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七百五十六章 廊坊和马关港

战斗在甲午年 第七百五十六章 廊坊和马关港

作者:西瓜是水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3:40 来源:笔趣阁

自从日军第1军兵破山海关以后,慈禧老佛爷就停了她爱听戏的爱好,为如何乞和投降而呕心沥血,费尽心思。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到了昨天,终于得到了马关传来的确信儿,敕书已经交换完毕,和谈已经开启。

慈禧的心儿可算是安生了下来。

下面就是银子,土地和面子。

可不管怎么着,大清的统治还是牢靠的延续下去不是?

京师卧榻边的老虎,也总是被拆的七零八落不是?

这样自己等哪一天伸腿儿去见列祖列宗,见了道光爷和同治帝,也不会被数落的毫无脸子。

今天早朝,慈禧就被一群邀名的清流混蛋给‘轰’的老血沸涌,此时她可算领教了这群无耻疯狗的利害。

真是为了扬名,什么不要脸的牛比话都能吹。

还‘举手荡平东洋’,现在倭夷大军都在城外,有种你去‘荡平’,都没人拦你!

不过慈禧还是强忍着怒火,这些人她还要留着对付以后回来的老李,把这老头彻底的踩进泥坑里面去。

还有那个何长缨

下午慈禧难得的重开戏园听戏,以纾解上午受到的郁气,光绪,隆裕,珍妃,瑾妃,在一边陪同。

这次为了显恩,慈禧特意把李经方的继配张氏,李鸿章的两个女儿,李菊耦,李经溥,也叫进紫禁城听戏。

此时,慈禧微微闭着眼睛,惬意的听着戏台子上面的咿咿呀呀,心里面却总是有着一道游丝般的坚韧黑影,在不断的盘绕如麻线。

“廊坊城就这么近,离着通州不到百里,何长缨杀了这么多的倭夷兵,他们怎么就不去打他们呢?千里迢迢的济南,青岛都能去,却对近在咫尺的廊坊城视而不见,真是眼瞎了么!”

慈禧想得发愁,这直隶,辽南,甚至辽东,全是这支脱胎于北洋系的少壮军人势力,如何不让她心惊。

现在倭夷兵困燕京,然而一旦合约签订,直隶,鲁东,甘陕,东三省的练兵都被打空了。

这支新成型的庞大新势力,又是如此的锋利,谁能制得住,又如何来制?

只是想一想,就让慈禧头疼不已。

“启禀皇上,启禀太后,东洋公使送来了一份说是他们陆军大臣亲手抄写的文章,说是才知道抗倭军的何都统不但仗打得勇猛犀利,文章写得也是了不起;说是有机会就要拜访何长缨这个,这个”

刚毅的话有些迟疑了。

“哦,说吧;东洋人怎么称赞何都统?”

慈禧目光隐藏着寒芒,望着刚毅。

“说是有机会就要拜访何长缨这个中国了不起的先知,伟人。”

刚毅一句评论都不敢发出,只是转述原话。

“先知,伟人?好,看来咱大清总还有东洋人能看的上眼的人物;写的什么,拿上来。”

慈禧打开信签,上面很干净,没有任何的别的东西,只有《呐喊》中的那一篇,被何长缨修正过的《少年中国说》。

一边坐着的李菊耦,李经溥姐妹,悄悄的对视一眼,均是看出对方眼内的骇然。

“亲爸爸,这些东洋人真是可恨,打不赢何爱卿,就用这种下三滥的方式;真当朕是一个昏君么?”

坐在慈禧身后不远的光绪皇帝,此时被气红了眼睛,害怕慈禧信了东洋人的谗言诡计,自毁长城,忍不住满脸涨红的替何长缨分辨道:“何爱卿的《呐喊》,朕是看过几遍,去年冬天何爱卿进京参见,朕还亲口问过他里面的一些东西;都是字字玑珠,令人发省。”

慈禧直接无视身后光绪的瞎比比,走马观花的浏览了一遍,越看越心惊,越看脸色就越阴沉。

在这个时候,强忍着心中怒火的慈禧,才知道为什么城外的倭夷兵,就是不发兵攻击廊坊。

原来早就看穿了自己隐藏极深的心思,不愿意当这把刀子!

然而,慈禧随即又想明白了,不是倭夷兵不愿意当刀子,真的不愿意,今儿就不会有这么一出戏。

他们现在这么做,就是来要好处来了。

只是,这些倭夷兵想要什么好处呢?

再说朝廷怎么可能给他们好处,然后让他们去打廊坊,那岂不成了天下的笑柄?

真要那么着,天下谁还给大清卖命当忠犬,岂不是天下四处都是反军的烽火,这大清的天下岂不立即就崩陷了!

他们是想来一个心照不宣?

想到这里,慈禧的目光就忍不住幽幽的望向东南方向。

十里之外,就是燕京的南城墙。

百里之外,就是何长缨驻军的廊坊。

两千里之外,就是清日和谈之地,东洋的马关港。

想要十里之外的倭夷军队,解决掉百里廊坊这个大麻烦,就得在两千里之外的马关港,做出慷慨的让步。

真是一个好算计!

东洋,马关。

西洋历3月10号下午二时三十分,清日双方在春帆楼举行第二次的谈判。

大清出席者为李鸿章、李经方、罗丰禄、伍廷芳、马建忠、罗庚龄六人。

日方出席者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伊东已代治、井上胜之助、中田敬义、陆奥广吉、郑永邦七人。

尤其是这个郑永邦,他曾被东洋派遣到中国留学,甲午时是东洋驻朝鲜公使书记,主要负责和袁世凯沟通。

袁世凯当时笃信“血浓于水”这一古老的信念,他认为身上流着汉族血液、名门之后的郑永邦,不会做出损害祖国的事情,他甚至还以为,郑永邦肯定会瞒着上司采取一些有利于中国的措施。

因此袁世凯多次希望从郑永邦处套得东洋情报,结果,郑永邦在多次会晤中给袁世凯传递假情报,把大清坑害得不轻。

所以说就算是枭雄袁世凯,当年曾经也很傻很天真过,不过都是被一个个血的教训给抽得鼻青脸肿,最后才算是修炼成仙。

和谈一开始,日方就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蛮横态度。

伊藤博文直接旁若无人的朗读东洋对大清提出停战的书面答复:

“大东洋帝国全权办理大臣体察目前军务情形,并顾虑因停战所生局面,兹将停战要款胪列如下:

东洋军队应占守大沽、天津、山海关,并所有该处之城池堡垒,驻上开各处之清**队,须将一切军器、军需交与东洋**队暂管。

天津滦州间之铁路,以及滦州煤矿,当由东洋**务官管理。

停战限期内东洋**队之军需军费,应由清国支补。

既允上开各款,则停战日期、停战期限及日清两**兵驻守划界并其余细目,应即行议商。”

随着伊藤博文念出的条款,李鸿章,李经方,所有清国代表六人均是骇然变色。

本来还指着日军赶紧退出燕京城外,结果现在倒成了变本加厉的要染指津门,塘沽,滦州煤矿,山海关长城?

这简直是一点都不可能!

“过苛,过苛!”

李鸿章此时面为改色,甚是惊惶口中连呼‘过苛’不已,出声哀求道:

“贵方所指之津门、大沽、山海关三地,实为燕京之咽喉,直隶之锁钥也。倘贵军占此等要地,我方则反主为客,岂不令人有宛如异国领土之感?请贵国之兵不必往攻此处;否则,京师震动,我国难堪,本大臣亦难以为情。”

当日和谈,李鸿章再三恳求,伊藤博文寸步不让,最后限定李鸿章三天内作出答复。

清日第二次和谈,随即无果而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