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应制(下)2/2

盛唐崛起 第二百九十三章 应制(下)2/2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杨守文闻听,顿时愣住了。

他所修炼的金蟾引导术,正是道家功法。

一直以来,除了身边人之外,并没有外人知晓。可没想到,这白衣人竟一眼看破。

“我幼时浑噩,祖父以为我神魂受损,故而自武当山讨来一门功法,让我修炼。”

“你祖父,可是杨大方?”

“啊?”

白衣人不等杨守文反应过来,笑了一声道:“既然修得道家功法,何以又要为佛门扬名?”

“我……”

“你不用急着回答,既然是故人之后,待总仙会结束,你我还会再见。”

白衣人说完,和那青衫男子点头,便顺着山路扬长而去。

杨守文和李林甫则站在山路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都感到有些茫然。

这两个人是谁?

听话语,他们对杨守文似乎有些不满,但是却又没有敌意。

特别是那白衣人,似乎和杨守文的祖父认识。这也让杨守文一时间,感到糊涂。

“李郎,可认得那两人?”

李林甫摇头道:“你道我是那百晓生吗?怎可能谁都认得。”

好像,这杨青之又有一桩麻烦缠身。

李林甫觉得,做人做到杨守文这样子,也真够失败。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却弄得满天下仇人,连那老娘们对他也是心怀不满。罢了罢了,也不过是这一遭,以后坚决不会再与他交集……嗯,等集会结束之后,我就想办法回长安,离开这是非之地。

李林甫心下拿定主意,和杨守文循阶而上。

当二人来到半山腰时,却见地势陡然开阔,一座巨大的石门横在面前。那石门外,有黑衣卫士守卫。一顶巨大的红罗伞盖就矗立在石门的前方。伞盖前有一排桌案,桌案后有宫娥彩女侍奉,桌上还摆放着笔墨纸砚。上官婉儿就坐在那红罗伞盖下,一身宫装。淡扫蛾眉,如花娇靥上带着温和笑容,正看着石门外的人们,笑而不语。

“兄台,这是在干什么?”

“扫眉才子出题。要我等即兴赋诗,若不然就不得上瑶台。”

李林甫闻听,立刻明白过来,这恐怕就是安乐公主传话过来的考校吧。

他连忙回到杨守文的身边,把情况与他低声说了一遍,而后看着他道:“青之,怎样?有没有把握?”

李林甫虽然有些不喜杨守文,可目前两人却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他是陪同杨守文而来,如果杨守文不能完成考校,他也别想穿过那道石门。这如果传扬出去。杨守文肯定会声名扫地,而他李林甫,恐怕也要遭受那无妄之灾。

李林甫目光中,透着期盼之色。

而杨守文则心中苦笑:果然是这样。

他正犹豫要不要走过去,却忽然听到有人高声喊道:“不知那《春夜喜雨》的杨青之可曾到来?”

“杨青之是谁?”

“这名字怎么有些耳熟?”

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个俊美男子,年纪大约在三十多岁,一表人才,气度不凡。

“敢问,《西游》著者青之。可曾到了?”

这男子一走出来,立刻就被人认出了来历。

“那不是卢藏用吗?”

卢藏用,字子潜,范阳卢氏族人。

或许很多人对他并不了解。但如果提起一个成语,一定都听说过,那就是终南捷径。

没错,这卢藏用就是终南捷径的主人公。

他目光如电,扫视人群,最后目光落在了杨守文和李林甫的身上。

卢藏用快走两步。来到杨守文面前,“阁下就是杨青之?”

“正是。”

“我听说,杨青之才学过人,得郑三娘冥中传授衣钵,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你的那首《春夜喜雨》,的确不凡。今日即临三仙山,想来定会有大作问世。”

杨守文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得罪了这卢藏用,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就见卢藏用嘴角微微一撇,露出不屑之色,然后便转身来到了红罗伞盖前,躬身道:“请上官姑娘赐题。”

上官婉儿这时候也看到了杨守文,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她不好在众人面前表露出来,但心中已经做好了决定,打算放水,让杨守文通过。

可谁料想,这卢藏用却突然跳了出来,令上官婉儿有些措手不及。

心中,遂有一丝怒意,看卢藏用的目光,也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她刚要开口,却见身后走出一个俊美青年,在她耳边低声道了两句,令上官婉儿脸色微微有了变化。

“原来是子潜……子潜才华,自不需赘言。

这样吧,今日游园,子潜不如就即兴赋一首应制诗吧。”

这应制诗,是指由皇帝下诏命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活动,主要为了娱乐君王,歌颂升平,赞美风俗。这个活动,是由汉武帝所开创,并且沿袭至今,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学’模式。

卢藏用闻听,忙道:“还请上官姑娘命题。”

上官婉儿似乎也没想要为难卢藏用,便开口道:“既是游园,就以这西苑为题吧。”

“遵命!”

卢藏用走到桌前,沉吟片刻后提笔书写。

片刻后,一首应制诗词就创作出来,自有那内侍走上前,捧起了诗词诵读道:“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瑶台搬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

梅香欲待歌前落,兰气先过酒上春。幸预柏台称献寿,愿陪千亩及农晨。”

内侍颂完,人群中爆出一阵喝彩声。

就应制诗而言,卢藏用这首诗堪称佳作。

只是上官婉儿却好像并没有心动,这种应制诗说实话真心没什么意思,所以她也只是在那纸上批下中上的评语。对此,卢藏用倒是没有不满,躬身一礼便迈过了石门槛。

不过,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石门槛后,向杨守文看去。

伴随着他这个举动,所有的目光在刹那间,都集中在了杨守文的身上。

上官婉儿有些不想出题,但又身不由己。

“青之,你可愿意一试?”

这已经被逼到跟前了,杨守文想要退缩都无处可退。

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前。

但愿得,前世十余年卧床苦读,今生能够派上用场吧。

“请上官才子赐题。”

上官婉儿刚要准备开口,那俊美的青年却把一张纸条递给了她,而后笑眯眯向杨守文看去。

什么意思?

杨守文感到莫名其妙。

这青年,他感觉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在何处见过。

上官婉儿的脸上蒙上了一层青色,扭头看了那青年一眼,眼中闪过一抹冷色。

“上官才子休怒,此非明玉所愿,乃公主吩咐。”

上官婉儿哼了一声,“此时,我自会与她讨个公道。”

青年所说的公主,绝不是安乐公主,而是今日总仙会的发起人,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目光在字条上扫了一眼,眉头微微一蹙,沉声道:“青之,此公主殿下亲自出题,以弓字为韵六韵。”

石门槛后,卢藏用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而人群中更传来一阵嗡嗡声响。

这个题目,可是比刚才上官婉儿给卢藏用的题目,难很多。

杨守文心中,也不禁暗自苦笑。

他大概齐倒是知道这六韵的意思,可是以弓字为韵,的确是有些困难。最关键的是,这是应制诗,需要赞美君王。似什么射人先射马之类的诗,便无法使用了。

走到桌前,他沉吟不语。

一双双眼睛落在他的身上,众人的表情更是各有不同。

作出来,一定要作出来……否则我这脸面,可是丢大发了!李林甫在心中暗自祈祷,眼中更流露出焦虑之色。而在石门槛后,更有一双美目凝望着杨守文,透着几分关心。

半晌,杨守文提起笔,飞快书写。

而为他磨墨的宫娥,则眯着眼睛,嘴角慢慢勾勒出一抹古怪笑容。

待杨守文写完后,宫娥退下,有内侍上前,把诗捧起来,躬身来到了上官婉儿面前。

“明玉,既然是公主出题,就由你来诵读。”

“此明玉之幸。”

俊美青年把诗词接过来,一目十行扫了一遍,开口诵读道:水涨方塘绿,花开禁蘌红。同瞻万乘主,亲御六钧弓。曲应驺虞节,春回太皞功。还须殪大兕,何只落惊鸿。一箭天山定,三遍虎**空。浔阳射蛟者,宁与此时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