来取代人力了,这也意味着人手成本大幅度降低。

如今一艘三千吨的机帆散装货轮,所需的人员成本实际上并不会比以往的五六百吨的风帆木船多多少,有时候如果船东胆子够大,还能把成本再拉下来一部分呢。

但是如果吨位太大,那么风帆就失去了作用,只能是依靠蒸汽机动力,这样耗煤量可就大了。

尽管大唐帝国已经是全球各地,但凡能去的港口都建设煤炭仓库,同时也在各处的海外领地开发煤炭,比如说最近几年欧洲乃至大西洋各地区的船只,所使用的大量煤炭,都是从英国那边进口的。

英国那边的煤炭多的很,而且无烟煤居多,质量相当不错。

很少跑到土著国家上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大唐人,这一次都是没能忍住诱惑,跑到了英国那边投资煤矿,雇佣当地人开采大量的煤炭,而这些煤炭的主要客户,自然就是大唐的船只了。

但是,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各处补给港口都设立煤炭仓库,但是这煤炭依旧要钱啊,而且价格不低。

这么多年来,很多工业原料的价格有降低有上涨,但是普遍来说,大宗货物,比如说钢铁等,还是下跌为主。

但是煤炭是个例外,尽管每年的煤炭产量都在大幅度上涨,但是架不住消耗量也同样上涨,因此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没能继续张家,但是也没降价,基本上和十年前保持同样的价格。

这也意味着,这煤炭价格其实不低,如此也是导致了纯蒸汽船只的运营成本不低。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帝国如今航海界,更倾向于选择机帆并用的船只,而不是说选择纯蒸汽动力的船只了。

诸多因素影响下,导致了目前大唐的航海业主要倾向于选择几千吨的机帆船只,而是更大吨位的纯蒸汽船只。

如此倒过来又是使得了造船业在这一领域的船只,越造越便宜,因为这种两千吨的船只,技术非常的成熟,同时订单非常多,使得了越来越多的船厂涌入其中,整个大唐帝国有能力施工两千吨到三千吨级别商船的造船厂,少说也有几十家呢。

而造船厂多了,虽然订单依旧多,但是竞争也大,竞争之下,这个级别的船只价格也是逐步降低了。

如此反过来又是让船东们更加倾向于选择这个吨位的船只。

这不得不说,算得上是一个讽刺。

而要使得这种局面出现变化,恐怕还要让造船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煤炭的价格持续下降,然后各地的大吨位码头多了起来,如此导致采购、运营成本降下来后,万吨左右的船只才能够成批量的出现了。

不过虽然现在都是几千吨的船只,但是和以前比起来也是天差别的了,同样数量的水手,以往只能够撑起几百吨的风帆木船,但是现在,驾驶几千吨的机帆船只一点问题都没有。

诸多因素加起来,导致大唐的船舶总吨位出现急速上涨,并且是上涨到了如今四百多万吨的恐怖数据上。

但是这么多船只,对于偌大的大唐帝国而言,其实依旧是不够用的。

这也是为什么各大造船厂的船坞上,依旧是正在施工无数船只,手头上还有更多的订单在排队的原因。

大唐帝国的交通司认为,目前帝国对船舶的总吨位需求,维持在五百万吨左右,并且这个需求还在快速增长当中。

以目前帝国的发展来看,十年后,对船舶的需求总吨位将会达到千万吨。

如果继续保持发展势头,等到二三十年以后,乐观一点估计,这个数字兴许就能够变成两千万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