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二百四十七章 人头大炮

崇祯十三年 第二百四十七章 人头大炮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秋粮的丰收、战事的平歇,让蜀地官府和百姓都看到了重回太平生活的希望。顶 点 X 23 U S

左护卫的全面改革以及护商队向川南、川中和川北的顺利开进,则让蜀世子朱平槿和他老婆妻罗雨虹看到了一线曙光。

罗雨虹的性格与朱平槿迥然不同。朱平槿的风格是慎思而后行,而她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她和朱平槿为金融业定下大政方针之后,她立即于次日召集办公厅、汇通钱庄的负责人开了一个高级别的小会,决定由程翔凤执笔,形成一个王府关于经济工作的秘密指示,下发各经济单位部门执行。这份文件谈论的主要东西就两样:一是粮、二是银。负责天全榷场交易的曹三泰也接到了罗姑娘的亲笔信,详细阐明了她关于今秋茶马贸易以及肉、奶、酒、皮革、丝绸、布匹、金银兑换等诸项贸易品种的具体构思和要求。

朱平槿无银可管,便把重心放在政治和军事上。

第二天一早,他和老婆分道扬镳,坐船去了双流县收租院火器局。

火铳铳管钻出来两根,质量很好,但代价是报废了八根钻头。主要问题不在铳管钢料,也不在车床,而是钻头。

钻削铳管,属于深孔钻。深孔钻很容易钻偏,所以钻杆上在刀刃部分之后有个圆柱体的定心部。但这个定心部带了新问题钻削工作时既无法排屑,也无法用油或肥皂水冷却刀刃。

为了降温,工匠们只好降低工作强度。钻一会儿便拉出钻头来用细竹管吹油排屑,甚至是用嘴吸屑。此外,钻头刃口钢火还是不行。刃口很快磨钝卷刃,只好重新打磨。

解决前一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在使用空心钻杆,刃口相当于焊接在一根钢管上,注入机油冷却排屑。朱平槿讲了解决办法,但不知道这些工匠们能否在工程上实现。

第二个问题只能在刃具的材质和热处理上下功夫,一点点地去摸索,一点点地去积累。淬火是水好、油好、尿好,还是猪血好,工匠们自己去试验。

可是在钻管上痛苦不堪的工匠们已经没有耐心了。比起钻管来说,提高火铳的产量更为急迫。

他们向朱平槿建议,可以先试制短管大口径的火铳。这样火铳,一次可装入四钱的小铁子四枚或两钱的八枚,近距离威力大,命中率高,对付那些一拥而上且身无寸缕的土暴子效果更好。装入独弹头,又可进行远距离射杀。

更关键的是技术和成本原因:这样的铳管无需深孔钻削。可以直接用钢板卷制焊接成管后镗光,生产速度快,成本反而更低!

一两六钱的总射弹重量,接近六十克,大于十号猎枪(注一)。后坐力虽很强,但可以承受。用独弹头近距离轰击,可以一铳打死野猪。

朱平槿认真倾听了工匠们的理由,又征求了随行的跛子英雄何承峻的意见,立即爽快地批准了这项计划。但他强调,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便绕道而行。

钻管这个工艺是铳管制造的难点,一定要想法突破。资源不够就加大投入,效率不高就进行管理改良,形成一种各专业既有分工和又有协作的格局。如将生产车床的与操作车床的人分开,成立单独的车床作和铳管作;生产包括钻头和各类量具、工具的工匠成立单独的刃具作等等。

此外,朱平槿再次强调了学

习班的重要性,要求工匠们必须每晚识字读书。有了知识,就可以将以前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防止重复犯错。

朱平槿告诉王昆山和李立,他这次来火器局,专门带来了几十名读书人。这些读书人都是经过了一两轮蜀考的穷苦读书人,通过了严格政审,祖上三代清白,本人自愿到火器局为工。他们有文化底子,能够读书写字,学习能力强,以前也吃过苦。既要让他们下基层锻炼,不能搞特殊化,又要发挥他们的长项,使他们能够带动工匠的文化水平提高。

“是,师傅!徒儿一定牢记师傅教导,搞好‘三结合’!”年纪比朱平槿大一倍多的王昆山佝腰佞笑道。

王昆山人品不怎样,但朱平槿是用其长。朱平槿还自信,自己能够完全控制住这个出卖老子投靠儿子的举人。

“走吧!去靶场,看看你们新铸的大炮!”朱平槿说完摆摆手,脚步轻快地向靶场走去。

所谓靶场,就是在收租院外不远处一片低洼的农田。农田后有个自然隆起的土堆,经过人工加高后,可以挡住炮弹,也以挡住声音。

在一块清除了稻梗和灌木的平地上,一门犹如黄金铸造的大炮摆在正中。

这是一门黄铜炮。炮身前细后粗,没有官军炮身上常见的一圈圈炮箍,显得异常整洁光滑。但相对炮身,外观的主要区别在炮架。新炮摒弃了常见的四轮炮车,改用了方便调整方向射角的两轮炮架。

不等朱平槿开口发问,李立便说起大炮的生产过程。亲自干的人看别人干的人就是不一样,他张口便细细道来:

“徒儿备料,足足用了五百贯崇祯通宝,私钱一个都没用!可朝廷的制钱同样不堪,大小不等,铜铅比不均。北地的老钱一钱三分,新钱只有一钱。南地的钱只有八分,川地的钱只有六分。徒儿融了制钱,又往里面加了许多紫铜精料和锌、锡精料,这样才能勉强达到师傅提出的成分配比。徒儿算过,这次备的料,至少可铸大炮十五门!”

“性能诸元和试射情况?”

李立娴熟地向朱平槿介绍:“徒儿按照师傅画的图样制作,炮尾有尾珠,两侧有耳轴,另有可拆卸托运的车架和炮架。炮膛用专用车床镗过,非常光滑精准。炮身重约两百二十斤,炮身长三尺,炮膛内径三寸二分(注二),长径比接近九。加上炮架,全炮重约四百斤。

球形大炮子以铁铸造,重约七斤半。试炮之时,装药十两,以掏空松木为弹托,最远可至一百五十丈。如射距只在六十丈以内,便会在地上形成跳弹。大炮子威力极大。人遇着即死、擦着便伤。碗口粗的木头栅栏,一炮就打散。火砖墙更差,一尺多宽的窟窿,碎砖四处乱飞。因大炮子与首级同重,射手们都唤做人头炮!”

大明官军以首级记功。首级,常俗称七斤半,正与炮子重量巧合。以人头炮为名,倒为这门金灿灿的大炮平添了一份煞气。

李立还介绍,由于铜炮炮膛易于加工,又以掏空松木为弹托,使人头炮的闭气效果远好于虎蹲炮。在使用容易漏气的霰弹时,差别更加明显。目前人头炮使用的霰弹都是一两的小铁子。装十斤,百步内可打穿皮甲;装十五斤,可射九十步,对无甲敌兵效果最好。至于水军用的大霰弹,火器局还在实验。

“双倍装药试过没有?”

“试过,完全没有问题!”

人头炮是朱平槿亲自设计的一种轻型短管榴弹炮。它的作战特点与虎蹲炮相似,近距离威力很大。炮身轻便,长距离用骡马驮载,短距离机动或战场紧急情况也可人背肩扛,非常适合四川的多山地形。

朱平槿很满意地点头,问趴在炮身上抚摸的何承峻,如果他来指挥此炮,如何编成,如何使用。

“此炮炮身轻,可以两人扛、一马驮,正适合山地作战!”何承峻撅着屁股立正回答,“长途行军,两匹马换着驮炮,一匹马驮车架,再用一些马来驮炮弹和工具。炮身装好便可开火,短距也可人工拖行。打仗极为方便实用!

只是此炮弹药沉重。要保证三十发的弹药,十发一匹,至少要三匹马。马多了,管马的人也多。末将以为,这一门炮,至少需要十五人来操作!”

“先给你六十人,组成一个四门炮连,你来当连长!”朱平槿道,“目前这门炮,就是炮连的训练炮。以后火器局还会再铸造更多的铜炮,一些给你们炮兵,一些给水军。记住:炮是用钱做的,精贵,可别丢了!”

“末将会用命护着这炮!”何承峻再一次立正回答。

“炮精贵,但你的命比炮更精贵。用命换炮是折本生意,不划算!”朱平槿走过去拍了拍何承峻的肩膀,“你就在这里住下,先把腿伤养好。要不然,每天撅个屁股到处乱走,连个媳妇也找不到!”

……

朱平槿看了火炮的试射,原本准备像以往一样,在这里住上几天,挨个查看各个作坊,用自己掌握的未来知识来点醒那些还在科研道路上求索的工匠们。然后继续乘船前往彭山县江口基地,视察那里的水军,了解眉州士绅的动向。

目前江口水军有四条新造的划子船,一门固定在船头的虎蹲炮,编成了一个连。贺曾柄的儿子贺桂下到嘉定州任护庄队任副大队长。他到乐山没多久,不知怎的便申请主动降级,当这个新建的水军连长。朱平槿知道贺桂在嘉陵江边长大,水性很好。再说水军确实缺少一名大将,于是批准了他的报告,并安排雅州老兵王祖义当了他的副职。

水军连常驻江口镇,除日常训练外,还配合江口税关向眉州士绅收税。就在不久前,贺桂紧急报告眉州士绅武装冲击税卡,他不得已给了对方一炮。

朱平槿的眼睛一面盯着北方的朝廷和闯献,一面盯着身后的邛眉。身后出事了,他需要现地了解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可就在当日下午,总长贺有义和情通局长刘名升亲自赶到了收租院,向朱平槿报告了一个紧急情况,终止了朱平槿这次短暂的南巡。

注一:据说美国的十号猎枪装填的独弹头质量在六十克以上,可以猎虎;而四号猎枪发射的百克独头弹,可以把野牛打个对穿。响木没有玩过十号猎枪,以上数据也没有具体考证过。

注二:明代七斤半约为4.447kg,正好是英制10磅。经计算,铁质球形炮子的口径约为102mm。

英制9磅炮,如球体正圆,直径约为100 mm。然而英制9磅炮的口径为4.2英寸(107mm),装填间隙足足有7毫米。早期铸造火炮和铸造炮弹的品质控制可见一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