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县对呐喊的理解

“司令,请您下命令吧!”

一群日军将佐听得兴奋,纷纷大嚷着请求山县有朋下达作战命令。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此时还不是最佳的时机,帝国对这支清军只是单纯的仇恨,而大清皇室对他们的心态,恐怕就要远远比这复杂的多;”

山县有朋的眼睛里面露出含着狡诈,鄙夷不屑的神色:“大清皇室借刀杀人,结果北洋被帝国轻松斩落,进而大刀又砍到他们这群窝囊废的头上,而且居然打出了一批比北洋更加可怖的少壮军人势力。”

山县有朋见见作战室内,众人一片茫然,不禁沉声说道:“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假如想当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大将,不仅要懂军事,也要明政治!很多的东西,在去年何长缨名声刚刚鹊起时,写的那本《呐喊》里面,就能找到这个答案。”

听到《呐喊》这个名字,几乎所有的日军都露出一脸的吃惊。

不是他们没有听过这本书,而是因为这本书是中国人,而且是杀了无数东洋军人的何长缨写的,所以都是对之天然排斥,根本不会去看。

哪里想到司令会提到这本书?

而且山县大将既然这么说,显然说明他看过这本书。

“书是书,人是人,不要让愚蠢的偏见遮住了你们短浅的眼睛!”

山县有朋随手掏出他军用皮包里的一本日文书籍,翻了两下,读了起来:“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读了几句,山县有朋抬头望了一眼身边的将佐参谋们说道:“假如你们觉得这还说的含糊,那么这几句就已经说到明明白白: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造世界,造世界’?哼,好大的口气!”

山县有朋真想一把将书丢进火盆里,发泄着心里的怒气;不过他终于还是强忍住,把这本书好好的放进皮包里面。

第1军司令部参谋附官载仁亲王,手里也有一本《呐喊》,不过因为仰慕中国文化,载仁也算是熟读中文,所以手里的一本是沈家书局的中文原本。

“司令,这里面还有几句话,更能体现何长缨的狼子野心,甚至在去年写这本书的时候,这厮可能都在已经预谋!”

此时,在听到山县有朋的读诵,载仁也忍不住拿出他皮包中的《呐喊》中文本,开口说道:“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在东洋第1军的作战室内,日军众将佐听得无不凛然。

这段不俗的文字,假如在去年夏秋读来,只会让人振奋,然而也仅此而已。

这段不俗的文字,假如换了一个作者,也会让人振奋,然而也仅仅是仅此而已。

可是此时读来,这个清军新军统帅的这段文字,却让作战室里面的众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惊悚。

在半年之前,在闷热的津门夏季,当时还是无名之辈的何长缨,写下了这些东西。

转眼半年过去,整个东北亚物是人非,翻天覆地。

对比着他今日的成就,名震天下,手握重兵。

是提前妖僧一般的预言,还是超常绝伦的算计?

那么,他下一步会怎么走?

是‘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要当华夏的‘玛志尼’,还是怎么办?

看到作战室内一片寂静,山县有朋缓缓的说道:“现在,你们明白了吧;只是你我这些外人看着就是悚然而惊,那么光绪和慈禧呢?之前我并不敢肯定,然而大清皇室不让这支新军自由选择驻营,也不让他们退回津门,而是放在距离通州不足百里的廊坊城;诸君,难道还不明白么?”

“司令,您是说大清皇室想借着帝**队的力量,消灭何长缨和他的军队?”

第3师团参谋长井上少将,感觉极为不可思议。

“并不是所有的军队,只要是死了何长缨,还有他的铁杆嫡系;呵呵,大清皇室自己没能力,用借刀杀人真是用惯了!”

山县有朋大笑着说道:“也幸亏是这样的朝廷,这样的清国,不然在这片东亚天空下,哪里有帝国崛起的机会?”

“司令,那么现在我们该怎么做?”

第5旅团长大迫尚敏少将,一脸振奋的征求指令。

“大清皇室想要‘借刀’,帝国可以借给他们,不过这次不能像上次打北洋那样再白借了,他们总得掏出一点佣金;诸君不要着急,只需耐心的等待。”

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山县有朋的目光不禁朝着东南方向望去。

七十余里以外,就是廊坊城。

两千五百余里外,就是东洋帝国的马关港。

想要帝**队进攻廊坊,大清国就必须在马关做出更多的退步。

“神尾,你来抄写一份汉文的《少年中国说》,让小村进京送给大清的皇太后;让她也知道大清手下的将军能文能武,实乃天下百年一遇的奇才。”

山县有朋笑着说道,眼睛里面全是得意洋洋的狡诈。

燕京。

昨天李鸿章发来的电报,顿时一扫京城内的多日阴云。

在得知清日两国交换敕书成功,开始了真正的和谈以后,整个京城的百姓,财主,官宦王公大臣,还有十几万斗鸡遛鸟的废物兵,心里面的大石头,都安生了。

于是纷纷走上街头酒肆,大骂朝廷被汉奸李鸿章迷了心窍,我泱泱四亿大清,怎么能对小小的弹丸之国倭夷低头?

真是气死个人!

都是李鸿章这个倭狗,一家都拿了东洋的好处,所以要去议和!

更有无数‘心怀天下的正义之士’,在街巷大哭,大骂,发誓要和李鸿章没完,朝廷应该看清李鸿章的嘴脸,绝不和倭夷议和。

而整整一上午,京师的清流们,都是一副铁肩担道义,视死如归的逼样子,给皇帝上折子,言说‘大清能打’,‘大清不降’,‘血战到底!’

个个刷名望刷得不亦乐乎,对燕京城外的日军却是视而不见,没有一个带种的敢出城去和日军‘血战’。

而在中华的大清南北,更是一片嚣然。

电报,折子,雪片一般飞向燕京城。

然而在这个时候,在阳光明媚的春初下午,慈禧皇太后却正在紫禁城畅音阁戏台,听大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