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三十八章 兵器之论

崇祯十三年 第三十八章 兵器之论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古语云,“食不言,寝不语。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吃饭时高谈阔论在大明朝是没素质的体现,尤其是在规矩森严的皇家。

桌子上除了几样小菜,主菜是一盆冬笋炖猪肉。冬笋是兵士们砍竹子时顺便挖的,肉则是今天一早被赶上山的。此外还有一样这个时代非常稀罕的菜:辣椒(当时叫番椒)炒肉片。宋振宗和宋振嗣两兄弟筷子翻飞,吃的嘴里兮兮直响,但动作没有半点停顿。曹三泰主管后勤,与兵士们为伍去了。曹三保代替曹三泰出来给朱平槿解释,这是蒙顶山庄上新种的番椒,送来给主子尝个鲜。

朱平槿还没来得及讲话,宋振宗嘴里咬着肉,已经急着表了态:“好吃!好香!就是辣点!

朱平槿笑笑对曹三保道:“我们四川天潮,百姓吃点辣椒除湿。有条件让你兄弟多种一点,运到成都府一定卖个好价钱!”曹三保赶忙应了。

朱平槿几口吃完了饭,用茶水漱了口,待大家都吃完,抓紧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宋振宗抢先发言。这厮自从得了朱平槿的鼓励后,说的话是越来越多。

“末将看过戚爷爷的书!”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根有据,宋振宗先把他崇拜的戚爷爷抬出来,“戚爷爷说,最好的阵法就是鸳鸯阵!这鸳鸯阵可有诸多变化。在接敌之时可变为纵阵,藤牌居前,遮挡弓箭,接敌也快;在开阔之地可以展开两翼变成横阵,兵器齐出;在街巷丛林水网狭窄之地,又可变为五行阵和三才阵,兵士调动灵活……”

听着宋振宗侃侃而谈,朱平槿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这厮最近明显是下了苦功的。可是宋振宗话音刚落,他便遭到了搭档舒国平的反对。

舒国平道:“末将也看过戚爷爷的书!宋将军之言却不敢苟同!鸳鸯阵是步阵。戚爷爷御倭在江浙福建,所用便是鸳鸯阵。等戚爷爷到了蓟镇塞上,练的却是车阵,阵中遍布鸟铳、弗朗机等火器。戚家军御倭时,营伍之法是四进位制,即四队一哨,四哨一官、四官一总。等戚爷爷到了蓟镇,营伍之法又为之一变,是一营三部,一部两司,一司四局,一局三旗,一旗三队。何以如此?末将以为,是因敌而变,因地而变!”

舒国平的观点立即得到了朱平槿的肯定。

朱平槿道:“这操练之法,需按照我军预计作战对象和作战样式确定!我方首要作战对象是流贼。大部分贼众,皆是贼首裹挟而来之流民,刀枪不全,甲胄全无。贼众没有阵法,喜欢一拥而上,乱刀乱枪招呼。贼众军纪不严,胜时尚能齐心搏命,败时往往作鸟兽散。贼众衣食不保,抢粮抢钱时敢于拼杀,无利可图时作战乏力。然贼众虽形似乌合之众,但作战极为狡诈。往往以金银或偏师诱我,大军四面埋伏,待我上当,立刻四面冲杀。贼众遭遇大股官军,往往四散山林河泊,隐匿踪迹。待官兵搜缴,四处袭击,令官兵到处挨打。在两军交战之时,贼首往往率少数精锐,待我军疲惫不堪,阵型松散之际,伺机杀出……”

宋振宗一拍大腿,叫道:“正是!我秦州兵败之时,那流贼先伏于官兵必退之路,待我军通过之后,方才杀出。我军尚未列阵完毕,那流贼上万人就蜂拥而上,然后我军就散了……”

宋振嗣也道:“末将跟随兄长列阵迎战,虽然斩杀贼子无数,但架不住贼子数量太多。最后末将脱力,手累得几乎抬不起来……”

见众人听得认真,朱平槿便道出想法:“故我新军之操练科目为四:队列、体能、刺杀,射击!基本之战法,是迎敌展开横队,以最快最密集之火力震撼敌阵,摧垮敌人军心,进而大队白刃冲击,一举全歼敌人!”

以火力便能震撼敌阵,摧垮敌人军心,这分明便是朱平槿谈论过新式兵器。这种新式兵器,“既可以当成火铳打放,又可以当成短矛刺杀”。宋振宗心里有不同意见,便趁此机会把自己的想法道来:“官兵以火铳列阵,根本挡不住贼人冲击!前后三叠火铳最多打放一轮,贼人便冲近砍杀,装填打放第二轮根本来不急!再说,这些火铳远了便失了准头。过了七十步,就不知道铅子飞到哪里去了。铳子轻小又不能存力,就算瞎猫碰上死耗子,也不能破甲伤人……”

刚刚道出想法,便遭宋振宗公然反对。竖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还需要一个过程,费很多周折!

朱平槿心里感叹着,对周围道:“既然宋将军谈到了火铳,你们都来说说这火铳还有何不足?”

世子虚心纳谏,众人立即行动。

贺有义道:“火铳列阵,兵士臂上绕一根火绳,行动不便。这列阵不能太挤,故而火力稀疏,此为其一;其二,火绳在战前必须事前点燃,容易贻误战机,夜间极易暴露;其三,火铳装填不便,耗时太长,发一铳可射十箭;其四,距离远了不准,七十步后基本打不到,打到了也难以破甲;其五,火铳手如同弓箭手,近战时不如长枪大刀有用;其六,火铳打造粗劣,难堪使用。打放久了,三支倒有一支炸膛。”

宋振宗使劲点头:“贺先生说的及是!我秦州兵里的那些火铳手,还没有点燃火绳,贼兵便近身搏杀,只好转头就跑。没有刀盾手平时上前掩护,他们就是一群乱跑的鸭子……”

舒国平皱皱眉头道:“世子可是要用火铳装备新军?”

宋振宗道:“末将也曾问过……”大概他想到朱平槿威胁要把他军法从事的话,赶快把后半截话掐住。

朱平槿笑笑道:“看来这火铳的声名不佳,诸位都是心有戚戚。不过……”他停歇了半响,这才道:“方才诸位对火铳评价甚低。但本世子想,如果能将那火绳去掉,则行动不便,容易暴露、贻误战机等缺陷不是没有了?如本世子以四排密集之横队列阵,前面两排蹲着,后两排站着,待敌进到七十步内,一齐开火,敌兵可退否?”

宋振宗取下头盔,挠挠头皮道:“这可说不准!若敌军只是些蟊贼,末将估计他们会被吓到;若是贼中精锐,估计他们还是会杀上来。俺觉得,反正只能打放一轮,不如让那贼子靠近些再打,打完就用短矛拼杀。不过近距离拼杀,这短矛不如长枪,最后一排的矛头容易戳着前排的人。若是敌方用强弓劲弩攒射,我方阵型多半要崩溃!”

朱平槿道:“既然最后一排容易误伤前排,那就改用三排横队的火铳齐射,齐射之后短矛接敌。第四排收拢做预备队,由营长直接掌握,或掩护部队两翼,或支援前方。如果将来我们遇到精锐马贼,甚至是鞑子骑兵,一个营四个连可以方便地转为方阵。”

舒国平道:“禀世子,末将觉得这火铳本是好的,一则兵士操练简单,不像强弓劲弩,动辄操练一年半载;二则火铳生产快捷,最多一月便可产出,人多产的就多。不像弓箭,光备料就要一年;三则末将听说近距离破甲甚为可怕……”

贺有义插话道:“正是!父亲大人原有一支西夷火铳,口粗管沉,需用支架衬托……末将曾亲自打放多次:二十步内可破棉甲三层或铁甲一层,三十步内可破棉甲一层,七十步内,可夺无甲人之性命于顷刻!”

舒国平接着道:“只可恨这火铳射速太慢,远了不准,近了无用!”

见到手下人谈到火铳都是一副摇头叹息的模样,朱平槿心知他们没有见到新式火铳之前,自己不太可能说服他们。他必须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威,先强行操练起来再说。

朱平槿道:“火铳火炮,本世子称其为热 兵器;刀枪剑戟,本世子称其为冷兵器。热 兵器耗药子,不耗人力。打放百次,人尤感轻松,不会力竭。军队全面装备热 兵器,已经是大势所趋,无可阻挡。本世子闻那西夷强军,已经人手一支火铳,大炮配比更是千人数门。作战之时,炮声隆隆,烟焰漫天。本世子操练新军,匡扶大明,保佑黎民,必须练得强军,切不可自甘落后。火铳或有诸多不便,但我等可以改良火铳,亦可改进火铳战阵之法,力求发挥火铳之最大战力!待火铳改良以后,本世子还要造出新式火炮等厉害兵器列装军队!诸位或许想问,这新式火铳何时可有?本世子可以明白告诉各位,本世子现在一支也无,三四个月也未必能够造出来!但是,本世子仍旧要求诸位,此时就要按照人手一支火铳、人手一支短矛模样,先行操练起来!本世子有言:宁可人等兵器,不可兵器等人!诸位爱卿,这是本世子之军令!”

朱平槿拍了板,众将站起齐声道:“末将得令!”连罗景云也像模像样大声叫喊。

朱平槿满意地点点头:“诸位爱卿,我等与其坐而论道,不如一起到晒场上去,亲自操练一番兵士如何?”

众人在朱平槿的带领下,离开屋子刚走出小院。朱平槿突然想到这碧峰峡养得国宝,难道就养不得猪儿?于是转身招呼曹三保道:“曹伴伴可去告诉曹总管,本世子觉得,这山坡空着怪可惜的。曹总管兼着护商队的辎重后勤,不妨利用兵士休息空闲之时,让他们在这荒山上养鸡养猪。用不了太多功夫。只需砍些竹子,编成围栏,再造几个鸡棚猪舍就好。鸡儿猪儿就让它们在里面自由找食,省的我们去喂了。到了年底,鸡儿猪儿养肥了,我等不是又可以打牙祭了?”

朱平槿的提议立即引起众人共鸣,两个吃货更是连着叫了三声好。众人一路说笑,向晒场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