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三十九章 一个小兵

崇祯十三年 第三十九章 一个小兵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队列操练看似复杂,实则简单。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真正难的是要整齐划一,迅捷快速,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

陈有福划归了护商队第一连,成了第一连第一班的第一任班长。他手下有十一个人,两个组长和九个兵。两个组长他都不认识,只知道一个姓文,名养正;一个姓谭,名思贵。姓文的是个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姓谭的一点都不弹(四川方言:傻子),三十六根转轴七十二个心眼,眼睛一动便是个主意。九个兵陈有福认识两个,不是保宁府和夔州府过来的,而是在人市中被赶作一堆的堆友。陈有福一天上一个台阶,心里满足极了,晒场上更加卖力。这会儿他正举起右拳、平伸左掌高喊:“以我为标兵,全连集合!”

全连人员听见陈有福的喊声,立即从散乱状态向陈有福聚拢。陈有福本班的人从左向右向他看齐,二至七班的班长从后向前向他看齐,二至七班的成员再从左向右向他们各自的班长看齐。转瞬间,一个连的实心方阵就成型了。

一连的良好表现让宋振宗这个兼任的一连长在朱平槿面前颇有面子,他手中时常挥动的竹棍已经夹在腋下。朱平槿走到陈有福右侧,单眼瞄了一下排面,总体还算整齐。他又往下走了几步看了看,却对宋振宗摇摇头。

宋振宗连忙过来。朱平槿道:“队列有个问题。前后排的间距不一;每一排面的左右间距也不统一。”朱平槿边说边平举一只手臂,指尖伸直,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前后间距以后排士兵指尖触摸前排士兵后背为准;左右间距以左右两拳接触为准。”朱平槿纂起双拳,贴在左右裤腿上,又做了一个示范动作。

宋振宗道声好,立即向全连宣布新的规矩,并下令解散,重新开始集合。陈有福再次举起右臂,高喊自己的是标兵……。

朱平槿对观演的舒国平等人道:“连队在静止中操练容易。但在行进中,尤其是复杂起伏地形上行进,能做到横看竖看斜看都能一根直线,那就很难!全营满编之后,还要做到营级队列整齐,那更不容易,所以你们还得继续操练!从明早起,全营开始跑步,进行体能训练!明天刚开始,来回只跑两里,以后逐渐增加到五里、十里、十五里!再往后,更要从徒手变为负重三十五斤!”

朱平槿说完,一指前面的茫茫大山道:“至于训练地点,就在那里!”

当天晚饭前,孙洪带着王大牛他们赶到了碧峰峡。除孙洪外,王大牛等人都没有马,百多里地全是靠双脚走过来的。孙洪清楚,朱平槿视察王庄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练兵。因此他们经过夹关到达蒙阳镇后,立即问清楚了朱平槿的去处,然后从蒙阳镇出发,沿着山涧穿过一条峡谷,又翻过一座大山,最后来到碧峰峡。王大牛他们是本地人,路熟。据他说,如果早知道他们来的是碧峰峡,那么不需要经过蒙阳镇。他们从邛州出发后,可以经过夹关、上里、中里,直接走到碧峰峡的峡口。这条路要近不少,只是同样难走,也过不了大车。

王大牛等人来到碧峰峡,他们刚进到峡口里面,就见到几十步前立着一排高大的竹篱笆墙。竹墙前的地上堆着竹子捆扎的拒马。竹墙上挂着一个大木牌,上面写有两排红字。竹墙后还有一个两丈多高的竹楼,上面站着个穿灰色大棉袍的兵士。

王大牛对大木牌上面的红字写的啥有些好奇,正要开口询问孙洪。竹楼上的兵士已经对着这边大喊一声:“站住,干什么的?!看不见墙上挂的字吗?王庄禁区,山民莫入!”竹墙上面也探出一个脑袋,对着这边观望。

孙洪这两天累坏了,正在马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打瞌睡,突然被兵士的大声叫喊吓了一跳,差点摔下马来。幸亏王大牛眼疾手快,一把拽住马儿缰绳,又把孙洪扶稳坐定。孙洪惊魂未定之际,王大牛给他道了原委,这才让孙洪平静下来。孙洪暗想,这里恐怕就是世子曾经说起的练兵之地了。孙洪于是止住王大牛一行人,独自拍马向前,到竹楼下向那兵士大喊道:“鄙人孙洪,是蜀王府……”

孙洪话音未落,那竹楼上的士兵已经认出了来人。他们在人市上,对这个说话和和气气,待人从不刁难的先生印象很深。竹楼上的兵士兴奋地高喊孙先生来了,旋即从竹梯上爬下来,同下面另一个兵士一起把竹门移开。王大牛看到孙洪与兵士认识,带着人也过来。兵士与同伴交代一下,便带着孙洪和王大牛继续上路。

孙洪打量带路的兵士,见他身材矮小,面容陌生,便问道:“你认识我?”

那兵士道:“小人当然认识!小人魏辰,我和大哥魏申,还有我爹我娘我妹子,都是世子爷在人市上买来的。孙先生给我们登了记,孙先生不记得了吗?”

孙洪又从上到下打量下这兵士,笑道:“你们那时……哎,换了这身衣服,简直让人不敢相认!”

那叫魏辰的小兵嘻嘻一笑道:“全靠世子爷仁慈,尽给我们好吃的,又给我们棉衣穿!兄弟们都说,世子爷是菩萨身边的童子转世投生,来世上救苦救难的!可惜呀,如果世子早来两天,我姐她就不会被别家买走了!”

孙洪听了只是点点头,没有说话。他投靠王府只是因为生活窘迫,没有出路而已。因为王府官员少有提拔,还要为朱家子弟的胡作非为擦屎揩屁股、顶罪坐班房,是故大明朝的读书人都以藩府当差为仕途末路。前朝有新科进士,因为被吏部分配到了王府长史司,激奋之下冲到尚书门口骂街。尚书大人能当到尚书,自然也不是吃干饭的。于是尚书大人赤膊上阵,挽起袖子站在家门口与他们对骂,共同上演了一场大明干部选拔史、科举史兼藩王史上一出精彩纷呈的闹剧。孙洪没有功名,连监生都不是,除非出现人间奇迹,否则仕途基本无望。孙洪清楚这一点,所以得了世子府上招文案的消息,立即上门应聘,没想到却一举得中。他原来打听到世子不过十四五岁年龄,心想自己将来不过文人清客一类的人物,混混日子,骗骗银子。但从除夕早晨世子第一次诏对到现在,不过二十余天的光景,孙洪已经清楚自己想错了。他的少年老板不仅很有手段,而且野心勃勃。

误矣!谬矣!

孙洪在心底把野心勃勃这个词轻轻抹去。输家才叫野心勃勃,赢家应该叫雄才大略!

孙洪想到这儿,瞟了一眼旁边还说得兴高采烈的小兵魏辰,心里增加了些许安稳。

魏辰把人带到,重回哨卡。分手时他给孙洪恭恭敬敬鞠了一躬:“爹娘让我们兄弟遇到孙先生,代他们谢谢您。您好心有好报,将来必定儿孙满堂,公侯万代!”

孙洪连忙拱手还礼道:“使不得,使不得!这都是世子的恩德!你魏家应该报效的是世子!将来你我同为世子效力,便是一殿之臣。大家多多关照就好!”

孙洪和王大牛赶到时,正好遇上晚上的饭点。王大牛远望过去,几百的灰色背影整齐排列在平坝上。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大吼几声,百步之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然后毫无征兆地,几百人突然一起大吼一声:虎!震得他一个激灵。王大牛自持勇武,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天不怕地不怕,见了这阵势,心里也难免打鼓。待他觐见朱平槿,身上的傲气早没影了。

王大牛带来的人,连同他自己一共二十八人,朱平槿在晒场外见了他们。这些人虽然穿着破烂,但明显要比草标们刚来时的乞丐装好很多。他们大多是二十多岁的青壮,只有王大牛一人刚满三十。他们也都带着各式武器,有长枪、有大刀,至少也有一根扁担。其中王大牛和另外四个人,身上还背着一副弓箭。王大牛见到朱平槿注意到弓箭,便给朱平槿解释了道,这些弓箭都是自家做来打猎用的猎弓。他们给杨天官当佃户,遇到青黄不接,只能靠山中打猎和挖野菜为食。这让朱平槿对于王大牛的安排又有了一些想法,他于是安排孙洪和王大牛一行人先去吃饭和梳洗。

酉(you,晚五至七点)时已过,曹三保带着已经焕然一新的王大牛进了小院。王大牛见到上座的朱平槿,老老实实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朱平槿道声辛苦,亲自离座把王大牛扶了起来,又给他赐座。

稍事寒暄,朱平槿便问王大牛是否认字。王大牛答道:“原来年景好的时候,小民念过几天私塾,认识几个字。”

朱平槿笑道:“那就好!”于是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准备把王大牛的人编成一个特务排,由王大牛担任排长。朱平槿强调,排长是军官。因为王大牛带来的人数不够,所以将流民补入这个排。这个特务排直属于营部,执行营部指派的特别任务。

可王大牛做了一个令朱平槿意外的答复:他不愿意当这个排长。

朱平槿忙问为什么。

王大牛答道:“这些人是世子您的家丁,小人一介草民,怎敢使唤您的家丁?”

朱平槿哈哈一笑,指着旁边站着的罗景云道:“这是你的副排长!他是本世子的小舅子。他们既然从军,就是军人了,军人就要遵守军法!王排长在军中行军法,不要管他谁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