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都市剑说 > 第968节-癔症

都市剑说 第968节-癔症

作者:华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3:31 来源:笔趣阁

领队儿科医生孙书辉那里排着四五个孩子,时不时有孩子鬼哭狼嚎的嗷唠一嗓子,没错,那是在递压舌板呢!

几乎许多孩子都怕这个小木片儿,恐惧更甚于针头。

牙医沈易思拿着手钻啦啦的捣鼓着别人的牙齿。

骨科医生许晓有着一手摸骨的绝活儿,哪怕没有带x光机,更带不动ct机,仅仅靠着一双手,就能摸出不少毛病,没一会儿功夫就摸出一例脊椎侧弯的患者。

眼见着别的医生一个个陆续开张,偏偏就李白这儿却是冷冷清清的。

精神病,往往被人称为神经病(误),总是被社会大众所讳疾忌医,只要脑子稍微正常点儿的人,都不会愿意被别人称为神经病(误)。

(神经内/外科医生们为了把神经病患者从精神科医生那里抢回来,真是费了老大的事儿,总得卖力的扯着嗓子喊:神经病过来,神经病的到这里来!|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过去呢,还是不过去呢?)

所以,李白这里的门可罗雀完全可以理解。

一边打下手的乡卫生院护士看向他的目光中总是带着同情的成份,千里迢迢,这是干嘛来了?

十里八乡的各路文武疯子一般都是拴在家里疯,很少有人会送他们去医院就诊,一方面是没有合适的医生,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难以根治或者治愈。

与其白白糟蹋看病钱,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关在家里,一日三顿饭也比药钱便宜,轻点儿甚至能够干点儿轻省些的活计。

不过李白并不在意,精神科在华夏并不算热门的医学专科,反倒在欧美那里大受欢迎。

原因无他,华夏人的遗传基因进化完善,产生疯子的概率远远没有未进化完全的欧美白人鬼畜那么高。

若是愿意舍了华夏国籍,凭着医术,倒是可以在欧美发达国家随随便便混个小中产那是绝对没有压力。

没一会儿功夫,领队儿科医生孙书辉送着一个孩子来到李白面前。

那个看上去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一看到李白和他桌上的牌牌,立刻哇的大哭了起来。

“我没有神经病,我不是疯子,我不要看病,我要回家!”

孙医生:“……”

孩子的父母:“……”

就知道会是这样,另外几个孩子幸灾乐祸的捂着嘴偷笑。

“呃!孙主任,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李白看着哭翻了天的小女娃,当真是好生凄惨。

“这个孩子总说肚子疼,可是我和卫医生、沈医生联合诊断,都没有办法确诊,我猜可能是癔症,或许你这里能看。”

领队儿科医生孙书辉话音刚落,他带过来的小女孩儿突然脸色发白,黄豆般大小的汗珠儿从脑门上浮现出来,带着哭音直喊肚子疼,随即抱着肚子蹲在了地上。

李白疑惑地问道:“不是提前发育?”

在通常情况下,这个概率很低。

女孩子在月事初来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痛经反应。

“不是!”

孙书辉医生确认不是这个猜测。

儿科医生也是全面手,而且对医术水平的要求比成年人全科只高不低。

“巧儿,赶紧喝口热水。”

小女孩的父母似乎早有应对经验,手上拿着保温杯,赶紧给女儿喂了温水。

不过温水所能够起到的效果聊胜于无,小女孩依旧抱着肚子哀叫着,疼得仿佛浑身都在发抖。

“我瞧瞧吧,来,坐到椅子上,先伸出手,让我把把脉。”

李白引着小女孩坐到椅子上,直接一指按在了她的手腕上。

嗯?精神科医生还把脉,这不是中医的看家本事吗?

医疗队的中医卫锦也有些看呆了,难道是自己不了解精神科。

“十分健康,没有病症。”

李白很快又收回了手,摸着自己的下巴,做出了判断。

“确实是癔症。”

精神科医生把脉当然是扯淡,他用的不是中医的切脉术,而是将自己的琉璃心覆盖了过去,比核磁共振还要好使,瞬间将小女娃子从头到脚扫描了个通透。

癔症不是病,而是心理疾病的一种统称。

李白拿起小女孩的病历本,直接问道:“小姑娘今年上几年级了?”

“四年级了,开学后不知道怎么的,总是喊肚子疼,到县里去看过,还拍过片子,可还是疼。”

小女孩的妈妈几乎是一愁莫展,县医院只看出有一两条蛔虫,原本以为是蛔虫的原因,结果把虫子打下来后,该肚子疼还是继续肚子疼,完全不是蛔虫的原因。

“学习成绩怎么样?”

李白没有再关注小女孩,反而把重心放在了其他方面。

“我家这个一直都是班长,考试成绩在班里每次都是数一数二,不过今年开学后,最近几次测验的成绩突然掉了下来,大概是因为肚子总是疼,影响了学习,医生,您可得帮我们仔细看看。”

小女孩的爸爸显然将李白当作了救命稻草,只要能治好女儿的经常性肚子疼,管他什么科,黑猫白猫,逮着耗子才是好猫。

“明白了!”

李白打了个响指。

“是什么?”

儿科医生孙书辉一直没有离开,在看李白如何诊断小女孩的疑难杂症。

“病症确实是癔症,不过病因却是学习压力。”

李白给出了确诊的答案。

“学习压力?你是说学业上的心理压力造成肚子疼。”

即使常年给孩子看病,孙书辉也很少会深入接触癔症,许多家长会带着孩子转其他科室,或者干脆放弃,使他并不能进一步跟进,只知道癔病,却不能了解各种复杂的成因。

“学习成绩的班长,测试成绩跌落,最重要的是,四年级啊!”

李白摊开双手,他是过来人,自然知道小学四年级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水岭。

一二三年级,门门考试成绩优秀,哪怕次次一百分,这是理所应当。

这个阶段的学习以最最基础的知识为主,老师们的重点是培养学习习惯,但是到了四年级,就开始不同了,国家教学大纲转向应试教育,开始考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

如果一时失利的话,巨大的心理落差,确实会造成一些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有些人一紧张,不是肚子疼,就是拉肚子,要不就是头晕目眩,明明生理上没有任何疾病,却由心里反应到生理上出现不应有的紊乱。

尽管李白解释的很清楚,可是小女孩的父母和孙书辉医生依旧听的满头雾水。

医学领域就跟黔南山区一样,一步一景,十里不同天,医学知识分支无数,浩瀚如海,精神科这一领域,更是脱胎于玄而又玄的哲学,更越加让人难以理解。

“那,那,请问医生,怎么才能治好,要多少钱?我们都给。”

“求求您了,医生,给治一治吧!”

小女孩的父母几乎快要给跪了。

要不是医疗队的到来,两人已经筹划着准备带女儿前往省城求医,再不行就去北上广寻找名医,哪怕无论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

“不用紧张,不用紧张,小毛病,分分钟就能治好。”

李白摆了摆手,安抚着两位情绪激动的家长,就怕着急上火起来,一不小心就把自己,不,自己把对方给打了。

“我们有备治疗癔症的药?等等,是安慰剂吗?”

作为医疗队的领队,孙书辉医生对携带的药品清单能够如数家珍。

不过貌似并没有那种骗钱的玉米淀粉丸子。

“用不着那种东西!”

李白伸手在小姑娘面前晃了晃,然后打了个响指。

“好了,闭上眼睛,放慢呼吸,一,二,三……”

还没数到十,小姑娘就已经不再喊肚子疼,而是端端正正的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面对着李白。

“我去!”

孙书辉医生差点儿没跳起来。

要不是确信这位小患者是临时赶来的本地人,他几乎要以为对方和李白在这里唱双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