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制(上)

盛唐崛起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制(上)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仙宗七友?

如果不是听李林甫报出那七人的名字,杨守文甚至会以为自己进入了仙侠的世界。

不过,这七个人中,杨守文至少知道三个人。

司马承祯,是道教的宗师,好像是茅山?杨守文记不太清楚了,反正是有些名气。

陈子昂就更不用说了,杨守文去年在昌平见过。

但他不是已经回射阳老家了吗?按理说应该在千里之外的巴蜀,怎可能会出现在洛阳?至于贺知章,大名鼎鼎的四明狂客,杨守文不但知道此人,之前还帮过他一次忙。荥阳潘氏的潘华盗取贺知章的咏柳一诗,可是被杨守文当场拆穿的。

“李郎,陈伯玉来洛阳了?”

李林甫摇摇头道:“陈伯玉去年丁忧守制,怎么可能来洛阳?

据我所知,司马承祯年初被圣人邀请,如今就暂居在上清宫内;宋之问和王适一直都住在洛阳,肯定会出现。毕构嘛,好像被委任为左拾遗,接替陈伯玉的职位,目前在长安做事。卢藏用是太平公主的人,这次公主聚会,他一定会出现。

还有贺知章,他前日就已经抵达洛阳,如今住在上清宫内……

此七人皆好神仙术,平日里也喜欢聚在一起谈清说玄,故而被人们称之为仙宗七友。”

似乎看出了杨守文心中的紧张,李林甫便开口解释。

“其实,你也不必担心。

仙宗七友都不是那不讲道理之人。司马承祯气魄宏大,贺知章更是为人豁达。对了,你不是和陈子昂认识吗?那卢藏用和陈子昂关系甚好,想来也不会为难于你。”

“是吗?”

杨守文笑了笑,浑不在意道:“就算他们真找我麻烦,我又有何惧哉?”

装,装,装!

你就装吧……也不知道刚才是谁听说有人要找麻烦,一脸的便秘表情!

李林甫不禁在心里冷笑两声。更打定了主意,等这件事结束之后,绝不和杨守文再有任何交集。这家伙身上的麻烦事接连不断,实在是太能闹腾了!弄个不好。就可能被拖下水,到时候他杨守文也许能够脱身,可他李林甫又该如何是好?

“既然如此,咱们赶快走吧。”

李林甫不想再和杨守文废话,于是催马向前。

杨守文则一脸诧异。不知道李林甫为什么会突然间变了态度。

说实话,他对李林甫挺感兴趣。

历史上那个大名鼎鼎的‘口蜜腹剑’,如今还是一块青涩的小鲜肉。也不知道未来他都经历了什么,从这样一个小鲜肉,进化成为了那个心狠手辣的李相国呢?

想到这里,杨守文忍不住在心里嘿嘿笑了两声,便打马追上了李林甫。

神都苑的大门,坐落于龙鳞渠畔。

隋炀帝修建西苑之初,内造十六院,屈曲周绕于龙鳞渠。

杨守文两人抵达神都苑大门的时候。就见车马鱼贯而入,周围守卫森严。

两人在呈递上了请柬之后,便牵马走进了神都苑内。就见这神都苑内,上跨飞桥,杨柳修竹,名花美草,隐映轩陛。在神都苑内,有一座方圆越十里的人工湖,沿岸只见杨柳随风摇曳。人工湖中,微波**。在阳光之下衬出了别样美感。

湖中,有三座岛屿,名为蓬莱、方丈和瀛洲。

三山相距约三百步,山出水面约有百余丈。传说中隋炀帝建造的十六宫就隐于其中。

早有画舫,停泊在湖边。

杨守文两人牵马上船,画舫慢悠悠驶离岸边,向着湖中的瀛洲岛划去。

那划船的船夫,清一色宫娥扮成。一个个长的花容月貌,犹如那天上的仙女一样。

“有生之日。若能得见仙山真面目,死而无憾。”

站在船头,李林甫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

杨守文倒是没有留意这些,而是好奇发问道:“敢问这位姐姐,何以不等船上人到齐之后再开船呢?”

李林甫忍不住回头,看了杨守文一眼。

此人,就是那写出《爱莲说》的杨青之吗?

如此美景不去欣赏,却纠结于那些旁枝末节,实在不知道他这人是真的有才,还是呆傻?

撑船的宫娥笑道:“青之先生不必奇怪,公主命我等在海边恭候公子,并未着奴婢接引他人。”

也就是说,这艘画舫是专门迎接杨守文而来。

“青之,好大面子。”

李林甫忍不住有些吃味,一旁半真半假的笑道。

杨守文恍然,扭头看了李林甫一眼,旋即笑道:“李郎休要取笑我,这只是太平公主的错爱罢了。”

“不是太平公主。”

宫娥笑道:“是安乐公主命奴婢前来接引。”

“啊?”

“公主还说,请青之先生做好准备,待会儿上山时,说不定会有考校,莫丢了东宫颜面。”

杨守文愣住了,看看那宫娥,又看了看李林甫。

李林甫一耸肩膀,那意思分明是说:你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还有考校?

杨守文吃了一惊,忙问道:“敢问姐姐,可知要考校什么?”

“这个却非是奴婢可以知晓,郎君到时,自当清楚。”

想再询问,宫娥只是笑而不语。

杨守文却心中苦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不过,安乐公主会这么好心的提醒我?杨守文有些不太相信。如果说这船是李显派来,甚至说是太平公主派来,他都相信。惟独安乐公主……先入为主的力量,有时候的确很强大。杨守文自认不认识安乐公主,她为何要好心的提醒我呢?

只有李林甫在旁边偷笑不停。

这傻瓜,还真是有趣!

船,在瀛洲岛畔停下,只见沿岸奇花异草争相开放,更不时看到山间楼阁忽隐忽现。

下了船,杨守文把马匹交给宫娥,与李林甫沿着山路而行。

这瀛洲到露出水面约有三百多米,可见当初隋炀帝为建造三仙山,耗费是何等巨大。

山路以青石为石阶,沿途只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有禁军守卫。

此时,已有不少人抵达瀛洲,正三五成群,或是谈笑风生,或是成群结队欣赏美景。杨守文和李林甫在其间,就显得有些年少,故而一路上不时有人投以疑惑目光。

“青之,你发现没有,这里几乎没有人认识你,是不是有些失落呢?”

杨守文正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听到李林甫这么一说,不由得笑了。

“我不过是一个小人物,从没有奢望天下人都认识我,我又有什么好失落的呢?”

“你倒是想得开。”

“不然怎样?难不成我跑出去大声叫喊,我是杨守文……谁又在乎你是何方神圣?”

李林甫想了想,轻轻点头。

只是,两人的交谈却传入了跟在他二人身后的两人耳中。

“前面那后生,还请留步。”

一个中年人高声说道,脚下不禁紧走两步。

杨守文和李林甫停下脚步回身看去,就见那两人大约在四五十年纪,一个身着青衫,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五官端正,透着一股豪迈之气;而在他身边的男子,则看上去颇有些清瘦,长的姿容俊美,一身白裳衣袂飘飞,宛如神仙中人。

“刚才我听到,你说你叫杨守文?”

青衫男子走到杨守文身前,笑着问道。

杨守文一怔,点点头,“小子正是杨守文。”

年纪摆放在那里,自称一声小子也在情理之中。

“士甘焚死不公侯的杨青之?”

“呃,正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杨青之?”

“是。”

那青衫男子听罢,不由得哈哈大笑。

他扭头看着那白袍人道:“白云子,我没有猜错吧。”

那白袍人微笑着点点头,朝杨守文道:“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青之,倒真是有缘。

不过,我观青之行走时呼吸绵绵若存,似有还无,好像修得道家法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