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瘟疫袭城(四)

崇祯十三年 第一百四十八章 瘟疫袭城(四)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成都知县吴继善(注一)从队伍末尾出列,小步快跑上前跪倒。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他和华阳知县沉云祚、王府良医正李谅徳是参会官员中品级最低的几位。由他率先发言必是上官安排,因为目前的疫区正好属于他的成都县。

“下官成都知县吴继善拜见世子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吴继善的开场白有点惊艳的感觉。按照惯例,皇帝才能万岁,朱平槿的爹是千岁,而朱平槿最多只能是九百九十九岁。魏忠贤自封九千岁,只比皇帝少活一千岁,于是死得很惨。朱平槿很想把吴继善擅自加上的那一岁减掉,又觉得不能当众伤了吴继善的面子,于是玩笑道:“吴知县可是本世子的父母官,本世子可当不起父母官的大礼!还请吴父母起来说话。”

朱平槿向吴继善开个小小的玩笑,是向在场官员显示他们之间良好和谐的关系。曹三保素来与吴继善交好,他们相互间的称呼是“老吴”和“保公”。上次朱平槿陪同王妃出游,这个成都县忙前忙后,就差亲自鸣锣开道了。查处王四忠的房产,成都县也是积极配合,所以朱平槿对他的印象极好。

“那下官便僭越了!”吴继善麻溜地从地砖上爬起来。一张肥得起褶子的胖脸上,满是谄媚的笑容。

“下官上午得了廖大人的亲自差遣,除将瘟病患者及家属遣回家中拘禁,还将附近几条街区一并封了。下官随后便带了衙门小吏和县内名医,遍访成都县在城内各处,查出其余瘟病患者三人。这三人中有两人便在封锁区内。他们是一对新婚的小夫妻,刚从保宁府过来投亲,与那大头瘟患者家同在一条小巷里,相隔只有一户。还有疑似瘟病患者一人,乃是街上出没的一名乞丐。下官得知消息后,立即禀报上官,并派人查找,目前尚未寻得。或许此人四处乞讨,已经出城去了,也未可知。下官还访得,那大头瘟患者家中,前日已死亡一人,死者乃是患者之妾。他们家中以为小妾得了恶疾,当天就请人抬出城去埋了。”

乞丐出城?如此之重的病症如何出城?难道你不知道丐帮也是有地盘划分的吗?难道不会就在你成都县一街之隔的华阳县吗?朱平槿没有揭破吴继善的小心思,迫不及待追问道:“瘟病之症如何?”

“下官令医家问诊过。医家道,其症状多是寒战、发热、头痛、乏力,腮帮腹沟处肿大;或是发热、胸痛、咳嗽、血痰。那埋掉的小妾,死前皮肤黑紫,嘴角流出黑血,死状极为可怖!”

良医正李谅德不失时机站出来说话:“世子所言那个鼠疫的症状,正与这些人吻合!尤其是世子推断的那个出血症状,与死者之状全无二致!以下官看,这些人当是鼠疫不假!”

李谅德原是京师太医院的御医,是大明职业医生中的佼楚。在大明的医生中,能当官的极少,当到正八品的更少。京师太医院的院使、院判也不过是正五、正六品而已。《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原来就是楚王府的良医,后来当上了王府的奉祀正,这才升到了正八品。为什么他的官是奉祀正,而不是他的本行良医正呢?就是因为他没有当过御医,不具备任职资格,所以只好搞了个曲线提拔。

是故李谅德在朝会开场白中开宗明义宣布此次的瘟疫乃是鼠疫,大家都毫不犹豫地以为这是专家的权威意见。于是各位都认真听着,准备回家后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自己和家人被传染。结果李谅德方才一番话,大家才明白,原来这鼠疫的判断并非专家意见,而是世子本人的意见!难道世子是从他未来老丈人处得知?大家不得而知,只好面面相觑。

开局就陷入被动,朱平槿暗骂了一句你娘的,帮领导顶顶缸你要死啊!他见下面的人开始交头接耳,晓得这事不说清楚,下面的事情就甭想推。

“此瘟病名曰鼠疫,又名黑死病,百姓俗称大头瘟、烂头瘟!致病之因,乃是一种极毒极小的病菌!病菌先长于鼠类身上,然后经鼠类吃食喝水,将病菌传于粮食和井水,再传于人。亦有经鼠类身上的跳蚤叮咬,传之于人的。此瘟病有极强的传染性,人与人也要相传!传染之途径乃是口水、衣物、炊具、床铺、桌子、板凳!总之,只要人与人接触,都可能传染!就算没有接触,说话时的口水喷到别人,也可能传染!人染了毒,不一定马上发病,有一天到半个月的潜伏期。但一旦发病,三四日内便要死亡!”

听世子在上面侃侃而谈,刘之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立即站起来向世子询问,这瘟病如何预防,又如何医治?他是陕西凤翔府人,出仕后一直在京师当官。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都是疫情的高发区。今年三月底他出京之时,京师的疫情就非常严重。一路上的真定、保定两府,路上整村整庄死绝,宛如鬼城一般的景象随处可见。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官员,他也多次请教各处名医,甚至是太医院的御医,如何才能防止疫情,减少死亡?可那些名医御医的回答与他一样无奈,无非这四样:治病、埋尸、恤灾、祈神。又问是什么病,方子是什么?那些医生基本上众口一词:

医圣张仲景说,这是伤寒。

为何世子所言,与医圣张仲景说的完全不同呢?刘之勃觉得,这是一个关乎国家社稷的大事,自己一定要弄清楚。谨言慎行的自我告诫,渐渐被他自己抛之脑后。

“……这极毒的病菌感染了人的腺体,便是腺鼠疫;感染了人的肺部,便是肺鼠疫;感染了人的血液,便是败血之症。感染的地方不同,症状自然有些不同。感染了腺体的,腮部腺体肿大,这便是大头瘟;感染了肺部的,便是咳嗽、血痰;感染了血液的,便是败血之症。血色乌黑,皮肤颜色也就变暗变黑!”

朱平槿继续向在座的宗室和大臣普及他的鼠疫论,控瘟防疫的会开成了集体学习的会。程翔凤的鹅毛笔在纸上记得沙沙作响,众郡王和大臣眼睛瞪得溜圆,半个字都不想漏过。

“……鼠疫的致病原因,鼠疫的传染途径,本世子已经讲述完毕。不知各位大人有何良策,让我蜀地子民逃过一劫?”朱平槿向在座诸位发问道。

“本官以为,有四策可以控制瘟疫!”一位年轻官员从队尾站出来。见朱平槿发愣,曹三保连忙小声提醒,这是华阳县上任不久的进士知县沉云祚。

“沉大人快讲!”朱平槿微笑着鼓励道。

“治病、埋尸、恤灾、祈神!”沉大人正气凛然。

嗯!世子微笑点头,对沉云祚的四策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不知沉大人所辖之华阳县,城内各处可有瘟病患者否?”

“这,下官还未得到上官明示。”

“喔?沉大人还有他策否?”朱平槿不仅显得十分理解,而且还显得十分谦虚。

“此四策者,皆历朝控制瘟疫之良策。如正德年间……”

“各位大人还有良策否?”朱平槿轻声打断了沉云祚在瘟疫防控史上的发挥,他低头盯住文官前排的廖大亨和刘之勃。

廖大亨回头瞟了一眼刘之勃,见他抿着嘴唇,好像没有发言的意思,于是慢吞吞地站起来奏道:

“世子方才讲了这鼠疫之病因机理,实在令下官等茅塞顿开。下官进士出身,曾以为自己学富五车。方才下官乃知,下官之学有如小河之遇东海,唯耻笑于大方之家!下官以为,应速将世子关于鼠疫之论,立刻刊刻印发,张贴全城。不,四川各县各里均应张贴。好让百姓们都知道,这小小老鼠,便是致病之源!也要让百姓们都知道,他们活了命,全奈上天恩德与世子才学!”

廖大亨上来就肉麻吹捧朱平槿一番,让朱平槿多少有点心虚,同时也有点警惕:这老狐狸不是想借此捞钱吧?

“廖公过誉了!本世子年幼,哪里懂得如此之多?不过是母妃正好找了位神医当亲家!”朱平槿无奈解释道。

世子的玩笑让下面板凳上的郡王大臣们笑成一片。是啊,没有这位老丈人,世子如何能得知小得看不见的病菌?

廖大亨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以免显得自己不太合群:

“沉大人刚才所言治病、埋尸、恤灾、祈神四策,确实可行。只是下官以为,这还远远不够!华阳县身为省府首县,责任重大!县里有无瘟病患者,华阳县要立即察访,马上报来!救病如救火,这时节还需什么上官明示?那个染病的乞丐是否就在华阳县,一定要弄清楚!成都县此次做得很好,但也不可松懈,务必做到每日一查,每户一查!每天傍晚之前,定要把清查结果报到巡抚衙门来!”

廖大亨对下属的语气十分严厉。沉云祚在朱平槿眼里是朝廷命官,在廖大亨眼里不过是名七品芝麻官。沉云祚脸色通红,与吴继善一起答了是,便退回了行列。

“百姓自发出城避瘟,也是可行之策。目前天气枯热,城内人多拥挤,老鼠乱窜,正是鼠传人、人传人之绝佳场所。百姓出得城去,减少了城中人口,也躲避了老鼠和跳蚤,正符合世子所说这防疫之法。只是要等成都县、华阳县清查完毕之后,方可放他们出城。不然染病之人出城,不是将瘟疫带到城外了吗?所以下官以为,自即日起,关闭城门三日,待成都、华阳两县清查完毕之后,方可开城。开城后半月之内,成都府只许出,不许进!”

廖大亨说完。朱平槿故意停顿片刻,好观察下面的反应。听见廖大亨说关城三日,几个郡王欲言又止,其他官员则缄默不语。

既然无人说话,朱平槿立即拍了板:“廖公所言极是!”

“此外,下官还有几件大伤脑筋之事,想请世子示下。”廖大亨道。

戏肉来了!朱平槿振作精神,准备认真应对。不就是出点钱吗?为了保命,几万两银子老子还出得起!

注一:关于成都知县吴继善,史书存在截然相反的记载。有史书绘声绘色记载,他一手捧大印,一手牵小妾,向张献忠屈膝投降;有史书记载,他慷慨赴死,阖家三十六口同日死难。关于华阳知县沉云祚的记载则大体一致,都是慷慨不屈死,被射成了刺猬。

吴继善,字志衍,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吴伟业(吴梅村)的族兄。澄清两点:吴继善不是吴伟业的胞兄;吴继善在历史上也没有当过成都知府。响木猜测,当是有人见史书中记载的成都令,就误以为他是成都知府。这些人不知道成都府的城区分成两半,西一半为成都县,东一半为华阳县。县为令,郡为守,这是古文常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