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作的前提(下)

ps:感谢书友“一蓑烟雨1997”的打赏和书友“nqm”再次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原因很简单,以胡卫东期望的惊人采购量,如果小胡子真答应下来,那么之后一两年内的德**工生产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合作研究、乃至交换得来的技术却还未来得及变成武器装备部队,结果十有**会早早输掉欧战、也输掉德国的将来。可是对于工业基础薄弱、却希望能够抓紧时间抢到足够二战红利的中国来说,光是得到技术却不能马上转化为工业能力,还得自己慢慢消化,同样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等中国将这些科技消化了的时候,这些技术估计也早已经不同程度地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了......

胡卫东也因此意识到,赤色党要想与德国进行更深层次的军事合作,光是提供超时代技术之类不能让德国马上得利的东西根本没有根本没用,还必须得付出海量的硬通货,让德国至少可以支付所欠庞大外债、至少是利息的一部分,而不致被迫早早开战,德国人才可能有耐心与赤色党合作研发某些目前还只停留在设计图、甚至是设想阶段的新式武器,并向中国提供会在一段时间内明显削弱德**工生产能力的大量具有战略意义的先进机器设备......

可是这至少也需要价值10亿美元的硬通货(金银或者美元英镑),目前国内却是拿不出这个钱的。否则也不稀罕苏联人的贷款了,只有海外的中福国际有这个可能,因为光是中福国际所持有的米纳斯油田的三成股份按目前币值计算,潜在的总价值就超过了15亿美元(注1)。反正现在美帝无求于中国,又始终因为意识形态的问题对赤色党心存疑忌,导致中福国际有钱也买不到最关键的那些设备和科技,因此还不如让中福国际利用这些余钱为实现胡卫东的这个计划出把力。

但是,资产与现金是两回事,现金与硬通货又是两回事,一家总资产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级大财团。即使现金流十分充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出十亿美元的现金,这还得庆幸中福国际设在美国,如果在别的国家,还得设法将钞票换成德国需要的贵金属或者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力较强的英镑美元,能有价值3亿美元的硬通货就很不错了。

再说,米纳斯油田的实际储量目前其实尚有小部分零散的没有勘测出来,而且还有一部部分后世有能力开采出来的储量在眼下却因为技术上的问题而无法开发,因此中福国际所持米纳斯油田的股份如果现在估价。最多也就10亿美元,而且这10亿美元的价值是需要花费至少15年时间慢慢开发的。因此如果是一次性抛售换取现金的话,这机会成本是必须扣除的,能够卖出相当于估价三分之一的价钱就算不错了,以此推算的话,正常情况下中福国际即使整体出售,也最多能够换到5亿美元的现金,无论如何也不够胡卫东的计划所需。

但是胡卫东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与远在美国的毛泽民进行了沟通,后者表示愿意尽力一试,但他需要有足够大的权限。赤色党中央经过讨论同意了他的要求,破格成立了中国赤色党海外局,由其代理书记一职,如果他能够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这一职务就将理所当然地转正。

虽然目前赤色党的海外党员即使将国内外派的人员一并算上,加起来也不满一千人,但在中福国际的财力和太祖在国际共运中日渐增强的号召力支持下。发展潜力却异乎寻常地大,搞好了将来海外支部的地位甚至可以与国内的xx局相提并论,身为海外支部书记的毛泽民到时候至少也是半步常委的级别......

获得授权之后,毛泽民不但获得了支配赤色党全部海外资产的权力。还可以在世界各国几乎不受限制地发展组织,除了派驻苏联的那些人他管不到,其他的都要服从毛泽民的领导,其工作范围涵盖了组织、商贸、谍报和外交四大领域,而这位历史上在经济、情报与外交工作中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却不幸早早牺牲了的奇才也由此一鸣惊人,不但以其无可替代的杰出贡献大大加速了中国的复兴进程,还直接影响到了列强的实力对比和二战的进程......

毛泽民对于计划的关键看得十分清楚,无论操作如何巧妙,都必须要足够的本钱作为基础,因此他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弄到尽可能多的现金。中福国际现有资产之中最值钱的莫过于米纳斯油田,自从这个超大油田发现之后,目前世界第一的石油巨头洛克菲勒财团就一直对其心存觊觎,这一方面是垂涎这个超级大油田本身的丰厚收益,一方面则是担心自己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地位因此动摇,尤其是相对于美国本土的油田来说,米纳斯油田开采成本极低,万一老福特存心报复,故意压低价格倾销的话,洛克菲勒财团的损失可就大了......

此外,米纳斯油田不在美国境内,洛克菲勒财团将其收购并不触犯那些“该死的”反垄断法案,因此小洛克菲勒对其就更是志在必得了。虽然表面上来看,哪怕仅仅只是中福国际所持有的那部分米纳斯油田股份,其潜在价值也超过了目前身为世界首富的小洛克菲勒的个人资产,但潜在价值毕竟只是潜在价值......

注1:可能还不止这个数,米纳斯油田可采储量超过10亿吨、即70亿桶,当时国际市场的平均油价一直在每桶1-2美元之间波动,而且米纳斯油田所产的原油是世界上品质最好的,享受溢价理所应当,而其开采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却只比目前还大都未被发现的中东油田略高,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利润率。此外,本书中因为石化工业提前兴起的缘故,国际油价要比历史上更高,这无疑也会进一步提高米纳斯油田的估值......(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