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七百零四章 孟浣献计

盛唐崛起 第七百零四章 孟浣献计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很明显,敬晖对杨守文的决断很满意。

所以在两人交谈时,他并没有再去谈论那劳什子张寻求,还有柏山沟的几千兵马。

他更多的是谈论弘农杨氏,以及杨承烈回归杨氏之后的变化。

“陛下此前西去西京,其实也是为令尊助阵。

你应该清楚,弘农杨氏如今大不如前,各房之间的矛盾也非常大。令尊当年是等同于被赶出弘农,这里面是不是还有玄机,无人知晓。总之,并非想象中顺利。”

杨守文倒是对这其中的过程不太清楚,听敬晖如此说,不禁露出疑惑之色。

敬晖道:“我与你从父杨执柔有些交情,他对我说过一些其中的事情。

本来你杨家族内并不统一,后来是陛下派人前去和杨家各房进行了交涉。至于交涉的内容,便是你从父也不清楚,反正在陛下抵达长安之后,各房就统一了态度。

这其中,有杨家没落,需有人挺身而出的原因之外,还有便是陛下和太子,对你父子期盼甚殷的缘故……但也正是如此,日后你返回洛阳,势必成人眼中刺,需多多小心。”

敬晖和杨守文并无太深厚的交情。

他能够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想必也是考虑很久。

杨守文不知道敬晖为何如此关心,但内心里还是颇为感激,于是拱手深施一礼。

“你心中定然奇怪,为何我会和你说这些。”

敬晖说罢,负手而立,发出一声轻叹道:“你是狄公所看重的人,而我与桓彦范和崔玄暐,都曾受过狄公的恩惠。狄公当初谏言陛下扶立太子,其实也是深思熟虑。

只可惜,狄公去岁突然故去,使得他未能所有事情安排妥当。

想来他与陛下也提过这件事,所以陛下才会不惜亲自为令尊助阵,前往西京,同时还把太平公主和相王带走,实则是希望太子能够趁此机会,在洛阳有所建树……

我也希望太子可以平稳过渡,但是朝中有些人,只怕未必愿意如此。

青之,说这些,也是要提醒你……日后你要面对的危险,恐怕是你从未面对过的。所以你要打起精神,务必要完美的解决那些和蛮叛军,这对你而言非常的重要。”

杨守文听完了敬晖这番话,突然明白了!

武则天此前任命他都督八州兵事的时候,并未想到有和蛮人的介入。

虽然杨守文成功平定了飞乌蛮,但对他而言,这个功劳还不足以让他可以立足朝堂。

杨守文需要更大的功劳,需要更大的名望。

虽然以前杨守文在文坛上有些名气,可一旦步入朝堂,他那些名气并不是很重要。

有唐以来,那些名臣大都有极高的文化素养。

可是他们能够立足朝堂之上,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功勋和能力,而非是几首诗词。

这,是一个资历。

恰恰杨守文就欠缺这个资历。

如果武则天想要提拔他的话,首先要考虑他是否能够服众。

固然,他那些诗词和小说可以让他在士林中享有声望,但想要令那些王公大臣们低头,是需要实打实的功劳才行。

杨守文犹豫一下,轻声道:“那叛军若败,我当如何?”

敬晖笑了!

那双如剑浓眉挑了一下,道:“青之倒是好气魄,连叛军都未见到,便以胜券在握?”

“胜券在握倒说不上,可如果连这些蛮人都打不过,如何立足朝堂?”

听了他这话,敬晖笑意更浓。

他点点头,笑容渐渐隐去,眸光也随之变得凝重起来。

“青之,飞乌蛮虽然也起兵作乱,却与和蛮性质不同。

说穿了,那只是孟凯个人的野心作祟,就整个飞乌蛮而言,其实并无心与朝廷为敌。且在此之前,飞乌蛮一直老实,虽偶有一些骚乱,但却在控制之中……可是安南却不一样。自安南都护府建立,那边的獠子们便三番五次的作乱,影响甚大。

自圣人登基以来,安南大大小小的战乱已有多次,更发生过杀死安南都护的事情。

所以对安南人,绝不可心慈手软。

朝廷对那些獠子优渥,但獠子们却不知感恩……对付他们,必须要让他们害怕,让他们恐惧。所以这次击退和蛮人之后,绝不可就此罢手,必须要给他们些教训。”

教训?

敬晖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样的教训,可杨守文又怎可能听不明白。

他当下拱手道:“如此,青之便知道该怎么做了!”

敬晖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何区别对待蛮人。

飞乌蛮,是杨守文一手平息下来,他作为西南典客,只需要将之安抚,也可以让其他的部落蛮人放心。可单只是安抚还不够,必须要有铁血的震慑,否则早晚生变。

好在这个时候,和蛮人凑了上来……

杨守文在普慈稍事休整,吃过了晚饭后,便告辞离去。

这一次,他没有带幼娘同行。

因为冯绍安的两个女儿,如今跟随在幼娘身边。

冯绍安……被敬晖送去了益州,会交给鲜于燕来处置。别看冯绍安走的是鲜于燕的门路,可事到如今,鲜于燕绝不会对他姑息。也就是说,冯绍安去了益州,唯有一死。

可冯绍安死了的话,他两个女儿就需要有人照顾。

杨守文不打算告诉她们关于冯绍安的事情……她们已经失去了母亲,不必要再让她们接受打击。

幼娘要留下来照顾她们,而且杨守文能看得出来,幼娘对她们,也颇为喜爱!

就这样,杨守文只带了明秀、桓道臣和杨茉莉返回龙台镇。

抵达龙台镇的当晚,他就收到了从普慈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张脩在柏山沟,大败叛军。

那些所谓的叛军,其实都是普州勇壮。

他们奉了张寻求的命令藏身柏山沟,对于具体要做什么,并不清楚。

所以当张脩杀至后,勇壮们只稍作抵抗,便弃械投降。

张脩随后便把他们收拢在一起,并且派人传信,最迟两日内,会抵达龙台镇集结。

这,也让杨守文松了一口气。

毕竟,龙台镇的兵力薄弱,他又如何主持大局?

在收到了龙台镇的战报之后,杨守文立刻命桓道臣持兵符前往安夷军,并命其开拔前往泸川县。泸川县,也就是泸州州府所在,赵师立正在那里望眼欲穿,等待援兵。

“另外,派人前往戎州与资州,命其火速派遣援兵,务必在十日内,在泸川集结。”

杨守文高踞帅府中,有条不紊的发出一条条命令。

不过,这些命令发出后,他并未感到轻松,反而坐在帅案之后,眉头紧蹙。

他还有一件事未能解决,那就是被关在城外的数千飞乌蛮俘虏。

据王君毚说,这些俘虏这些日子以来都很老实,也无人出来闹事……可是,数千俘虏该怎么处置,又该如何安排?总不可能一直关着,那始终都是一个巨大威胁。

可要杀了这些人,杨守文又有些不忍。

不忍杀害,也不可能放走,这也让他感到非常头疼。

天色,渐晚。

明秀带着涂家兄弟,在城内巡查。

杨茉莉就所在角落里打瞌睡,屋外,传来一阵阵蝉鸣。

就在这时,脚步声响起。

杨守文抬头看,却见孟浣从外面走进来。

他看上去蓬头垢面,也不知道有多久没有清洗过,身上散发着一股骚臭味儿,令人不禁掩鼻。

还是那一身染血的衣衫,整个人更看上去瘦削无比。

他走进了大堂,看着杨守文道:“杨君,我有良策,可以为杨君分忧。”

杨守文听了他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顿时愣住了。

“孟浣,你要为我分什么忧?”

孟浣也不客气,在帅案前坐下来,而后长出一口气道:“杨君所虑者,怕无非是城外的那些俘虏如何安置……杨君非嗜杀之人,可若放了他们,又觉得心里不甘。

可留着他们,终究是一个隐患。

接下来,杨君怕是要驰援泸州,抵御和蛮。

这样一来的话,龙台镇将成为一处重要所在……数千俘虏留着,始终令人不放心。”

孟浣仰着头,大声回答。

而杨守文则眯起了眼睛,看着他,许久发出一声轻叹。

“怎么,想通了?”

孟浣道:“想通了如何,想不通又如何?

反正这结果,都是一样……他虽然是我父亲,却与我无半点情义。我杀他,只是为我母亲报仇,并无其他原因牵扯其中。此举,有违人伦,而在我,却不会后悔。”

此时的孟浣,给杨守文的感觉更加阴沉。

杨守文沉默良久,方叹了口气。

“你如此,我越发不想放过你了。”

孟浣道:“杨君不必放过我……我此前曾说过,若杨君助我报仇,我愿为杨君效力。”

“好吧,这些事情,我们以后再说。

那你说一说,你刚才所言良策究竟如何?”

“我之计策,可令杨君无后顾之忧,更能助杨君击溃叛军。”

“哦?”

杨守文精神一振,道:“愿闻其详。”

孟浣道:“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杨君不必担心,我这个条件于杨君而言,绝无坏处。

若我计策奏效,我不求功名利禄,也不求荣华富贵。

我所求者,是希望杨君能够为我家那小十二谋一个身份,一个堂堂正正的官身。”(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