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四百二十四鸡章 借鸡生蛋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四百二十四鸡章 借鸡生蛋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虽然这个时候德国的科技水平远比中国达,但因为胡卫东知道未来科技的展方向,因此不会去引进那些鸡肋甚至根本无用的科技,而另一方面,时代科技就是时代科技,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明都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历史上美国二战后期应用到炮兵和卡车上的子午线轮胎,说白了就是在轮胎橡胶里加入钢丝(也可以加尼龙丝或者其他高强度纤维,但是军事用途上还是钢丝的最好,而且钢丝最便宜。),从而大大提高轮胎的承重和越野能力,即使这项技术现在还未完全成熟,也足以令卡车的载重增加一倍以上。

这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大口径重炮的机动性,因为可以不再需要用沉重的全钢轮,从而变相地大大增强了炮兵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可以大大减小后勤补给的压力,因为同样数量的补给现在只需要一半、甚至更少的卡车来运用(运输卡车本身的油耗也要占用后勤的,因此节省的幅度远比表面上的数据要大得多。),如果配合涡轮增压装置,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再省下一大半的汽车油耗,这对缺乏石油的德国来说,意义怎么高估都不为过。另外,换上了子午线轮胎之后,卡车的越野能力也大幅增强,换而言之,也即是说对公路的路况不会像以前那么挑剔,这对深入敌国腹地作战,公路交通经常会遭到敌国游击队或者飞机破坏的德军来说,同样具有不能忽视的战略意义。

子午线轮胎的技术被胡卫东拿来从德国引进了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还没有掌握的全驱汽车技术,使得中国生产的各种越野汽车具有了更强的越野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多山的地形与糟糕的基建,而此前已经多次立下奇功的车载火炮也因此具备了更强的实用性。

类似子午线轮胎这样技术含量不高的小明都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就更不用说是雷达、近炸引信、火箭炮、陀螺瞄准具、涡轮增压技术等重大明了

面对这么多好东西,德国尽管已经几乎是毫无保留地将胡卫东感兴趣的技术全都拿了出来。依然是远远不够,为此小胡子甚至咬牙额外又放开了1o亿美元机器设备的出口额度,以致于德国在其后两年的工业增长率都是负数。却仍不足以将那些至少可以令德军实力暴增数倍的重大明全都买下。可是不买又肯定不行,即便中国与德国不会有什么冲突,也难保他们不会将这些技术再卖给德国的敌人,到时候敌人有了而德军却没有。那还打个屁啊!就在小胡子焦躁得快要失去理智的时候,德国代表团从中国回了一份绝密电报,说是中国人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内容主要涉及海军方面

虽然如今的中国就连民船的建造能力都差得可怜,更不要说是造舰了,但是青岛现有多个大型、乃至巨型船坞在建,而上海更有现成的2万吨级大型船坞,再加上德国已经同意交给中国的那两台巨型水压机,只要德国愿意进一步提供全方面的技术、设备与人员支持,中国现在就可以获得建造满载排水量过18ooo吨的德国“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的能力。而如果等到两三年后青岛的2个巨型船坞建成。那么德国海军现役、甚至是规划中的所有舰型,中国都有可能获得建造的能力,当然,技术、设备、人才乃至于大部分造船工人依然需要德国提供支援。

不过,胡卫东的建议却并不是要德国帮助中国建造大型战舰。事实上以中国目前的国力,根本不可能在维持庞大6军的同时再建设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他的提议其实是让德国将部分舰船的建造放到中国来进行,以便借机获得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并积累建造经验,这样日后国力强盛了想要建设大海军的时候,就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说白了,就是“借鸡生蛋”。而对德国来说,这样做也不无裨益,一方面能够以帮助中国展海军的名义避开英国人的耳目偷偷展海军力量,另一方面当这些舰船建造完成之后,德国海军可以在远东出人意料地组建起一支强大的舰队,偷袭印度等英国的殖民地和澳大利亚等铁杆盟国,这一定会完全打乱英国人的部署。

但胡卫东的提议也有一点令小胡子难以接受,那就是度未免太慢,就算他愿意等上几年,美英法乃至苏联也未必会给他这个时间。但胡卫东很快又提出了一个更好的方案,那就是将船体已经完成了的德**舰“卖给”中国。船体完成之后,武装之类的步骤并不需要在船坞中进行,完全可以在中国完成,当然,船坞测试之类的步骤还是离不开船坞的,但对战列舰、航母这样的巨型军舰来说,此前的工作就得花上一年多的时间,到那时青岛那两个7万吨级船坞也该建好了吧?

更令小胡子无法拒绝的是,胡卫东表示可以向德国出售性能优异的新型装甲钢并转让配方和工艺,这种根据后世均质装甲钢改过来的低合金钢原料成本与德**舰现在所用的装甲钢相差无几,考虑到废品次品率奇低(稀土的功劳)的因素,综合来说生产成本反而要便宜许多,可是它的强度却足足过德国引以为傲的装甲钢一倍还多,至于抗疲劳等其他性能,则更由于稀土元素的使用而远非世界上现有的各种装甲钢所能比拟。如果换上这种新型的装甲钢,那么德国的战巡会比很多战列舰都抗揍,而战列舰更是会成为几乎不可能被击沉的海上堡垒

而且以德国在结构材料方面世界第一的科研实力,完全可能在此基础上再开出性能比现用钢种更强的结构钢出来,这更将全方面地提升德**舰的防御力乃至综合性能(材料坚固,需要量就可以相应减少,负重减少就能腾出更多的载重加强武装、动力或者续航力。)。而如果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德国6军乃至空军和部分民用工业部门同样将会从中受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