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合作的前提(上)

ps:感谢书友“za”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胡卫东深知中国科技与工业基础的薄弱,所以在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的同时,也尽一切可能地争取从先进国家引进科技、设备乃至于人才。可是有了苏联利用1929年大萧条而迅速完成工业化的先例之后,如今的列强对于科技与设备、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军工和相关领域的科技设备看得很紧,甚至要超过后世冷战结束后的“巴统”,而高级科技人才当中愿意来到贫穷混乱的中国的就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愿来,引进的成本也高得吓人,这些都令胡卫东“请进来”的计划困难重重。

即便胡卫东靠着穿越者的先知先觉,抓住1937年经济危机的机会,从西方引进了一些目前还未受到重视的新兴科技和相关设备,甚至还挖来了包括科学怪杰特斯拉在内的一批当时由于不受重视或者别的原因而处境不佳的一流乃至超一流科技专家,却依然不足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军工体系,至于更加宏大的工业体系就更是痴心妄想了。

好在胡卫东又利用穿越者的优势,以一些超时代的科技成果从苏联和德国交换到了不少技术和设备,其中苏联更是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考虑提供了巨额的贷款,并对边区的很多重大工业与建设项目提供了包括技工和专家在内的大力支援,赤色党也终于初步完成了最基本的陆上军工体系。而民用工业也随之受益,再加上老福特等西方资本家大胆地来到边区投资。发展得也不算慢。

但是胡卫东对此并不满意,一来此时的苏联还不是后来的超级大国,工业仅有量而没有质,而且还不愿拿出最好的技术和设备来,若非现在中国首先需要解决“有无”问题,胡卫东根本就看不上眼;二来苏联的所谓“援助”都是胡卫东拿超时代的科技、特别是军工科技换来的,因此苏联从中获得的好处其实甚至比中国还大,其国力、尤其是军力都将因此大幅增强。考虑到中苏两国之间尚有领土等历史遗留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胡卫东对其疑虑颇深。

因此胡卫东其实更希望与德国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一方面德国的科技水平远比苏联先进,尤其是包括潜艇在内的海军装备技术更是苏联所望尘莫及的,而且也比较吻合将来中国海军“飞潜快”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德国就算因为技术合作变得更强,倒霉的也是美英苏三国。中德两国距离远在万里之外、而且彼此之间也没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因此胡卫东敢于拿出更多的科技成果作为交换筹码,交换筹码一多,可以换到的好东西自然也会更多......

此外,德国作为欧战的发起者,这几年里一直都在疯狂地扩军备战。德国人对于先进武器的渴望自然也远非其他国家可比,因此胡卫东便很自然地认为可以比卖给别的买家卖个更好的价钱。同时,一旦欧战爆发,由于制海权肯定在英国人手中,中国将很难再从德国进口任何大型设备。而战后对德国遗产的瓜分怎么想也轮不到中国,所以胡卫东的计划必须抢在欧战爆发之前实现才行。因此他对此前所未有地重视,希望可以尽快促成,但真的操作起来却并没有胡卫东预想的那么简单。

原来,小胡子一手炮制出的所谓“经济奇迹”其实是以大量举债作为代价的,而由于德国将大部分借来的外国贷款都用作军费了,导致他们虽然已经“经济复苏”,却因为无法通过足量的出口获得德国急需的硬通货,而越来越无力偿还已经几乎是天文数字的外国尤其是美国那些金融寡头的贷款,哪怕只是利息。

事实上德国自小胡子上台后,对于这些外债的偿付一直是一拖再拖,美英法三国的债主们之所以还能容忍,只是因为小胡子努力塑造出的“**先锋”形象。但小胡子虽然疯狂,却不是傻子,不可能以目前德国毫无优势的国力去先和看上去简直就是巨无霸的苏联死拼、而让美英法三国当得利的渔翁;可是美英法三国的金融寡头们同样不是冤大头,德国赖账不还也就算了,可是小胡子一方面拼命扩军备战,另一方面却根本不敢对苏联采取实质性的敌对行动,甚至两国还在暗中勾勾搭搭,这些他们又怎么可能看不到?这种局面继续持续下去的话,用不了多久,三国的垄断资本家们就会动用经济乃至武力手段直接逼债,到时候小胡子要么被迫当马前卒先对苏联动手,无论胜负如何都会让美英法三国渔翁得利,因而葬送德国复兴的希望;要么就只能坐视“经济奇迹”的假象被戳穿,到时候纳粹政府必然倒台,小胡子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同样会全部功亏一篑......

因此小胡子只能抢先对英法及其盟国动手,这条路虽然也困难重重,但总比先打苏联的把握要大得多。而一旦“闪电战”偷袭得手,德国便可以迅速获得至少相当于一个新的德国的工业与人力资源,从而具备跟美国这个头号债主彻底赖账的底气,同时还可以掠夺财富填补资金缺口并借“复仇”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虽然小胡子计划中还打算利用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对于苏联的恐惧和仇恨再讹诈他们几次,但由于他个人的信用已经严重透支,小胡子自己也不知道还能成功地骗上几回。在欧战随时都可能爆发的情况下,小胡子自然不可能有心思想得太过长远,即便他现在已经意识到中国与苏联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中德两国又相距遥远,因此意识形态的对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不会导致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明着结盟固然不可能,但暗中合作却是完全可能的,可小胡子却还是只能同意向中国转让技术,而不可能允许中国交换、甚至购买太多的机器设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