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四百八十章 血肉高地(二)

崇祯十三年 第四百八十章 血肉高地(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龙山镇成为了巴山农垦公司的临时总部。朱平槿却不等公司挂牌剪彩,便带着军队继续前进。

两日后,他终于克服了本时空糟糕无比的道路条件,到达了文昌小镇,见着了前来迎接的第三团团长谭思贵、副团长高庆喜、第四营营长杨捷、第五营营长高福鑫、第十四营副营长于飞、第十五营营长崔成儒等前线将领。

高庆喜本负责率第五营和新编第十六营扫荡金城寨以东地区的零星残匪。栓子寨战斗失利后,他紧急 抽出第三团的另一主力第五营赶来增援,只比朱平槿早到两天。第五营的前身是天全土司步兵营,经历的苦战恶战无数。第五营到来后,立即稳定了军心,重新打通了运山寨到文昌镇的山路,解决了主力部队的吃饭喝水问题,伤员也得以开始后运。

然而要夺占栓子寨,仅靠三个营的兵力依然不够。因此,谭思贵和高庆喜俩人只能坚守现有阵地,并牢牢守住那条维系军队战斗力的山间补给线。

第三团的团部驻在小小的文昌宫。谭思贵报告,寨匪撤离时,实施了坚壁清野。镇子里找不到一张床、一把椅子,更找不到一粒米。所有的道路都被挖烂,所有的桥梁都被拆毁,所有的井水都被投毒。护**进入后,全体睡地面,人人饮河水。但寨匪唯独没舍得烧房子,也许他们认为,打跑了护**,他们还可以重新住回来。

既是如此,朱平槿便不再客气。他大手一挥,领着自己的新总部与贾登联的第十四团团部闯进了镇中最大最好的一座宅子权家宅。

权家宅是权家寨主权老爷的老宅,朱漆八字门钉着铜泡钉,面对一堵带“福”字青绿照壁,里面有五进五开的砖瓦大房。在穷困的巴山深处,这座大宅毫无疑问是闻名远近的豪宅。单论占地,这宅子便占了小小文昌镇近一半的面积!

“三大纪律,没有说要对敌人礼贤恭谦让。寨匪谋反,镇上所有房子都是逆产,一律没收,让将士们和伤员赶快住进来!他们浴血拼杀,风餐露宿,生病了如何是好?把宅子西边一开的房子留出一间来供本世子居住,三总部和两个团部住在前院,这样做事也方便。那里的宅墙上开个门,方便大家出入……”

朱平槿沉着脸手指周围,一连串命令接连发出,完全没有询问谭思贵的意见。等到身边的人都去忙事了,朱平槿手指一点,带着舒国平、孙洪、程翔凤、谭思贵、高庆喜、贾登联等人转进一个僻静的偏院。朱平槿叉手立在院中,终于将这几日心中淤积的怒气发泄了出来:

“到底怎么回事?本世子知道,第十四营是新编的,整训没有完成。但十四营有护**老兵为骨干,新兵多是合州团练,少部来自桃花护庄队。这些兵本世子见过,他们吃苦耐劳,守纪律听指挥,都是上好的兵源!怎么会被大部歼灭,只剩了三百残兵?到底是指挥的问题,战术的问题,还是什么其他的问题,你们要如实奏报!第十四营营长王文彪呢?他人到哪儿去了?到底怎么回事?”

说话间,世子的语气已经变得异常严厉。孙洪看了眼把头磕到地上的谭思贵,心里非常担心世子会突然发飙。

谭思贵出身东门人市,对世子忠心耿耿。他在飞仙关、雅河边和雅州之战中,表现得可圈可点。在泸州,靠着他的机敏和果敢,独撑危

局,为蜀王府拿下泸州这块要地立了头功。在罗渡镇,他率领第四营,以伤亡几乎为零的代价全歼教匪。他为人豁达开朗,生活简朴,在士兵中有很好的人缘。在将领中,也是一枚开心果。

宋振宗兄弟和陈有福对谭思贵的评价都很高。宋振宗曾经建议世子,在川北战局平静后,将谭思贵调回松林山基地受训,补上一课,以便将来大用。

谁曾料想,前途光明的谭思贵在阴沟里翻了船!如今第十四营损失惨重,谭思贵的团长之职很可能保不住。但若因世子心情不好而过重处罚谭思贵,鄙人只好祭出军法,以总监军的身份主持军法审判,借此保住这员大将的性命。

孙洪想着,就见谭思贵在地上重重磕了一个头,然后猛然抬起头颅道:“末将料敌有误,甘受军法处置!王文彪腐化堕落、贪生怕死,被俘后投贼附逆,给我军造成重大损失,请世子明示其罪于全军!”

王文彪被俘投贼?

那个在东门人市亲手买来的草标投贼?

听到王文彪投贼,朱平槿大吃一惊。

嘴巴大张,尤不自知。

……

谭思贵性格活跃,但并不是说话随便的人。基于对谭思贵的了解,朱平槿安顿下来后,并没有急于对失利下结论作处罚。他迅速按照熟悉的工作方法展开了真相调查。其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亲自找干部战士谈话。

第一位谈话的对象是第十四营的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于飞。

于飞是洪雅县花溪镇人,在王文彪任职洪雅县护庄大队长和第十四营营长期间,都是王文彪的副手。论了解王文彪,非于飞莫属。

洪雅县花溪镇地处青衣江的支流花溪河左岸,峨眉山的茶采摘下来,就会沿花溪河到达花溪镇,与茶商交易。茶商买茶之后,船运杀青后的鲜茶到青衣江,再上溯到雅州制茶压砖,运往藏地。

十四营副营长于飞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汉子,身材高大,行动敏捷;双目有神,神态果决,一看就知道不同于寻常百姓。

干部档案显示,他曾是洪雅县花溪镇附近的茶农(注一),不仅种茶,而且贩茶。因为行事公平,价钱公道,外地来的茶商,都喜欢找上他,所以渐渐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牙行老板。

张献忠入四川,各地官府如丧考妣,迭文让各地士绅捐银助饷成立乡兵团练,花溪附近的十里八乡百姓便推举于飞为团练首领。除五蠹蔓延全川,花溪团练大规模集结,数百精壮开进了县城,所以除五蠹洪雅县也闹过,但很快便烟消云散,没有成气候。

雅州平乱后,范文光的田宅尽数落入朱平槿之手,其中部分范氏田宅位于洪雅县境内。正巧洪雅令升调省外,朱平槿便趁着接收范家田宅之机,在洪雅县设立了王庄和护庄大队。那时于飞正率团练兵在县城布防,与王府的人很友好,言谈中对朱平槿这位平定雅州之乱的天家骄子颇有好感。

当时朱平槿正缺干部,于是巨手一挥,把于飞这位当地头面人物纳入了囊中,并委以重任,委他为洪雅县护庄大队副大队长兼基干中队副中队长,协助正职王文彪统管一县的军事和王庄。去年底蜀地王庄动员,王文彪被抽调到顺庆总队挂职,还没有正式分配,便有了第三团扩编之事。

干部紧缺,总监军

部想起了人在顺庆的王文彪,便任命他担任新编第十四营的营长。王文彪得了任命,便推荐洪雅县的副手于飞担任副营长,此外还推荐了数位连排级干部。形势逼人,总监军部一一批了,并催促于飞等人尽快上任。然而总监军部没想到,这一连串的人事任命在这里出了大事!

王文彪是绵州人,出身于东门人市。父母妻儿兄弟姐妹均死于流贼,与流贼有深仇大恨。

在碧峰峡,每个连只有七个班,没有排级单位。王文彪就是老一连二班的班长,与陈有福、谭思贵、文养正是一个连的战友。全连站队,王文彪的位置就在陈有福之后,护商队军旗之下。雅州之战、牛角寨之战和江口之战,王文彪一个不落地参加了,虽然表现平平,但也没有出错。

朱平槿将王文彪作为一员亲信大将放在洪雅县,从基干中队长到大队长,逐级提拔起来。王文彪本人的出身和表现,固然是提拔的考量因素。但王文彪是碧峰峡三百五十一名草标中唯一能读书认字的,却是让他独当一面的主要原因。

客观来说,任命王文彪担任营长,是大体合适的。护庄大队长与营长本是平级,调动不属于提拔,因此总监军部直接任命并没有越权。

……

士兵们涌进权家大宅,顿时让冷清的宅院里热闹起来。

士兵的说话声、伤兵的呻吟声,越过高高的屋脊,传到了西南角一处僻静的小院里。没有家具,随营的工匠们用树干锯出了几个粗陋的木墩,搬来当板凳。据说工匠们正在加紧做床,好歹不能让朱平槿这位世子晚上睡在冰凉的地板上。

朱平槿的木墩上加了一块软垫,是从朱平槿的马鞍上取下的。蛋疼事件发生后,随侍太监们被上头骂得满头狗血,于是采取了措施,把朱平槿的马鞍垫得又软又光滑。朱平槿与手下人的唯一差别就在这儿。

但朱平槿的注意力不在这些物件上面。他盯着手中的人事档案,思考问题究竟出在那个地方。

沉思片刻,朱平槿向房间正中站立的于飞提出了问题:

“于将军,先谈谈你们战斗失利的经过,王文彪被俘叛变的情况一并说说。”

于飞这还是头一次单独面对朱平槿。世子沉默不语,让他有些紧张。世子终于开口,明显让他长出了一口气。

“禀世子爷:日前大败,末将愧对弟兄们,百死莫赎!”

于飞一开口就就主动承担了责任。既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替王文彪找理由,这让担心两人沆瀣一气的朱平槿稍感欣慰。

“胜败乃兵家常事,于将军不必过于自责。关键在于我们赢了,要知道为什么赢;输了,要明白为什么输!

弄懂了,想透了,下次能赢的就会继续赢,会输的就不会输!

所以,战后总结一定要全面,决不能只说赢的,忌讳输的。圣人道:失败乃胜利之母,就是这个道理。”

“世子爷说得真好!末将受教了!”于飞由衷地向朱平槿拱拱手。他理理思路,开始了讲述。讲述是从一月多前的罗渡镇开始的。

注一:于飞,明末洪雅义士。史载,他曾经数次率领乡兵大败张献忠的军队,后来不屈战死。花溪镇,明朝为芦村镇,归花溪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