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一百二十章 惊涛骇浪(二)

崇祯十三年 第一百二十章 惊涛骇浪(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听到朱平槿禀报,蜀王朱至澍终于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前几天蜀王府的良医正李谅德还亲自奏报过。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这个儿子的情况可不妙,可能活不过今年。

哎!蜀王长叹一声。好事难成双,坏事一堆来。

“难得这个嫡长子如此仁厚,竟还惦记着他庶出的弟弟。自己这个爹是不是太过分了?”蜀王良知不安,心中闪出一分愧疚。

“陈恩,你去将锦匣端来!”蜀王吩咐。

锦匣很快端来,一个不大的黄色锦缎包 皮的方匣子。

朱平槿欲伸手而又未伸手,先用目光征询蜀王的意见。蜀王和太平王交换一眼,这小子很明显没玩过,于是都觉好笑。蜀王朱至澍豪迈地鼓励朱平槿:“槿儿,汝不妨大胆自选!”

听见主子吩咐,陈恩连忙陪着笑将锦匣打开。里面整齐排列五粒红色的丹药,每一粒都是圆圆的,在琼烛大灯的照耀下,反射着隐隐的金属光泽。可它们大小、颜色和深浅都略有不同,也不是很光滑。

“父王,儿臣自己来选?”朱平槿左手心搓右手背,大概猴急了,都搓进了袖子里。

身体长高了,可毕竟还是个小孩啊。小孩贪玩乃是天性,见到没玩过的,总是那么好奇!

“汝自己选!”蜀王兴致勃勃地笑道。

“好嘞!谢父王!”朱平槿高兴地答应。可他手指触及锦盒,又缩了回去,自言自语道:“不知这金丹选取有何讲究?”

于是朱平槿转身,对秦文荐和郑安民两位长史道:“两位大人都是两榜进士,本世子见识寡陋,不知可否帮本世子选取一枚?”

秦文荐冷着脸脑袋猛摇。他自己从来不信这玩意儿,也不吃这玩意儿。什么仙丹妙药,什么长生不老,都是些方士妖道骗人钱财的鬼把戏。远的不说,就说泰昌元年,皇帝患病,李可灼进献红丸,光宗服食二粒而暴亡,从而在朝廷上掀起了滔天巨浪。郑贵妃、福王、首辅方从哲及献药的李可灼、崔文升等人均卷入其中。最后广受群臣景仰的阁臣韩爌(kuang)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说臣子不过是奉旨进药,已经致仕回乡的方从哲这才躲过一劫,李可灼、崔文升均定了遣戍。然而此事并未就此平息。天启和崇祯两朝,魏忠贤和东林党继续拿红丸一案说事,高攀龙等几个有名的大臣都死在这上头。秦文荐历经四朝,人老成精,故而缄默不语,绝不参合半句。

郑安民倒是兴趣盎然。听见世子邀请,便走了过来。他从锦匣中拣起一粒丹药,对着烛光细细端详。

“臣故乡广东有一大山,名曰罗浮山,听说便是葛仙炼丹传道之地。臣小时便听得家中长辈说过葛仙飞升之事,只是这丹药还是第一次见到。臣也说不上如何挑选。”郑安民说完便放回丹药,重新走回秦文荐身边坐好。

朱平槿伸手从锦匣中拿出一粒个头最小的丹药,学着郑安民的样子端详起来。

暗红的颜色,大小如同一枚龙眼。拿起来,并不十分光滑的表面有一点粘滞,稍用力挤压,竟有一丝柔软。垫在掌中,沉甸甸地有坠落感。

举手投足之间,朱平槿立即形成了判断。暗红的颜色,大概便是玉鼎道人说的丹砂,就是氧化 汞经过高温产生的还原物。沉甸感,是因为丹药里有重金属矿物质,比如汞、铅、铜等密度大于钢铁的重金属。表面的光泽和粘滞感,是因为裹了一层薄薄的蜡质。用力挤压产生的柔软,可能是矿物质药芯外面包了一层中药,比如兴奋剂或者春药什么的。人吃下去,沉甸甸的丹药会在胃中产生存在感,薄蜡层进入胃液后不久溶解,释放出兴奋剂或者春药,又会使人立即神清气爽或者**旺盛。服药者本人不知原委,飘飘欲仙之际还以为是仙药生效。

朱平槿左右手一起上,将丹药一一拣选过,脸上露出犹豫不绝的样子。

“槿儿,可曾选好了?”蜀王朱至澍有点不耐烦了。他看见丹药,便惦起了后宫里两位刘妃。她们必定玉体横陈,焦急等待着他这位君王的临幸。

“儿臣确实不知如何挑选。”朱平槿如实奏报。

“依孤王看,樻儿尚幼,服不得大枚的,就选那枚最小的吧。”蜀王打了一个哈欠,“四弟,你走时,也选一枚。”

“这……多谢王兄!”赚到了!太平王顿时心花怒放。他可没有闲钱来请人炼丹。昨日向王兄借支了白银一万两,今日又得赐金丹一枚,看来以后王兄这里还要常来常往。

“如此,槿儿和两位大人就散了吧!”王爷又打了一个哈欠,补充一句:“重庆府的银子要抓紧运回来!”

“儿臣遵旨!”朱平槿右手的掌心牢牢攥着那粒金丹。

陈恩将剩下的四枚金丹摆好,正欲关了锦匣,突然见到金丹上似乎有些灰尘,便轻轻用袖角扫了扫。等他放好锦匣去扶王爷时,王爷已经自己从宝座上站了起来。

“王爷请留步!老臣有本启奏!”秦文荐苍老的声音再度在朱平槿身后响起。

蜀王正在走下宝台,听了秦文荐的话,只好重新会去坐好,心里怒骂这只还不死的老狗。

“老臣有本启奏!”秦文荐毫不在乎蜀王的难看脸色,坚定道:“王爷,老臣身为左长史,身负辅导规谏,以匡王失之责,不敢不启奏!”

“老大人有话赶紧说,这天色已晚,老大人日夜操劳国事……”

“王爷请恕罪!这丹药不能吃,老臣担心有毒!”秦文荐上前一步道。

此言一出,大殿静得针落可听。

“这是秦老不死想诬陷富顺王!”已经攀挂上富顺王的大太监陈恩第一时间做出了判断。

可未等他跳出来反驳。蜀王已经惊愕问道:“秦老大人有何凭据?”

“老臣并无凭据。只是老臣历经四朝,知道泰昌皇帝就是吃了红丸……”

“秦大人孟浪了!”陈恩抓住时机跳出来,“秦大人既无真凭实据,何以妄自猜测这金丹有毒?秦大人又何以妄自将红丸与金丹相提并论?”

“臣确无凭据!”秦文荐硬着脖子抗声道:“臣为孔门弟子,从不相信那些神仙鬼神之物!万物有常,生死有命,岂是一粒所谓仙丹所能逆转的?”

秦文荐这是连朱平槿一起骂了。

朱平槿连忙表态:“本世子的师傅也不信这些所谓的仙丹!只是二弟病体沉疴,诸良医束手无策,本世子身为兄长,又岂能坐看二弟不治而去?”

说话间,朱平槿右掌心里的汗水已经将金丹湿透。只是这只手藏于袍袖之中,无人能够看见。

见世子开口反驳,陈恩连忙帮拳,顺便将秦文荐的行为上纲上线:“世子爱护幼弟,故而求王爷赐丹;富顺王敬爱兄长,故而向王爷献丹。秦大人所言,是否意指富顺王暗害王爷,又意指世子嫁祸于二王子?”

“老臣并无此意!”秦文荐坚决否认,“老臣只是以为,未经试毒,王爷直接服下,这未免过于儿戏!王爷若有个三长两短,我蜀国江山臣民……”

“臣附议!丹药宜经试毒!”郑安民不如秦文荐官场老辣,却也不笨。

“好了,好了!”蜀王出言制止了争论。蜀王记起来,去年富顺王献丹时,秦文荐这老狗也上演了一出泣血上奏的把戏。他呀,只是不想承担责任而已!

“既然秦大人要试毒,本世子愿为父王试毒!”朱平槿率先跳出来,手中的丹药已经放在嘴边。

“这如何使得?”郑安民立即不干了。死了世子与死了王爷有什么两样?死了哪个他都脱不了干系!

“陈恩,快找个活人过来!” 王爷连声吩咐。想起大小刘妃,他心里烦得很。

陈恩得了旨,转眼间便从殿门口叫进个小宦官。陈恩正要对小太监做动员,朱平槿已经站在小太监面前,右手大拇指和食指间夹着那粒最小的金丹。

“张开嘴!”朱平槿命令小太监。

茫然不知啥事情的小太监顺从地张开嘴。

“张大些!”朱平槿吼了一声。

一粒金丹从在众目睽睽之下,放进了小太监嘴里。

“嚼碎了吞进去!”陈恩也学着世子对小太监吼道。

半刻钟过去,小太监仍然带着惶恐眼神小心四处打望,一点没有倒下去的意思。

“秦大人,郑大人,这可以了吧!”王爷言语中带着遮不住的怒气。

“老臣知罪!老臣只是为王爷的江山社稷……”秦文荐跪下叩头道。

藩王宝座上已经没人了。

“你小子有福了!”陈恩略带酸意对小太监道:“知道你刚才吃的是什么吗?是仙丹!富顺王爷总共献了五枚,你就吃掉了一枚!”

仙丹!难怪,小太监想,我咋有些飘飘然的?舒坦,真是舒坦,这是要升仙的感觉吗?他脸上不由露出了欲仙欲死的表情,让经过的太平王看着心里痒痒的。

难道吃了仙丹真的会上天?上天之路何等漫长,若是上到一半,这药力过了,岂不是要掉落凡尘?太平王手心里攥着金丹,恨恨地盯了吃了一粒金丹的小太监,径直出了大殿,上了软轿回府去了。

朱平槿与郑安民扶着左长史秦文荐大人出了蜀王宫苑。出了大门,朱平槿并没有急于上轿,而是坚持站在大门口将秦、郑两位大人一一送走,这才在李四贤和魏辰等人的护送下,徒步走回世子府。

蜀王宫苑的南门与王城的北门后宰门只有短短数十步。朱平槿和他的护卫们脚步很快,没有人说话。走在朱平槿前方的李四贤,手中灯笼随着走路的脚步来回晃动,让朱平槿身后拉长的阴影也在石板地面上来回扫动。

路过王城外的护城河时,不知是谁在走路时踢中了一块小石子。

噗通一声,小石子掉进了河里,激起了一小朵浪花。

小石子慢慢沉下去,深深陷入了河底的淤泥中,再也无人关注它,永远消失了。

太平王府在王城东南边,盐道衙门的北边(今成都繁华之地盐市口。注一)。太平王坐在上下晃动的暖轿中,把玩着那粒讨来的金丹,那小太监欲仙欲死的表情正在他面前跳动。突然,一股抑制不住的冲动从他心底喷发出来。他一口将金丹吞了嚼了,可不多时,腹中却传来刀搅般的剧痛。残存的意识让他向让轿夫呼救,但他的喉咙像被人狠狠掐住一样,发不出半点声音。

注一:据《成都城坊古迹考》,明代太平王府在蜀王府西侧,与德阳王府、富顺王府、成都右卫衙门相毗邻。又有文章指出,太平王府在王城东南边,盐道衙门的北边。剧情需要,响木取了后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