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六百零八章 表情过度(三)

崇祯十三年 第六百零八章 表情过度(三)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吴泰开篇即语惊四座,听者反响却各不相同。UU小说

有人暗自叫好,有人木然以对。

还有人暗自愤愤不平:蜀王府富甲天下,护**兵精粮足,自然能够所向披靡。

可怜老子的儿郎们,饿了几年饭,欠了几年饷,个个面黄肌瘦,衣不遮体,爹妈倒床,老婆卖 淫,儿女讨口……官军剿贼,那是越剿越穷,越穷越剿!简直就是两个叫花子争碗馊稀饭……只要以后饭够吃,饷足额,老子世代的将门,恩养的家丁,必不逊于你们这帮草标……

谁知,吴泰接下来一番话,不仅让那些不服不平者面红耳赤,且还让他们心中大惧。

“士卒穷困,天下咸知。是朝廷真无粮无饷否?

非也!

仅是辽饷一项,天下田亩俱加派一分二厘!又有练饷、剿饷。三饷合计岁入一千六七百万!

这一千六七百万两银子尽分之于天下兵士,一人一年何止于十两!

还有数不清的加派加征,皇庄皇店官田军田缴交的粮食……

这些银子和粮食去了哪里?

众所周知,被朝廷的文武大臣贪了去!

一笔钱粮缴上去,士绅贪、官员也贪;外官贪、朝官也贪!

一笔钱粮拨下去,宦官贪、内阁也贪;文官贪,武将也贪!

如此雁过拔毛、层层克扣,到了士卒手里还剩多少?半两亦无!

难怪士卒卖儿售女,羸弱不堪!

朝廷大臣常言:汰无用之老弱,养精锐之敢战。于是军中便传言道,那些家丁精锐是用士卒的兵血养出来的。

此言大谬矣!

家丁所得之银,不过本来应得之银,无非未被贪去而已。何必冠之以‘恩养’,故意混淆视听、嫁祸于人?”

吴泰此言若公之于众,不仅普通的士卒有哗变之忧,就连身边恩养了多年的家丁,恐怕也会离心离德。

没想到这个并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吴泰,也是个杀人不见血的狠角!

若是一般的钱粮师爷敢如此口无遮拦,早被我等铁拳给锤扁了!

可这吴泰却不能。不因为他是护**的总后勤官,而因为他身边坐着蜀世子朱平槿!

难道,今日我等有一场厄运?早晨的天气微风和煦,一些人却闻到了空气中的燥热。

“……后勤,军需是也!

军需官一年,过手钱粮百千万之数。若要发财,这是一等一的肥缺!

末将来当这个护**军需之首,却不是为了发财!

家严吴宇英,曾任户科给事中多年。他曾坦言于臣曰:

朝堂之贪,始于积弊。而积弊之重,重在盘根错节。尽除积弊,非圣主不能也!

去岁,贺先生请末将加入护**。斯时末将对护**一无所知,便问缘故。

贺先生答曰:少年圣主!

末将摇头再问,贺先生笑而再答曰:补给到连!

末将顿时折服,拜倒于世子门下……”

吴泰毫不留情地戳穿了官军在粮饷供给上的脓疮,达到了震慑众将的目的。然后,他用自己加入护**的有趣经历,将话题轻轻一转,不露声色地回归到护**的后勤工作上。

吴泰道,川北之战的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后勤工作对战局胜负的极端重要性。

千里用兵,本是兵家大忌。

川北地形复杂,又恰值寒冬腊月。因此,川北之战对成立不久的护**总后勤部是一次最严酷的考验。

川北之战的胜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用整船整船的粮食、堆积如山的被服以及大量的铳炮、火药夯出来的。而这些军辎,几乎全是蜀王府无偿捐出的!为了赢得川北的胜利,富甲天下的蜀王府几乎是倾家荡产!

物力之外,还有人力。

蜀藩宗室自罗姑娘始,上万宫眷宫人都为护**缝制棉袄棉裤;

四川各府州县王庄,出动了人员若干、车辆若干、船只若干、挑子若干,整修道路若干、桥梁若干、城寨若干,抚恤灾民若干、供养俘虏若干等等,付出的牺牲和代价绝不小于第一线作战的将士。

此番眉州作战,眉州周边的百姓再一次被动员起来,运粮、挖土,为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提醒在座诸位,将来远离四川到省外参战,军队的规模扩大、战场的广度扩大、运输的距离扩大、装备火器的数量扩大,都会使后勤的难度成倍增加。

为了将来的胜利,必须未雨绸缪,提前采取一系列强化措施:

第一,强化辎重运输力量,作为战场军资供给的主力。

吴泰分析道,护**的火器尤其是野战炮的装备,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过了京师神机营的水平。

要提升野战炮兵的火力,炮弹的数量比炮管数量更重要。

但是,一枚七斤半的炮子连同火药纸筒板条箱,平均重量达到十斤。一匹合格的驮马最多驮载两箱十六枚。而在战场上,这仅是一门炮不足半刻钟的发射量。

在天堡寨,炮兵一营一连的六门炮,单炮平均发射量超过四十发炮子,超过两匹半驮马的驮重。没有随行的辎重连支援,就会因为弹尽而丧失持续作战能力。

因此,极有必要在军机处后勤部、各军区、各旅、营三级编制中增加专业的辎重运输部队。营设辎重排,旅级军区和野战旅设辎重营。军机处后勤部和师级军区设辎重团。

目前直属于军机处后勤部的骡马辎重第一团已经在上月末成立,拥有士卒约三千人,标准油布篷车六百辆,骡马黄牛一千二百头,极限运输能力为单次六千石。根据规划,将来在湖广还会成立骡马辎重第二团,进一步强化未来的战场运输力量。

第二,提早未雨绸缪,加快后勤物资的囤积。

如何多快好省地建设兵站,是世子长期以来十分关心的后勤大事。

如今,世子已经准了后勤部的奏折,在成都府、重庆府、保宁府和湖广澧州建设四个大型的军资储运仓库,在松潘、广元、巴州、达州、夔州、遵义、泸州、叙州、雅州、嘉州、建昌等地建设小型军资储运仓库,以备未来的战局变化。

第三,实施军民 联动,充分发挥民间运输单位的运力。

吴泰道,早在仁寿大饥荒的时候,蜀王府便动员和雇佣了万人运粮队。

四川填泸州,川西的大船悉数上阵。

陈有福第三营挺进川北,也是以王庄雇佣民间船队与专门的辎重部队协同联运。

岁末大战,合州的纤夫和邱家的粮船队,随军转战,立下大功。

巴山守备部队的军资供应,主要依赖川北百姓组成的巴山铁肩队。

如今,四川的造船业、船运业和镖局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民生航运集团和川楚造船集团同日上市,资金充裕,正在急剧地扩张规模。顺风镖局已经列入了第二批上市企业名单……

军事运输是物流企业绝对不肯抛弃的大订单,民生航运集团的总办董克治、会办邱如晦已经找上门来,表示愿意为出征湖广的护**源源不断输送兵员和粮弹。

因此,充分发挥民间运力,实施有效的军民 联动,既是护**后勤工作的传统,也是大明军事后勤的创新……

吴泰拿着本本侃侃而谈,小半个时辰方才说完。这时,颌下一缕胡须的原总装备部部长,现军机处装备部部长王昆山上了台阶。

王昆山显然并不习惯穿军服。

他先是局促地向台下的丘八们拱拱手,转念间又换成了军队的帽檐礼,弄得下面哄笑一片。

王昆山道,装备部最早只有蜀王府各作坊和左护卫军器作的几名工匠,自从拜了世子罗姑娘为师父师娘,又有了蜀王府数百万两银钞的巨额投入,如今已经有火器局在成都、泸州、重庆三个生产基地,火药厂在绵州的两个生产基地,合计各类工匠上万人。

但是,军械生产绝不仅仅依靠火器局和火药厂。

钢铁集团、雅州车辆、雅州皮革、川楚造船、鲁班机器、巧娘纺织以及数不清的民间作坊、公司,通过招投标管理和标准化生产,为护**提供了大量的吃穿用度物资。

目前护**的装备,已经由竹枪短矛发展为火铳大炮,由布衣棉袍发展到铁甲钢盔。就连主战兵器火铳与大炮,亦在短短的两年中发展到了第三代。

护**的装备水平,不仅远远领先于闯献流贼,而且已经开始领先大明的关宁铁骑甚至关外的鞑子精骑。

然而,由于火铳等重要装备生产量长期不足,装备部受了很多的非议,也曾被世子和罗姑娘下旨斥责。但正如世子多次鼓励他的那样,凡事从量变到质变,总有一个过程,总是需要时间来总结和改进。

如今装备部上上下下各单位的三结合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火器研究院正式挂牌,火器局第三期扩建工程已经点火运行。新式装备不断研发出来,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火药产量逐月攀升。希望诸位将军以后有机会亲自参观火器局,亲身体会什么是世子和罗姑娘倡导的“现代化大工业”。

相信诸位将军看了之后便会坚信不疑:

为什么说世子首倡的“护国安民、天下太平”大业必然成功!

末了,王昆山告诉台阶下的将军们,第三代主战兵器刚刚投入生产,数量不足是必然的。希望将军们不要争抢,因为后面领取的,很可能是更为新式的兵器,正所谓“新军新铳,老军老铳”!

王昆山成功地把装备部的装备工作报告变成了监军部的政治思想工作报告。不过,被抢风头的孙洪并不介意。

孙洪更关注吴泰,更关注吴泰与贺有义、吴泰与世子的关系中的那一段无法证实的佳话;更关注吴泰言论中那些表面上是后勤,实则超越后勤延及政治的那一部分。

世子已经告知孙洪,要将他下放到澧州军区与贺有义搭档,去“基层锻炼”。

基层锻炼孙洪不怕。

孙洪自从进了蜀王府,从王府文案到招募官,又从招募官到宣传队长,再从宣传队长到总监军部副总监军、第一副总监军、总监军,上上下下已经折腾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况且澧州那是护**未来的主要作战地域,下放澧州那是十足的重用。

孙洪在意的是军机大臣的头衔。

在当下,蜀王府枢密军机处已经成为世子主要军事幕僚机构。一个军机大臣的头衔,可以保证他稳居中枢重臣之列。

可幕僚机构的性质,又使外官很难进入军机处。

九名军机大臣都是世子身边的随侍之人。廖大亨、马乾、陈其赤,是世子身边的朝官;郑安民是王府长史;曹三保是王府承奉;程翔凤是世子大秘;舒国平、王昆山和他自己则是护**四部的首脑。

外官中的贺有义、宋氏兄弟,川北的龙文光和刘镇藩等等有资格的文武,都未能进入军机处。所以自己下放澧州,这军机大臣的位置势必也会腾让出来。

也许吴泰是看上了这头衔,亦或是世子对吴泰有所暗示,他这才会当着世子和众臣的面为自己请功,在世子整军的当口向官军旧将们开炮……

不过, 孙洪在心里暗暗一笑:帝王心术,你吴泰可知否?

眼见着王昆山拱着手从台阶上走下来,孙洪便直起身来向世子走去。

世子那张年轻平和的脸上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沉稳得像座盘膝菩萨,温润得像尊坐莲观音。

孙洪走上台阶,先向世子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这才趁着转身之际挤出些许笑容,来面对台阶下的众人。

沉住气!

孙洪暗暗告诫自己。

为了顺利完成军事力量的整合,世子殚精竭虑,从攻城之前世子对高级将领的单独召见到今天的整军大会,那是层层谋划步步紧逼。

如今,世子已经安好了火铳,瞄准了目标,就等着自己抠响扳机。

这无疑是在宣布澧州职务之前,对自己的最后一项考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