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击

谋明天下 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击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45 来源:笔趣阁

尽管丁启睿一再婉拒,罗典召还是派遣了登莱新军将士,沿途护送,保证丁启睿一行安全的回到淮安府城去。

丁启睿回到淮安府城的时候,南京京营的五千军士,已经抵达府城,暂时驻扎在城外的军营之中,其实丁启睿和张国维都明白,不管是南京京营、漕运兵丁,还是各镇的大军,都存在吃空饷的情况,南京京营号称五万军士,其实能够凑足四万人就顶天了,漕运兵丁号称三万人,能够凑足两万人谢天谢地,至于各镇的大军,吃空饷的情况更为严重。

南直隶以及南方军队的军饷和粮草,由南京户部负责拨付,毕竟南方要富庶一些,所以在军饷和粮草的拨付方面,还是强于北方的,这么多年过去,南方很少有军队发生大规模的哗变,比起北方要稳定一些,不过南方军队的缺陷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战斗力不是很强悍,因为平日里几乎就没有什么征伐的战斗,加之军户制度在南方依旧坚持,卫所的很多军士,一辈子就是种地,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丁启睿麾下的漕运兵丁,也强不到哪里去,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漕运兵丁是不会参与任何征伐与作战,他们的职责就是护卫漕运的安全,这些漕运兵丁平日里面对的就是漕船船主以及船上的伙计,而且每每有需要动手的任务,漕运兵丁都是大规模的出动,人数方面绝对碾压对手,加之漕运之中的诸多**,直接影响到了漕运兵丁,让他们的战斗力更加低下。

如果麾下有五万的精兵,丁启睿还是敢于放心的主动征伐,可惜他的这个愿望,几乎不可能实现了。

回到淮安府城的第一天,丁启睿就专门去看了南京京营的五千军士。

这五千军士,从军容上面要强于漕运兵丁,总算让丁启睿放心了一些。

丁启睿很清楚,登莱新军是无法指望了,一切还是要依靠自身。

登莱新军为什么要进入南直隶,丁启睿内心有一个可怕的预测,不过他绝对不会说出来,虽然到宿州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登莱新军掌控之下的宿州,给丁启睿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城内秩序井然,百姓脸上的神色平静,至于说登莱新军的军营之中,干净整洁,非常的安静,来来往往的军士,身体笔直,步调一致,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丁启睿专门在城门外观察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守卫城门的登莱新军军士,没有向任何一个百姓收取钱财,也没有给任何一个进出城门的百姓脸色看。

仅仅是这一个细节,在丁启睿看来,就是难以置信的,不要说南直隶其他的城池,就算是南京城池,守卫城门的军士,时常向进出城门的百姓伸手索要钱财,甚至是强行的搜查百姓的包裹,强行的掠夺百姓的钱财。

北直隶紧挨着山东,山东各地的情形,丁启睿也有耳闻,有些传闻他压根不相信,不过亲眼见到了宿州的变化,丁启睿有些相信某些传闻了。

如果大明拥有这样的军队,还会出现李自成和张献忠吗。

回到淮安府城的第二天,丁启睿再次收到朝廷的敕书,这封敕书的语气变得严厉一些了,已经是告诫丁启睿,北直隶某些地方的局面快要失控,户部已经准备紧急的调拨地方库房的粮食,暂时平息局面,若是漕运还不能够畅通,恐怕出现意外的情形。

收到第二封敕书的一整天时间,丁启睿都是沉默的,独自呆在漕运总督府的厢房,不见任何人,也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当丁启睿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有些不一样了,神态之中好像带着决绝的情绪。

将漕运总督府的诸多事宜委托给坐粮厅郎中之后,丁启睿进入了城外的军营之中,开始了对大军的调遣,首先被派遣出去的是大量的斥候,他们前往邳州、沭阳以及宿迁方向侦查,侦察到的任何消息都要如实的禀报,同时军队也开始了调度,一部分的军士进入淮安府城,大部分的军士留在了军营之中。

消息是瞒不住的,很快有传闻出现在漕运总督府和淮安府城,说丁启睿大人要率领大军主动出击,前去征伐流寇张献忠了。

传闻是不是真的,没有人知道,包括漕运总督府的官吏也不清楚,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漕运总督丁启睿大人呆在军营里面,已经接近十天的时间了,而军营周遭处于严密戒备的状态,任何无关人等都不得靠近。

辽东,锦州,蓟辽督师府,厢房。

吴宗睿的神色有些复杂。

桌案上面放着廖文儒、罗典召以及罗典勇写来的信函,分别是关于徐州、宿州的情况,以及漕运总督丁启睿前往宿州的情况,此外还有情报司侦查到的淮安府城的情况,包括盘踞邳州、宿迁和沭阳三地的张献忠部的情况。

罗典召对丁启睿的看法不错,在文书之中直接表露出来了。

这令吴宗睿感觉到吃惊,历史上的丁启睿,名声可不是很好,才能平庸,无功无过,大明灭亡之后,最终归顺了大清王朝,后来牵涉到某个案子,被大清朝廷斩杀。

吴宗睿对丁启睿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不过对于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就不一样了,如果历史没有发生改变,张国维此刻应该是大明朝廷的内阁大臣、兵部尚书,其能力是远远强于现任内阁首辅张四知的,而且张国维在历史上的名声也不错,大明王朝被灭掉之后,张国维宁死不降以身殉国。

当然,穿越之后,吴宗睿脑海里面的历史知识,只是作为参考,特别是对个人的认识方面,肯定会发生重大的改变,譬如说对吴三桂,吴宗睿的看法就不一样了,如果天下平安,或者是遇见一个愿意臣服的主子,吴三桂不可能闹出来那么多的事情来。

从淮安传来的情报显示,丁启睿已经准备率领大军主动出击了,这是吴宗睿期盼出现的情况,两虎相争的结局是两败俱伤,不管哪一方获胜,都是惨胜,到时候登莱新军轻而易举就控制了局面。

只要控制了漕运,几乎控制了北直隶和京师,而且控制了漕运,也能够从某些方面控制南方的局势。

丁启睿的决绝,出乎了吴宗睿的预料,身为漕运总督,丁启睿完全可以守在淮安府城,命令军士出击进攻张献忠部,若是出现重大的危机,丁启睿可以快速逃离淮安府城,至少能够保住性命,但率领大军主动出击就不一定了,丁启睿麾下的军士战斗力不是很强,虽然比张献忠部强一些,可只有五万多人,要知道张献忠麾下有三十万的军士。

丁启睿麾下的五万多人是不可能全部出击的,还要留下部分的军士驻守淮安府城。

这样比较起来,丁启睿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

再次看了看桌案上面的文书,吴宗睿叹了一口气,他曾经想着招募卢象升,最终卢象升还是战死了,他曾经警惕和预防吴三桂,现如今吴三桂是他麾下的一员骁将。

“大人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吗。”

进入厢房的曾永忠,看见了吴宗睿的表情。

“没什么,刚刚看了廖文儒他们写来的信函,还有淮安和邳州等地的情报,想想我们确定下来的战略,总有一些人要付出代价的。。。”

曾永忠脸上露出了略微吃惊的神情,走到了桌案旁边,迅速浏览桌案上面的信函和情报。

几分钟之后,曾永忠抬头,看着吴宗睿开口了。

“大人,罗典召将军对丁启睿大人的印象很好,这倒是有些奇怪了,属下看过有关漕运总督府的情报,丁大人压根没有管理好漕运,诸多的漕运帮派和漕船船主总是被敲诈,叫苦不迭,私下里咒骂丁大人,不知道这一次是怎么了,丁大人居然准备亲自领兵出击。。。”

吴宗睿微微摇头。

“依我看,丁启睿此人,能力不算是出众,但还算是老实人,依照他的能力,出任漕运总督的确有些勉强,不过这也是皇上不会用人,可惜啊,老实人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可以说是根本无法承担的责任,那就要吃亏了。”

曾永忠脸上的神色依旧不是很好看。

“大人是不是有些可怜丁启睿了,属下觉得大人不该有如此的想法。。。”

吴宗睿有些头疼,连忙对着曾永忠摆手。

“先生想多了,我没有这些想法,不管怎么说,登莱新军都要彻底掌控漕运,只要有人阻拦此事,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也不管他有多大的能力,我都不会手软的。”

曾永忠跟着摇摇头。

“属下跟随在大人身边多年,知晓大人的一些想法,属下觉得有些时候,大人还是过于的仁慈了,譬如说对待刘文秀,若是换做属下来处理,早就斩杀了刘文秀,中原的局势已经大乱,马上就要失控,到时候大人将要面临更多的决定,若是稍微的心软,结局难料啊。”

吴宗睿看着曾永忠笑笑,只是笑容有些难看。

“先生,我明白了,日后面对关键的局面,我若是犹豫,还请先生多多提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