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六百零九章 表情过度(四)

崇祯十三年 第六百零九章 表情过度(四)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今天的重头戏终于上来了!

阶下的将领们立即将那些暂时听不真切、弄不明白的东西抛开,悄悄挺直了胸膛,全神贯注盯住了瘦弱的孙总监。uu234

整军整军,不就是整我等这些头头脑脑嘛!

到底咋个整,趁早亮个盘子!

孙洪开口,声音洪亮。他没有像吴泰那样时不时地口吐酸文,也不会引用大堆的数字让人听得云遮雾绕。在他平铺直叙的语言中,夹杂着最新最潮的政治名词。这些名词中,又隐含着与上位者相似或相近的政治理念。

孙洪道,世子常讲:“护国安民、天下太平”的伟大事业能否成功,策略是生命,干部是关键。

监军监军,监的是军队,监的是军队中的人,尤其是军队中的各级干部。把忠诚于“护国安民、天下太平”伟大事业,有能力、有干劲、守纪律的干部提起来,放上去,打造一支经得起各种考验的干部队伍,是世子对监军部的期望和重托。

然而川北之战,暴露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尤其是王文彪的投贼叛变,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后果是极其惨痛的!

正因为如此,总监军部受世子指派,对王文彪案进行深入调查,以便为护**用人管人的制度改革积累经验教训。

调查的结果令人深思:

王文彪投贼叛变的思想根源,是他在思想上从未真正接受世子首倡的“护国安民、天下太平” 理想信念,从未将“忠于大明、护国安民”的宗旨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反而将加入护**庸俗地理解为卖命吃饷的利益交换;

王文彪投贼叛变的制度根源,是他可以凭着世子亲兵的名头仗势欺人、欺上瞒下,脱离上下左右的监督,反对军政集体决策制度,大搞自己的“一言堂”;

王文彪投贼叛变的作风根源,是他丧失人生信念,疏离干部士兵,羡慕土豪劣绅奢靡腐朽的生活方式,腐化堕落,乱搞女人!

王文彪案的深刻教训告诉护**的全体干部战士:

必须坚持“护国安民、天下太平”的理想信念,必须坚持“一大宗旨三项纪律”铁的军纪;

必须坚持集体研究,主官拍板的决策程序;

必须坚持监军建在连上,军政主官相互监督;

必须坚持补给到连,薪饷到手;

必须坚持对干部战士进行教育,帮助他们竖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必须坚持“官爱兵如子,兵敬官如父”的新型官兵关系;

必须坚持士兵委员会的权力绝不虚化,尤其是在同级军政主官晋升推选上的发言权和投票权。

这六个坚持,不仅应该成为此次整军中干部选拔的基本方针,而且应该成为将来护**选人用人管人的基本原则。

否则,新任命的干部就可能会带病提拔,就可能会变成王文彪第二,再次给“护国安民、天下太平”的伟大事业带来莫大的损失!

……

太阳越升越高,天气也越来越热。

孙洪抑扬顿挫的成都官话在灵岩寺的山门前回响。

然而挤得满满的会场,却似一盆冰冻的古潭,没有半点动静。

除个别已经被朱平槿亲自敲打的人,也许没有多少与会者能想到:他们左等右盼的结果,竟然是一场从兵到将、从编制到战术、从装备到思想的彻底整顿。而首先面临整顿的,就是他们自己!

孙洪依然滔滔不绝。

他从王文彪投贼叛变的典型案例切入到官军将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讲到了眉州之战中各参战部队的严重违纪事件。

他专门用了两个词组来形容这些严重违纪事件,叫做“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和“性质恶劣,令人发指”!

为此,孙洪举出了大量的违纪案例:

个别部队以改善伙食为借口,强行向周边的村镇王庄采买。不给钱或者少给钱,形同抢掠;

个别干部借口提高战斗力,公然暗示士卒进城后可以“自由行动”;

个别高级干部,视护**“一切行动听军令”的第一军纪为无物,大闹中军营帐,胁迫刘镇藩总指挥立即下达攻城命令;

更有个别高级干部,携妓参战,阵前放酒高歌,丝毫不顾及上上下下的影响。

对此孙洪痛批道:难道那些在土堤上喝风吃灰,在壕沟的泥水中坚守阵地的普通士卒,他们不是妈生的,肉长的,不知道享乐贪欢?

世子殿下一国之主,富有全川,难道他置不起一件绫罗绸缎,办不出一桌山珍海味,只能穿着粗布葛衫,吃着四菜一汤,与普通的士卒一起坐田坎滚泥巴?

个别高级干部大耍世家公子的派头,自以为风流倜傥无人能敌,实则不过人人侧目的戏台丑角而已!

虽然孙先生没有点名,但人人已经知道那“世家公子”是谁。

在座之人除了侯天锡,谁敢自诩世家公子?除了侯天锡,谁敢军中饮酒狎妓?

孙先生当着世子和众人之面公然掌掴侯天锡的脸,没有留半分情面,想必侯大公子要倒霉了!

可是有在座者立即又想到:大闹中军帐、胁迫主将,老子也同去了;老子手下拿了公费出去采买,会不会也有抢掠情形……

侯良柱天启六年升任四川总兵官,镇守永宁;秦贼大炙,又统领川北镇,前后十余年。阶下众将有不少人,包括刘镇藩在内,皆出自侯氏的部下或者门下。

他们从侯天锡联想到自己,不免物伤其类,暗自惶恐和悲戚。

可没等他们从惶恐和悲戚中挣扎出来,孙洪又爆出了一个更令众人意外和震惊的消息:

就在昨天夜里,当各单位主官奉旨渡江前来开会后,眉州城下竟然连续发生了两起恶性违纪事件!

第一件,骑兵第四团一名连长率十七名士卒自制铁爪绳索,试图爬上眉州城墙,结果被巡城的警卫团当场抓获。

经过审问,犯人供认不讳,爬墙入城的目的就是在火场废墟中找寻金银。

为什么他们敢公然违反世子各部队不得入城的旨意,为什么他们被抓后依然振振有词死不悔改?那是因为他们的上官早早便对他们承诺过,破城之后,任其抢掠!

第二件,太平营一名军官带着数十余名士卒,酒后夜入安置灾民的甄别营地找女人,结果被守卫营地的护**新津守备营参战连发现。

新津守备营参战连试图逮捕违纪者,该军官仗着人多势众,公然拒捕,双方发生了武装冲突,造成一死七伤的惨剧。

警卫团和补充兵一营迅速增援,将该军官及部分拒捕士卒擒获。经审问,有士卒已经承认:入营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女人,发泄兽欲!至于领头那名军官,军职守备,姓谭名天……

就在这时,古潭平静的表面终于承受不住来自于下面的暗流冲击,哗一下炸开了水花。

孙洪刚刚提及那违纪军官的官衔和姓氏,下面便噗通一声,接着一叠声的斥骂和爆笑,再然后是哭叫声和条凳大阵噼噼啪啪的碰撞声。

孙洪站在台阶上向动静处望去,转眼便明白了大概:

原来是第二排边缘上一名军官突然晕倒,一头栽下了条凳。坐在条凳另一端的那人猝不及防,条凳一翘,那人便一屁股硬坐到了地上。

平白遭遇无妄之灾,自然口出不逊。周围的人有笑的,有嘲的,也有不知所措的。

还有人向后排招呼叫喊。末尾一名小将听了招呼,带着哭音喊爹向前奔去,结果慌不择路,被密密的凳子腿绊了个贴地飞行,摔出一路烟尘。

……

自从投了蜀王府,孙洪逐渐从一名不入流的书生成长成为一名成熟的军队政治工作者。

此次整军会议事关重大,这些骄兵悍将能否俯首帖耳,谁也没有把握。所以,孙洪要在最终宣布高级干部安排去向之前,给这些人竖立几个负面的典型。

以此同时,应对预案早已提前准备,必要时立即实施。

把会议的地址选在灵岩寺,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灵岩寺与眉州城下的军队隔着一条宽阔的岷江,可以屏蔽信息,可以把官军将领们和他们的军队分开。即便个别人意图生变,也变成了无兵之将,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然而,虽然应对预案已经设想了各种突发情况,眼前这一幕却没有料到。

若因一人的昏倒而引发一场失控的骚乱,以君前失礼之罪穷治之,未免不近人情,毕竟他可以辩解为天热中暑;

可若是放任自流,那这群兵痞不知道还有多少没有使出来的搞怪手段!

此时此刻,孙洪犹豫了。

他在想,长于领兵的世子朱平槿会说什么做什么,用什么办法既能维护上位者的尊严,又能将异常潜在的隐患消弭于无形?

这时,负责会场警戒的警卫团副团长蒋鲁已经查明了情况过来禀报:“太平营参将谭弘突然昏倒,人事不省!”

“谭将军乃川东柱石,有功于国,万万不可有失!”

今日露面之后自始至终未吐一言的蜀世子朱平槿站了起来,对着蒋鲁有力一挥,大声下令道:

“李良医还在眉州城下,现在去请来不及了!你速速进寺,请太平县主过来抢救!”

蒋鲁得令而去,这边会场上立即有了新情况。

只见那刚刚完成贴地俯冲的小将冲进人堆,把昏死的谭弘抱在怀里使劲摇晃,一边痛哭一边干嚎:

“爹呀!世子赞您是有功之臣呐!是川东一块柱石!世子请县主娘娘亲自来为您诊治!爹呀,您可千万要挺住呀,太平营三千将士可都指望着您回去呐!”

喔!有功之臣与川东柱石,太平营与三千将士!

听了这几个关键词,谭弘的白眼仁翻出了半截黑的,喉咙中溢出些白沫,咕噜咕噜冒出点杂音。

那小将立即将他爹的声音用众人都能明白的语言翻译出来:

“我爹向世子请罪!君前失礼是一罪,家门不靖是二罪……”

“谭将军戎马操劳,以至沉疴在身,何罪之有?”

这时,孙洪看着世子朱平槿转向了他,平静的眼神中一丝亮光闪过:

“既然谭将军有病,亟待修养,那太平营整军之事便不要烦劳他了,军政大学将官班进修之事也暂停……

军不可一日无将。这样吧,孙先生,速速将丁显爵召来。他原是重庆副将,熟悉川东诸军,太平营本在他麾下……

孙先生,代本世子拟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