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四百七十九章 血肉高地(一)

崇祯十三年 第四百七十九章 血肉高地(一)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阆中、苍溪、广元、巴州交界处,是大巴山南麓的层层山梁。uu234在山梁起伏中,夹杂着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山寨、村庄和耕地。

山寨一般修在山顶绝险的位置,而村庄和百姓赖以生存的耕地,则零星地散落在山寨的附近,或是半山腰、或是沟底谷地。山寨、村庄和耕地,与无穷无尽的绵延大山一起,共同组成了四川自宋末以来独有的山城堡寨防御体系。这套防御体系,曾经有效地抗击了蒙古铁骑的冲击,让野蛮的马背民族付出了一位皇帝的性命和无数鲜血。

大明国乱,已经有很明显的末世景象。官贼纷纭,杀来杀去。百姓们不敢留在自己家中,便按照老辈们留下来的传统,收拾家伙投靠山寨等保险的地方。

一些当地的豪族趁机招揽人口,编练寨丁,俨然一副乱世枭雄的模样。他们且耕且抢,与来往不定的大股土暴子既合作又对抗。至于大明王法的威力,在这些地方不如寨主的一个屁。

崇祯十五年二月中,蜀世子朱平槿统领官军、护**,大败土暴子于巴山,斩首数以万计,生俘不计其数。这股风潮很快就刮到了巴山南麓的各家山寨中,激起了大小不同、效果迥异的反响。

有些山寨距离官道近些,见着风向不对,立即想着法子向朝廷输诚;

有些山寨距离较远,觉着朝廷一时半会儿也顾及不到他们,不如坐观云起云舒;

还有个别地处深山的寨子仗着山高谷深、兵精粮足,对土暴子的大规模北撤欣喜异常,准备活动筋骨,下山大展拳脚。

谁知土暴子刚刚逃离,蜀世子的令旨就被地方衙役送到了各寨聚义厅。一是交纳人质。两县所有残存的山寨都要提供两成丁壮为护**服务,其中必须包括寨主、族长、乡老及士绅的儿子。凡是抗拒者,俱以土暴子论处;二是编辑黄册、黄卡。防止山民与土暴子互相冒充,抢劫百姓。

这道令旨不可谓不狠毒。

护犊子,乃是人类的本性。寨中头面人物的儿子都充作了人质,他们再怎么行事孟浪,也会有所顾忌。一旦触怒那位天家少年,他们后代的脑袋是否还能长在脖子上,就要取决于那少年的心情了。

至于编造黄册、黄卡,表面是针对人口丁壮,恐怕下一步就是量地征税。

这些寨主们知道,如果公开抗拒,很可能意味着一场浩劫。许多人理所当然地用起了他们对付官府的老办法:敷衍、拖延和行贿。

然而,世子的决心之大出乎于寨主们的意料之外。寨子派出的使者还未下山,一支数千人的大军已经离开金城寨,向地处苍溪、巴州、阆中“三不管”地区的山寨群扑来。其先头部队约千人,已经控制了驿道上的几个要点:老观、三庙、三河和渔溪等地。

距离三庙驿最近的大寨龙山寨,很快收到了护**的最后通牒:要么遣质纳贡,要么被当作土暴子剿灭。

龙山寨上下数十位头面人物被逼到了墙角,退无可退。他们商量半响,在得到了护**不进村、不入寨,秋毫无犯的承诺后,向护**表达了归顺之意,同意交纳人质,并交出山间隘道的关卡,让护**无碍通过。

龙山寨是周围闻名的大寨,钱粮和寨丁都是最多的。龙山寨一归顺,周围的方山、月山、运山、小龙山等大小山寨,也只好效仿,把人质送来。很快,护**就控制了千佛镇至渔溪镇驿道以北,东河以东,恩阳河以西的大片地

区。但继续往北推进,一个伫立在山道东侧不远处的山寨,如同一根铁制的门闩般锁住了护**前进的道路。

这座山寨,就是权家寨。

权家寨坐落在权家山上,因为固若铁栓,又称栓子寨。

权家山是座方圆数里的大山,其山南北长,东西窄,俯瞰犹如一条无头有尾的梭子鱼。山势陡峭,林木繁盛,与东西两侧的沟谷相比,相对高度至少有百丈。

分布在半山腰的三块台地,将权家山均匀地分作上下两层。

东西两面半山腰处,各有一大块狭长的台地。台地上有承接雨水泉水的池塘,有以雨水泉水浇灌的耕地。东侧山脚下有一条河岸陡峭的激流。西侧山脚下不远处,便是南北纵贯的狭长山道。

南面半山腰上,也有一小块独立的平坦坡地。坡地的南沿,是一道高数十丈的灰白色悬崖。权家村就建在这块悬崖之上的平坦坡地上,可以俯瞰南来北往的山道。

权家寨的主寨,建在高高的山顶上。山顶被东西两侧山腰处的台地一夹,显得更加细长陡峭,形成了一道南北走向的山脊。主寨卡在山脊的最高点,易守难攻。

从主寨出发,沿山脊向南,可以通过弯曲陡峭的石阶小路下到权家村。而沿山脊向北,则要相对平缓许多。一条经年腐朽的碎石小道,在北山梁的半山处分叉。一条通往东西山腰台地,另一条通往北山脚下的小镇。

这座小镇因为建有一座小小的文昌宫,当地人称文昌镇。又因为这里有权家老爷的大宅,所以又称权家镇。

从龙山寨到权家镇,经南北纵贯的崎岖山道从权家山西侧山脚下的沟谷通过,到达大锣山后,几乎原地反转一百八十度,才能到达文昌镇。权家山南面是几乎无法通过的悬崖,若欲上山入寨,只有沿着北山梁上山(注一)一条路。

栓子寨南距运山三十里,龙山六十里、三庙驿九十里;西据东河约三十里,其间有玛瑙山寨群的大梁山、云台山诸寨;东距恩阳河约六十里,其间有石马诸寨。护**要全面清理苍北的堡寨群,建立蜀世子朱平槿心中的王道乐土,地处苍北中心的栓子寨是道绕不过去的坎。

谭思贵在得到前锋第四营的敌情报告后,立即亲率第二梯队第十四、十五营超越了第四营,在行进间向栓子寨发动了进攻。

然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了。

护**经历了一次比广门铺战斗失利更大的军事灾难。

……

在千佛镇上岸后,朱平槿会合了自己的参谋班子和部队。崇祯十五年三月二日,在经过了几天不紧不慢的行军后,他终于到达了龙山镇。

蜀世子朱平槿的亲自出现,给失利后的护**带来了一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一个新编炮兵营、一个工兵营的强大援军,还给川北的各路神仙带来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讯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巴山,这个高悬于蜀地头上的动乱之源,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会彻底根治,并纳入大明王法治下!

三月三日上午,朱平槿在龙山镇召见了苍北数个山寨的头领和知名人士,赞扬他们对大明的耿耿忠心,鼓励他们的子弟走出大山,到平坝去垦荒,到学校去读书,到护**去作战。

朱平槿还道,即便你们故土难离,蜀王府也有许多能发财的项目愿意与你们合作,比如山区的药材和果树种植

生猪和山羊养殖等等,都是很有前景的。这些项目将采用公司化的组织形式,按照符合市场规律方式的运行,并享受护国安民基金的第一批扶贫贷款支持。

寨主头领们对世子这些重要讲话似懂非懂,但是他们知道,号称散财童子的蜀世子肯定会因为他们的正确选边而予以奖赏。

果然,世子讲话结束后,蜀王府副总理洪先生另行主持召开了一个招商会。

会上洪先生说明,蜀王府将牵头成立巴山农垦公司,作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平台。

蜀王府负责申请护国安民基金的低息扶贫贷款,购买种子、树苗或者猪仔、羊羔,并且为巴山农垦公司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至于下面这些寨主头领们,就负责出人出地占股份分红。一句话,蜀王府出本钱,这些寨主头领们出地皮和劳力;蜀王府出大头,寨主头领们出小头。

寨主头领们见识短,文化低,但都是各个山寨的董事长、总经理兼保安队长,利害关系个个算得门清。听说有这等好事,立即盘算商量起来。

很快寨主们便明白了,各寨出的是白吃白喝的寨丁,得的是白花花的工银;出的是荒山野地,得的是猪儿肥羊。有蜀王府和护**的大额采购订单,各寨几年内根本无需担心产品的销路。

至于有个别人担心的杂税摊派,其他人均嗤之以鼻。蜀王府自己就是巴山公司大股东,还怕个鸟!真的玩不下去了,把自己的人一撤,什么损失都没有!

洪其惠主持的招商会大获成功。

大片的荒山野岭被当作零星股本注入了巴山公司。各家寨主担心自己出人太少,工银抽份也少,如同当年的何猪头与徐扒皮一样,当着洪其惠和苍溪知县许绍、署阆中知县文九如两位父母官的面便争吵起来。最后洪其惠提出了一个临时性解决方案,叫做按股出人,这才好容易平衡了各方利益。

不过出人的事情一扯完,在讨论优先发展那一项产业时,寨主们的意见惊人的一致:山上种桑树和果树,山下种水稻和玉米。理由很简单:苍溪的梨和阆中的丝,都是本地的传统优势产业,有基础,上手很快。丝绸产业还可以向深加工发展。等到基金申请到手,立即买猪仔养猪,为护**提供肉食。

寨主们还共同提出一个议案,听说护**在栓子寨打得艰苦,一定需要大量草药,而巴山的崇山峻岭深沟浅壑中就有挖不完的草药。他们可用寨中剩余的人手上山挖草药,然后卖给护**,为护国安民大业略尽绵薄之力!

洪其惠心里骂着草泥马,脸上带着笑容,嘴上说着要奏报,暂时糊弄了过去。

设立公司是朱平槿老婆的分管,两口子刚刚打了一架,朱平槿不想节外生枝,便对前来奏报的洪其惠道,他原则上同意另建四川药材公司,统一收购各类药材。但具体批准事宜,请洪先生奏报罗姑娘。

洪其惠知道些许内幕,笑笑便拜别了。

巴山,自古以来以“巴山夜雨”闻名于世。

崇祯三月二日晚,即蜀世子朱平槿到达龙山镇那一晚。龙山腥风满楼,黑云摧城,但出人意料地,没有落下一滴夜雨!

风从虎,云从龙,圣人作而万物睹。

一个流言很快从龙山镇传开:

龙山、龙山,果真来了真龙天子!

注一:权家山的地形,是根据此地大比例尺等高线地图描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