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七百零五章 改头换面

盛唐崛起 第七百零五章 改头换面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13 来源:笔趣阁

孟浣对孟涪,绝对是真爱啊!

听了孟浣的请求之后,杨守文并不奇怪,只是在心里面暗自感慨。

事实上,孟浣从他杀了孟凯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了与仕途绝缘。不说别的,一旦这弑父的消息传出去,别说孟浣死无葬身之地,就连杨守文,都说不得受到牵累。

这一点,孟浣心里也非常清楚。

飞乌蛮的一切,对他而言都已经不再重要。

从他母亲被杀的那一天开始,孟浣其实与飞乌蛮已经一刀两断。

他从不把自己看作飞乌蛮人;同样的,飞乌蛮人也未必把他当作族人。所有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孟涪。因为他没了前程,但却希望自己的弟弟,亲兄弟能有一个前程。

为此,他可以抛弃一切!

杨守文目光古怪,看着孟浣,久久不语。

“你想好了?”

孟浣坦然道:“早就想好了……其实,在负荆请罪的那一刻,我已经想的非常清楚。

只是突然间,有些事情烦扰了我,所以才会如此狼狈。”

杨守文沉吟片刻,点头道:“好,那我保你兄弟一个前程……明日一早,我就派人前往普慈,向敬公提出要求。朝廷而今重开西南典客署,敬公将会处理各蛮部之关系。由他斟酌,而后向朝廷奏报……对了,你想要为你兄弟,要个什么官职?”

孟浣笑了,轻声道:“我不希望十二再回私镕山。

闹出这么一摊子事情,如果他们回去,怕是普州、梓州和遂州三地都不会安稳了。

我想要……”

孟浣站起身,走到了大堂上的地图前,用手轻轻点指地图上的一个位置。

我想要这个地方,供飞乌蛮人落脚……同时,我希望朝廷可在这里开设羁縻州,让小十二做个县令足矣。他的才干,不足以做太大官职,有个县令对他已是极限。”

杨守文绕过了帅案,走到地图前。

他看着孟浣手指的位置,眸光一凝,轻声道:“这个地方,好像是一片不毛之地啊。”

“不毛之地挺好,至少过得安稳些,没有人窥觑。”

杨守文没有接话,只带着古怪的笑容看着孟浣。

从地图上来看,孟浣所要的地方属于泸州所治,是一块夷地,荒凉而偏僻。

如果从杨守文的角度来看,飞乌蛮定居这里倒也简单,不需费太多精神。可这地方若是孟浣所指定,杨守文就必须要考虑周详。他不相信,以孟浣对孟涪的真爱,会选一处不毛之地?他既然选定这里,那么一定有他的想法,说不定是个便宜。

被杨守文看的有些不太自然,孟浣咳嗽两声,无奈的一声叹息。

“好吧,我承认。

这个地方,古称蔺亭,确是一处不毛之地,但是又居住有许多蛮人,大约有三四万之多。那些蛮部,大都规模不大,大部落有几千人,小部落几百人,根本不成气候。

但是这个地方,却是一块宝地。

他毗邻赤水、习水,水草丰茂,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同时,这里也是通往黔北的一处要地……如今黔北还是不毛之地,但我相信,杨君此次征伐,势必会将之开发。如此一来,兰亭就会成为剑南道和岭南道必经之所,日后一定会热闹起来。

小十二他们若能在这里落脚,绝对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至少他们不必再入以前那样住在私镕山里,蔺亭会比私镕山强百倍,大家也能过得舒服许多。”

杨守文听完了孟浣的解释,目光再次转移到地图上。

从地图上,他还无法看出孟浣所形容的那些情况,但他却相信,孟浣一定亲自看过。

“可是你也说了,这里诸多蛮部。

你们迁移过去,会不会造成冲突呢?”

孟浣则眸光一冷,轻声道:“很快就没有许多蛮部了。”

“什么意思?”

“和蛮人如今盘踞曲江,乘势北上。

从曲江北上泸川,路途遥远,更需要穿越不毛之地。

赵师立并非无能之辈,绝不会任由叛军打到汶江再行决战之事。那样一来,会有诸多城池被毁,至少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赵师立承受不得这损失,更不会容忍叛军兵临城下。

如此,他一定会在泸川以南,寻找和叛军决战之地。

我考虑过,如果他要和叛军决战,那么最佳的战场,就是蔺亭……杨君请看,这蔺亭侧依安乐水,背靠猿山、来猿和顺州三县。过了这里,向西北二百里是都宁……最重要的是,这里地势平缓,适合大规模作战,这正好发挥出官军的兵械之利。

杨君想一想,如此一场大战结束之后,那些个蛮部,还能幸存多少呢?”

杨守文听完了孟浣的分析,不禁咧嘴,苦笑连连。

“孟浣,你这一计,端地毒辣。”

孟浣却摇头道:“杨君此言差矣,此事与我有何关系?

怪只怪和蛮人野心太大,才造成如此灾难。若非和蛮人造反,泸州便不会陷入战火中,而这蔺亭更不会受此兵祸。我不过是顺势而为,想要为飞乌蛮寻一栖身之地。”

孟浣这一番话,说的好有道理。

至少杨守文无力反驳,也不想为此事和他辩论。

没错,这件事和孟浣还真就扯不上关系。别说是赵师立,若换做杨守文,恐怕也会选择那蔺亭作为战场。原因无他,仅泸川附近,就设有四县。四县加起来,十万人口,再加上四县以南的两座县城,一旦战火燃烧,十余万百姓必将利利时所。

而那时候,泸川作为首府,少不得要承受巨大压力。

所以赵师立绝不会选择泸川为决战之地,那么倒霉遭殃的,怕只有那蔺亭一地了……

想到这里,杨守文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他话锋突然又一转,沉声道:“既然如此,你刚才说有良策为我分忧,又是什么良策呢?”

孟浣咧嘴笑道:“杨君所忧虑者,无非城外数千俘虏。

这些家伙与官军相比,的确不堪一击……可是他们却有一个官军比不上的本领。”

“哦?”

“飞乌蛮人,生于山岭之中,穿山越岭如履平地。

杨君可曾听说过无当飞军吗?想当年诸葛武侯平定南蛮之后,用蛮人组建起一支精兵,名曰无当。今叛军北上,需穿越不毛。杨君何不把这些飞乌蛮人组织起来,翻越六盘至起背后,烧了他们的粮草,断绝他们的退路,叛军到时便不战自败。”

杨守文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顺着孟浣手指在地图上的移动,脑海中便浮现出了一条行军路线。

“你又知道,他们粮食会存放何处?

叛军有备而来,当然清楚这行军艰苦,怎可能不防备好辎重粮草?”

“千里不毛,适合屯粮之地不多。”孟浣盯着地图,良久后眸光一凝,轻轻点着地图上的一处位置。

“竹子岭,必然是在竹子岭。

这里是叛军必经之路,且沿途有充足水源,更能够避开瘴气……这个时节,也正是瘴气最重的时候。可以行军的路线不多,所以我可以肯定,他们会在这里屯粮。”

杨守文沉默了!

片刻,他也不管孟浣身上的异味,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孟老六,你知道吗?

你这样让我很难做……你这种人,放出去了便是祸害,留在身边也很危险。我真想现在就杀了你,免得你日后给我惹麻烦。如果不是你刚才露了软肋,我现在就想杀了你。”

孟浣的软肋是什么?

就是孟涪!

很明显,他来之前就已经想清楚了。

他要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否则似他这样的人,谁又敢放心留在身边?

这是个聪明,且知道轻重的人。

如果在他献策之前,没有主动把弱点暴露出来的话,杨守文说不定已经唤来刀斧手。

至于那弱点是真是假?

就需要自行判断。至少在杨守文看来,孟浣对孟涪绝对是真爱,更没有半点虚假……

“对了,从今以后,你别叫孟浣了,改个名字吧。”

“还请杨君赐名。”

“我听你言语间,对武侯无比敬重,不如便改姓诸吧,就叫诸欢,欢乐的欢,你看如何?”

“多谢杨君赐名。”

孟浣不似汉人,对姓氏极为看重。

说起来,他姓孟,可那个‘孟’又是怎么来的,估计连他老子孟凯都不太清楚。

所以,他对杨守文的改名之事,并不抵触。

能够和诸葛武侯扯上关系,他反而更加开心……

“那你觉得,谁领兵前去合适?”

孟浣……如今应该唤作诸欢。他想了想,轻声道:“此人需胆大,且精于兵事,身手矫健而强壮,

我倒是有一个人想要推荐,不知阿郎敢不敢用?”

诸欢很聪明,在杨守文给他改名后,便立刻改变了称呼。

“谁?”

“龙台镇校尉,王君毚。”

王君毚?

杨守文眉头微微一蹙,轻声道:“你真以为,他合适吗?”

“除此人之外,别无他人。”

杨守文对王君毚倒是有一些了解。

想当初孟沅六百叛军袭击龙台镇,这王君毚带着一二百人就敢冲锋,更斩杀百余人。从这一点而言,王君毚的身手绝对不差,而且胆子也大,头脑也非常清楚……

“如此,我问问王君毚,看他敢不敢做这件事。

你这些日子,看起来也不是虚度光阴,居然能看出王君毚是个人才,真个出乎我意料。”

“哈,我虽浑噩,却并非阿痴。

其实这几天,我一直在观察王君毚此人……我观阿郎手下可用之人不多,何不将之招揽?”

“哈哈哈,你可真是……”

杨守文突然捂着鼻子,退后两步,一脸嫌弃之色。

“你有功夫去看人,不如先去洗漱一下……你这一身的味儿,简直馊了!”

诸欢一怔,旋即醒悟过来,也不禁笑了。

他也不啰唆,朝杨守文一拱手,便转身离去,端地潇洒。

看着他走出大堂,杨守文不禁又是一声感叹。

他旋即冲着大堂外喝道:“来人,立刻把王君毚王校尉喊来,就说我有要事与他商议。”

两千多俘虏,在第三天的凌晨时分悄然离开龙台镇。

随同这两千多俘虏一起离开的,还有诸欢和王君毚两人。他们走的悄无声息,甚至连驻守龙台镇的守军都未曾发现。至于他们究竟去了何处,只有杨守文一人知晓。

“你就那么相信他?”

明秀和杨守文一起,策马于龙台镇外。

“我不是相信他,而是我想知道,那孟涪在他心目中,究竟是什么地位。”

“此话怎讲?”

“如果他真的爱惜孟涪,一定会把此事做的妥妥当当,以求我在安排孟涪的事情上尽力。

日后,我要带他去洛阳。

如果不弄明白他的心思,又如何用他?”

说完,杨守文道:“其实,以他的聪明,又怎能不知道?

他对孟涪有多关心,就会使多大的本事……我觉得,他这一次,会试出来全身解数。”

明秀,笑了!

他手指着杨守文,哈哈大笑起来。

“青之,你变了。”

杨守文则微微一笑,道:“是啊,我变了!”

不变又能如何?他接下来要去面对的,怕是比那些和蛮人阴险百倍,也强大百倍的对手。

如果不去改变,又如何在接下来的对局中生存呢?

杨守文想到这里,不禁露出苦涩的笑容。

本来,他是想骑马散心,可是被明秀这么一说,却突然间意兴阑珊。

“咱们回去吧,张脩传信来,说是大队人马将会在正午时分抵达县城。咱们也该早作准备,加上那些叛军的话,可是有六七千人之多。龙台镇,终究还是小了些。”

想当年,杨素开设龙台的时候,又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这里会大军云集?

张脩的兵马抵达之后,便只等鲜于士简的消息。

之后,杨守文就要率部开拔,前去泸川和赵师立汇合。到那时候,他又将面临一场怎样的大战呢?杨守文现在也说不清楚,不过他却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必然不会轻松。

至正午时分,张脩的前锋大军出现在地平线。

杨守文看着那迎风招展的旌旗,心里却产生出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的兴奋感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