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三卷川北号角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使将至

崇祯十三年 第三卷川北号角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使将至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朱平槿把自己的心思放在了即将开始的川北角力上,但是有些人有些事总要来搅乱他的心神,让他不得安生。顶 点 X 23 U S

在老婆曾经居住过的小院里,朱平槿有些疑惑地开口询问贺有义:

“天使快到了?”

蜀王朱至澍被害,从五月到现在,已经整整三个半月。按理说,从成都到京师便要走两个月。朝廷从决策到派人出发,起码是两个月。从京师成都,又是两月。到按此算来,半年的时间不算长。可天使八月底便赶到成都,可见朝廷对此事的极度重视。

看出了朱平槿的疑惑,贺有义连忙禀报:“天使一路上没有打钦差旗号,只有数辆马车,其余都是骑快马而来。钦差是谁,臣等也不知道。天使进了保宁府,张继孟率人出迎,贺家庄的人这才发现。报信之人路遇张奏凯烂兵,差点把马抢去,耽误了些时辰。臣等估算了时间,天使会在后天下午或者大后天到达成都。”

刘名升也补充道:“坐车的应该就是钦差和文官。微臣以为,为钦差打前站的人明天便会赶至成都!钦差是谁,那时便清楚了。”

朱平槿听两人说着,突然有了警觉,“骑马的有多少?”

“庄上报告,京卫官军约有百人,都骑马。还有十余人身着龙袍,也是骑的快马。”

贺有义也有信口雌黄的时候,朱平槿忍不住笑了:“那不是龙袍!是飞鱼服或者斗牛服,顶天不过蟒袍!这些年朝廷的服制乱了套。一个把总也敢穿狮子补!锦衣卫的飞鱼服、斗牛服更走样,有爪有角,稍远点看,还以为是龙袍或者蟒袍!贺先生,锦衣卫来川,事前你们可有耳闻?”

“没有半点消息!”刘名升上前一步,代替贺有义回答,“程先生得到消息,立即拜访了巡抚衙门,可廖大人也不知道。程先生道,廖大亨很紧张,派亲信赵师爷到王府来了,等着世子回去!”

“那好!”朱平槿下了决心,“本世子即刻返城,准备迎接钦差。贺先生,锦衣卫来了,我们不能没有一点防备!”

“钦差从北而来,必定从北门入城。可让贺曾柄换穿便服,集结于在北门王庄,冒充庄户……”

“可以!”朱平槿点了头,“同时通知左护卫和松林山宋氏兄弟,让他们做好出动的准备!天全土司镇守北门。高先生要拿出地主架势,摆出土司威风来!”

“臣遵旨!” 贺有义、刘名升答得很干脆。

朱平槿站了起来,在屋里走了两圈,突然轻笑起来,对两人道:“告诉高先生一句话,‘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

廖大亨得到程翔凤的报信,尤其是得知钦差有锦衣卫的人随行,顿时坐卧不安。他的便宜舅子还在邛州打理生意,身边没个诉说心事的人,只好独自躲在后衙书房喝茶静心。

刘先生说的对,真正害怕厂卫的人,不是藩王、不是武将,反倒是他们这些位高权重的文官!

文官们打着“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幌子,高唱着“礼义廉耻”,对君王强调“垂拱而治”,对百姓宣传“安分守己”,而自己却干着猪狗不如的丑事。党争攻讦、贪污受贿、忽悠叛卖,为了自己和小团体的利益可以出卖一切,包括自己的良心。

文官们也知道,他们可以糊弄君王,可以糊弄百姓,可以糊弄全天下,但他们终究只是一群书生。若是没个强有力的武装做靠山,老百姓杀他们比杀猪狗还容易,所以他们只能永远处于依附的地

位。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文官们或依附于皇权,或依附于军阀,或依附于流贼,甚至依附于他们最不屑的关外鞑子,但就是不愿意依附生他们养他们的百姓。因为他们所依附的对象,只能是天下的所有者,或是潜在的天下争夺者,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可一旦被依附的人发现被这群王八蛋忽悠了,醒悟过来,愤而转身对他们举起屠刀,他们唯有伸颈就戮的下场。因为天下虽大,他们依然无处可逃!

作为文官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廖大亨对这些朝廷大臣们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这么多年来,他未尝不想改变,可是整个大明官场的风气岂是他一人所能撼动的?无可奈何之下,他也只有随波逐流而已。况且,他自己也不是那么干净的。

廖大亨双手捧着茶盏,端坐在官帽椅上,闭着眼睛,把自己上任以来干的事情重新在脑中过了一遍:

逼税逼出了全川民乱。

为了自保与开始藩王勾结。

设计陷害陈士奇,导致新场镇大败。

蜀王死后与世子狼狈为奸。为了收拾杨天官,把邛州精锐抽调一空。

与世子联手斗跨陈士奇、傅崇奇,逼得刘之勃退让,逼得张继孟的爹自杀。

凡此种种,无一条不是祸乱纲纪、有伤天和之事!那一条被朝廷耳目探了去,都是剥皮实草、千刀万剐的大罪!

廖大亨低头冥想,一滴汗水从额头滑落,挂在眼角。他没有急于擦拭,只是微微睁开双眼,眯缝的目光中全是身上绯衣的红色。

“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十年宦途,终于换来今天一袭绯衣。

为的什么?还不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名留青史!

好容易才坐上了一省巡抚的宝座。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好不威风。如今钦差绨骑一来,四处一察访,再把死牢里几个快死的人提出来一审。那些人为了自保,还不把什么事都抖落出来?自己的所作所为极有可能大白于天下,逮入京师、赭衣面壁、待罪于诏狱!

又一滴汗水从额头滑落。

廖大亨终于失去了冷静。他狠狠地用袖子来回擦拭额头,端起茶盏来一口喝干。

这时,仿佛一声惊雷在平地炸响,他脑中蹦出一个恶毒的想法:现在与朱平槿翻脸行不行?今晚连夜出城,半路截住钦差告变,与朱平槿切割干净!

不可能!

廖大亨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现在太晚了!

自己眼睛一眨,朱平槿就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了万余大军。而这支大军就在成都城内,就在东边二十里外的左护卫和成都府周边十余县。一旦有变,不是朝发夕至,而是令未出而乱兵已至矣!

如今那小子已经完全放开了手脚,拳打泸州、脚踢保宁,中间坐着潼川顺庆,眼睛盯着邛州、眉州、嘉定州,一副志在全川的架势。左护卫有精兵数千,雅州、泸州有精兵上千,陈有福北上打土暴子,与楚军贾登联部眉来眼去、勾勾搭搭,兵马走一路留一路。把朱平槿逼急了,莫说省城不保,川西、川中、川南、川北四地必定烽烟四起!

只要朱平槿一反,不管最终结局如何,他廖大亨都是身首异处的下场!因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抚定地方”!

地方不靖,巡抚必死!这是大明朝的铁律。燕王靖难,工部侍郎兼北平布政使张(bing,古通“炳”)、都指挥谢贵、张信不屈,同死。宁王乱南昌,巡抚孙燧不降,死之。总之,只要宗蕃一反,地方

大员唯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同反,要么殉节!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廖大亨长叹一声。

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更为了保住这颗带着乌纱的人头,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深。

如今只有一不做二不休了。廖大亨轻轻锤锤桌子,算是下了决心。

“速请赵师爷前来议事!”廖大亨对着门外仆僮喊道:“如他借口推迟,就说本抚已经知错了!”

……

朱平槿一行赶回省城,天色已经发黑。

铁蹄隆隆,朱平槿等人打马冲过万里桥,冲进南门瓮城,让正准备关闭城门的官兵们留下一脸惊诧。

朱平槿进入端礼门,早有迎候的李四贤报告,赵师爷已经在遵义门内候了两个时辰。

“请赵先生在长史司外候见!”跑出一身臭汗的朱平槿勒住焦躁不安的马头,大声喝令。

“世子这是何意?”李四贤一旁的程翔凤不解发问,“赵先生可是廖抚乡人也!”

程翔凤是在责怪朱平槿的接待礼节过于随意。朱平槿是蜀藩世子,接见外臣,理应在世子府或者承运殿平台。这样才能显示王府的尊严和对来客的重视。长史司是王府长史的办事衙门,怎能用于世子接见之所呢?

朱平槿笑笑解释道:“赵先生身为廖抚幕僚,若有公务求见,当入长史司奏事。本世子身为宗蕃,当不违祖制也!”

程翔凤这才明白,原来世子不愿留下勾结地方的政治把柄,连同伙廖大亨也不行。世子小小年纪,思虑竟如此周到细致,这使他非常佩服。他深深躬身一拜,转身去了。

长史司就在谨德殿对面。朱平槿换了身干爽衣服,这才不紧不慢来到长史司后衙一个僻静的房间坐着。他也没叫宣,只是让李四贤将赵师爷悄悄带进来。

“学生赵长贵叩见世子!世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赵师爷年纪不小了,须发半白,样貌看着比廖大亨还老些。

朱平槿赐座,然后笑道:“本世子久闻赵先生大名,可惜一直无缘得见!平日钱先生来蜀王府走动多些。不知赵先生今日前来,有何见教?”

世子开口便是语气不善,让赵师爷心里咯噔一下。

赵长贵知道,定是年初廖大亨召集幕府商议与王府合作之事,他的反对意见被钱维翰泄露给了世子,这才让世子对他有了成见。

好在他对此早有准备,心里已经想好了怎么回话。

“钱先生才思敏捷,胆识过人,深得廖抚信重,故抚台衙门有军国大事,都由钱先生主理。学生才疏学浅,在老爷出仕前,学生只是老爷乡里一名教书秀才,靠教着几个童生糊口,上不得台面,让世子见笑了!”

钱师爷叫廖大亨东翁,赵师爷叫老爷;钱师爷是山西举人,而赵师爷是廖大亨云南家乡人。赵师爷借着朱平槿的问话,把自己和钱师爷对比一番,立即凸显了自己的真正优势:上司心腹。这让朱平槿不禁在心里称赞,廖大亨能做到一省巡抚,除了他自己有能力有机遇,他手下人也是有才干的。

可称赞归称赞,朱平槿依然要再试试这赵师爷的胆色。廖大亨派他前来,必定不会是递交一封亲笔信那样简单。没有胆色的人,即便是心腹,也没有资格承办这样机密的事情。

“本世子曾耳闻,赵先生对本世子颇有微词。”朱平槿沉下脸,盯着赵长贵的眼睛,缓缓道来:“不知可是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