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谋明天下 > 第七百五十二章 虚虚实实(1)

谋明天下 第七百五十二章 虚虚实实(1)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45 来源:笔趣阁

四万五千军士从淮安府城的军营高调出发,丁启睿仅仅留下一万军士驻守淮安府城。

丁启睿为主帅,漕运兵丁副总兵以及南京京营副总兵为副帅,其中南京京营五千军士为先头部队,由南京京营副总兵为先锋官,丁启睿则是坐镇中军。

大军全部乘坐临时改装的战船。

寂静了数月时间的运河,一下子热闹起来,浩浩荡荡的船队,一眼望不到头。

与此同时,淮安漕运码头瞬间变得冷清起来,几乎看不到什么船只了。

其实这也很正常,漕运总督府下令征集漕船运送军士的命令,早就传开了,在所有人看来,淮安漕运码头的漕船,全部都被漕运总督府征集,用来运送军士前去作战了。

谁都知道,水路运输的速度比陆路要快一些,而且水路运输便于粮草的运送。

当然,近五百艘船只,沿途的调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没有到夏季,运河的水位不是很高,运河只有那么宽,有些地方水流还颇为湍急,如果有一艘船只挤占河道或者搁浅,影响到的就是整体的船队。

船队从淮安府漕运码头出发,负责沿途调度的南京京营副总兵和漕运兵丁副总兵,累的是人仰马翻,他们不断的下达命令,防止有船只抢道或者是加快运行的速度。

操控船只的基本都是长期在运河上面奔波的船老大,他们熟悉运河的每一处危险地点,知道哪些地方可以快速行船,哪些地方需要降低行船速度,所以由他们来操控船只,是明智的选择,只是让他们服从命令和调度,有一定的难度。

好在从淮安漕运码头出发之后,船队整体的行进还算是正常的。

浩浩荡荡的船队过了清河,抵达泗阳的时候,张献忠已经得到了明确的消息。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张献忠时刻都处于警惕之中,北面和西面的登莱新军虎视眈眈,南面是张国维和丁启睿率领的朝廷大军,稍有疏忽,就可能遭受到灭顶之灾,特别是北面和西面的登莱新军,成为张献忠内心的一根刺。

张献忠没有选择主动进攻淮安府城,与登莱新军有着直接的关系。

登莱新军的骁勇,让张献忠明白,他必须要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实力,所以,打败丁启睿麾下的朝廷大军,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

固守城池、阻断漕运,逼迫丁启睿主动进攻,且打败丁启睿,这是张献忠的策略,一方面,他要警惕北面和西面的登莱新军,另外一方面,他必须要彻底打败丁启睿,趁机占领淮安府城,获取到大量的补给,与登莱新军抗衡。

登莱新军迟迟没有发起进攻,也没有发起进攻的迹象,这让张献忠略微放心,将主要的注意力投向南面的淮安府城。

泗阳距离宿迁只有一百五十里地,如果是水路,距离要更近一些。

明确了丁启睿率领朝廷大军主动发起进攻的消息,张献忠没有想到,他居然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之中。

三十万义军分为三处驻扎,宿迁作为最为重要的桥头堡,驻扎有十五万义军军士,邳州驻扎有十万义军军士,沭阳则驻扎有近六万义军军士,张献忠与义子孙可望驻扎在宿迁,艾能奇驻扎在邳州,李定国则是驻扎在沭阳,得知朝廷大军从淮安府城出发的消息,张献忠迅速召集李定国与艾能奇来到了宿迁。

有关义军该如何迎战朝廷大军的部署方面,孙可望与李定国的意见不同意,张献忠也陷入到犹豫之中,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眼看着朝廷大军已经抵达泗阳,张献忠不能够继续犹豫了,于是他决定再次召集孙可望、李定国和艾能奇一起来商议,看看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迎战朝廷大军。

宿迁城内,县衙厢房。

孙可望、李定国和艾能奇等人进来的时候,张献忠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他已经察觉到了,孙可望与李定国之间的矛盾愈发的明显,刘文秀被登莱新军生擒之后,李定国与孙可望之间屡次发生冲突,每一次都是张献忠直接出面平息下来,应该说出现这样的情形,两个人都有责任,孙可望的责任略微的大一些。

张献忠已经颇为依赖孙可望,平日里调停两人之间矛盾的时候,自然有些偏向于孙可望,再说了,孙可望是老大,也应该有一定的权威。

“你们都来了,丁启睿率领的朝廷大军,已经抵达泗阳,消息你们都知道了,究竟该如何的迎战朝廷大军,我们已经商议了数次,今天必须要定下来。。。”

张献忠说完之后,首先开口的依旧是孙可望。

“义父,孩儿觉得,集中兵力彻底打败朝廷大军,才是最佳选择,朝廷大军主动出击,其目的就是想着打通漕运,义父雄才大略,阻断漕运,迫使朝廷大军主动出击,现如今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抓住机会,集中兵力,围剿朝廷大军。。。”

“当然,这是孩儿的建议,如何定夺,还请义父最终做出决定。。。”

孙可望说完之后,张献忠略微的点头,内心里面,他是倾向于集中大军围剿朝廷军队的,不过他也担心出现意外情况。

李定国跟着开口了。

“义父,孩儿觉得,集中兵力围剿朝廷大军可行,但也要考虑意外情况,宿迁驻扎有十五万义军军士,足以应对朝廷大军,不必要大规模抽调邳州和沭阳的大军前来驰援,孩儿这些日子仔细思索过了,朝廷大军抵达泗阳之后,没有马上行动,他们是不是会改变进攻的方向,我们是不明确的,如果我们将绝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到宿迁,一旦朝廷大军选择进攻其他的城池,则我们很有可能陷入被动之中。。。”

李定国还没有说完,张献忠就陷入到沉思之中。

孙可望看向了李定国,再次的开口了。

“三弟,朝廷大军主动出击,就是因为义父定下策略,阻断了大明的漕运,而今朝廷大军想要恢复漕运,必定要进攻宿迁和邳州两地,他们作战的目的,就是拿下了宿迁和邳州,恢复漕运,如此情况之下,他们怎么可能去进攻其他的地方,譬如说沭阳,而且我以为,就算是朝廷大军进攻沭阳,我们也可以置之不理,守住宿迁和邳州两地。。。”

张献忠的神色略微的开朗了一些,看了看孙可望。

李定国的脸微微有些红,按照道理来说,孙可望的分析是正确的,不过他很清楚,义父张献忠是不大可能放弃沭阳的,从地理位置来说,邳州、宿迁和沭阳三地,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布局,而且守住了沭阳,可以保证邳州的安全,退一步说,义军还可以选择绕开淮安,取道安东进入扬州。

这是张献忠预备的后路,万一义军征伐不利,就会选择从安东方向朝着扬州撤离。

“大哥,我没有反对集中优势兵力围剿朝廷大军,根据可靠的消息,丁启睿率领的朝廷大军不足五万人,我驻守宿迁的义军有十五万人,兵力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最为主要的事情,就是征集足够的战船,以迎战朝廷大军。”

“我认为沭阳必须要守住,如果我们放弃了沭阳,朝廷大军可以绕开宿迁,直扑邳州,一旦朝廷大军占领了沭阳和邳州等地,则我们义军将陷入到重重的包围之中。。。”

孙可望看着李定国,有些气恼了。

“三弟,征伐作战,不可能什么都兼顾,我们必须有进攻的重点,朝廷大军的兵力本来就不够,怎么可能分兵进攻沭阳,接着去进攻邳州,那样他们能够有多大的把握,如果他们的兵力足够,也不可能延缓这么长的时间,才主动发起对我们的进攻,义父,孩儿觉得,还是将兵力集中在宿迁,围剿朝廷大军,这样就能够弥补我们战船不够的短处。。。”

争论还在继续,唯有艾能奇,几乎没有开口说话,仿佛眼前的一切与他没有多大关系,张献忠、孙可望与李定国也没有感觉到奇怪,他们知道艾能奇的脾气。

张献忠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站起身来,走到了地图的旁边。

“可望与定国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们必须选择其中一种作战的方式。”

“丁启睿的重点,还是要打通漕运,所以他最终的目的是宿迁和邳州两地,我看他首先进攻宿迁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毕竟他拥有了那么多的战船,我们在这方面有一些差距,那就要用兵力上面的优势来弥补了。”

“邳州留下五万人,沭阳留下两万人,其余的兵力,全部都集中到宿迁。”

“艾能奇还是留在邳州,以防万一,你记住,如果登莱新军发起对邳州的进攻,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禀报,如果登莱新军过于的强悍,那就放弃邳州,到宿迁来。”

张献忠说到这里的时候,看向了李定国。

李定国脸上的神情倒是自然,主动抱拳对着张献忠开口了。

“义父,孩儿还是守在沭阳,以防万一。”

张献忠点点头。

“那好,你也要多多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