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四百二十二章 事有蹊跷

盛唐崛起 第四百二十二章 事有蹊跷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的行卷中,除了几篇文章之外,还有一首五言诗。

杨守文看了一眼之后,便大致明白了这首诗的来历。这是一首赋得诗,也是这个时代,文人学诗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所谓赋得体,意思是只要摘取了古人成句为题的诗,题首都必须冠以‘赋得’二字。而首句‘自君之出矣’源自乐府杂曲歌词名,故而张九龄在赋诗冠名的时候,就使用了《赋得自君之出矣》的题目。

这首诗用比兴手法描绘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颇有几分《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的意境。整体而言,清新可爱,有着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

不过,比之张九龄那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赋得自君之出矣》就显得有些青涩。

如果换做旁人,说不得会称赞张九龄这首诗的清新雅致。

但因为知晓了张九龄的巅峰之作,所以在杨守文看来,这首诗的格局远远不够。

想到这里,杨守文突然笑了。

对张九龄这种人,如果不拿出真才实学,很难让他心服口服。

论真才实学?

杨守文自然比不得张九龄,可他却熟读唐诗三百首,在沉吟片刻之后,就有了决断。

同样是表达一种相思之情,该如何应对?

杨守文取来笔墨,提笔在张九龄的行卷上,留下一首诗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写完之后,杨守文的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不晓得用张九龄的巅峰之作来唱和他的赋得体,张九龄看到之后。会是什么心情呢?

我实在是太坏了!

杨守文想到这里,忍不住嘿嘿笑出声来。

自从那总仙宫里醉酒赋诗百篇后,他的脸皮早就已经练出来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虽然。他已经不常盗诗,可必要的时候来一首,他绝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反正虱子多了不怕痒,已经盗了许多,再盗两首又如何?

写完之后。他吹干墨迹,把张九龄的行卷收好。

一阵困意涌来,杨守文实在是有些顶不住了,于是便起身**,和衣而卧……

这一觉,杨守文睡得很香甜。

画舫行在河面很平稳,丝毫感受不到半点颠簸。

一直睡到了傍晚,他才醒来,整个人的精神也随之振奋不少。

从船舱里出来,发现外面的雨早已经停了。斜阳夕照。照在河面上,泛起了血红的鳞光。他走到船头甲板上,迎面和风徐徐,吹在身上有一种格外舒畅的感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他忍不住低吟浅唱起白居易那首《忆江南》,心里突然间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受。

此次南下,时间很短。

加之他有公务在身,并没有真正领略江南美景。

前世,他缠绵与病榻之上。十几年不得行动。没办法,只好在朋友圈里看那些晒图,心里面可是羡慕的很。重生以来,若说最大的愿望。恐怕就是走遍大江南北。

只是……

这次离开江南,下次再来,不知会是什么时候。

杨守文心里有一种直觉:他这次返回洛阳之后,短时间内怕是不可能再来江左。

真可惜了!

想到这里,杨守文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说得好。说得妙,一言道尽了江左美景。”

一阵掌声从身后响起,杨守文没有回头,已经知道是谁在说话。

声音那么痞懒,偏偏带着一种莫名的磁性,让人不禁生出想要暴揍他一顿的念头。

除了明秀,还能是谁?

“明老四,偷听可不是好习惯。”

“切,我哪有偷听……这是我家的船好吗?再说了,我明明是光明正大的在听。”

杨守文转过身,就见画舫上,已经点起了火把。

明秀拎着一个酒壶,笑嘻嘻走过来,“不过不应景……如今已经入秋,何来春来江水绿如蓝之说?秋来江水绿如蓝倒是合适,但是感觉着,又逊色了几分呢。”

“我愿意!”

千金难买我高兴,你奈我何?

明秀笑了,把酒壶递给了杨守文。

“对了,听说你洛阳的宅子很大?”

“干什么?”

杨守文接过酒壶,警惕看着明秀。

“在江左久了,有些烦闷,所以打算去洛阳散心。

可我小叔人在蜀州,我在洛阳也不认识人……听人说,洛阳居,大不易。我身上没多少钱,到了洛阳,可能连个栖身之处都没有。青之,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之前,吕程志曾提醒过杨守文,说明秀可能会北上。

没想到他居然主动提出来,倒是打了杨守文一个措手不及。

上上下下打量明秀,明秀则可怜巴巴看着杨守文。不过,他那副可怜的模样,杨守文根本就不相信。明家江左五百年大阀,掌控着整个江左的地下世界。你特么告诉我你没钱?杨守文要是信了,那才是脑子进水了。

“你想做什么?”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之前被明秀耍了一次之后,杨守文的警觉性越来越高。

“嘿嘿,你那边宅子那么大,不如借我两间?”

“明老四,我在铜马陌的宅子是什么样,你会不清楚?”

“嘿嘿,就是清楚,才找你商量嘛。”

明秀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杨守文想要拒绝。可又不忍心。

“好吧好吧,我真是服了你……我如果不同意,你是不是会找我老爹打小报告?”

“嘿嘿,嘿嘿!”

明秀笑了两声。并没有回答。

也是,以明、杨两家的关系,明秀真要跑去找杨承烈,把身份表明,杨承烈绝对会来找杨守文的麻烦。谁让杨承烈是明崇俨的学生。这层关系怎么也无法断掉。

“我先和你说清楚,到了洛阳,你可别给我惹事。”

“青之,你说什么呢?”明秀顿时做出一副受伤的表情,大声道:“谁不知道我明秀义薄云天,纯真可爱?”

杨守文盯着他,半晌后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滚!”

夜色,笼罩官塘河。

晚饭时,杨守文把张九龄的行卷交还回去。

原本自信满满的张九龄,在看了杨守文留在行卷上的那首《望月怀远》之后。顿时脸色大变。整个人看上去都似乎不太好了,阴沉着脸,晚饭时更一言不发。

晚饭过后,张九龄拿着行卷就返回客舱,然后再也没有露面。

“你干什么了?”

明秀忍不住问道:“那南蛮子之前骄傲的好像一只小公鸡,怎么一转眼就成了落汤鸡。”

“明老四,你不说话会死吗?”

杨守文骂了一句,颇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张九龄那房门紧闭的客舱。

会不会太狠了?

杨守文搔搔头,叹了口气。

对于张九龄的小心思,他没什么不满。

利用?又能怎样!能够被这样一个牛人看重并且利用也是好事。总好过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

“青之,你这次突然返回洛阳,究竟为什么事情?”

杨守文看了明秀一眼,想了想。还是把李过的事,与明秀说了一遍。

“四郎,圣人与你明家关系那么好,能不能到时候帮我求情?”

“你想什么呢?”

明秀翻了个白眼,轻声道:“圣人之所以厚待我明家,是因为我叔祖的交情。也是因为我明家这些年来无欲无求,在暗中帮衬。可要说关系好……叔祖活着的时候说不定可以。现在嘛,我觉得你父子过去求情,都要比我出面说项有用处。”

说完,他眉头一蹙。

“李过?”

明秀挠挠头,原本光滑柔顺的发髻,顿时变得有些凌乱。

他自言自语道:“我怎么没听说过,太子膝下有个名叫李过的儿子?”

“这种事我骗你作甚……那高力士就是太子内坊局的典直,还有之前我因为救人,得罪了长宁郡主的郡马杨皦。还是小过出面,找了长宁郡主说项才算揭过。”

“有这种事?”

明秀对洛阳后来发生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听杨守文这么一说,他倒是不再怀疑李过的身份。

想想也是,太子李显当年好歹也是当过皇帝的人,虽然后来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可身边绝对不会缺少女人。万一是什么不起眼的嫔妃所生,未必会很张扬。

“要是长宁郡主出面,这身份倒是不会有问题。

不过,他惹怒了圣人,怎会找到了你的头上?那洛阳城里,能在圣人面前说上话的人多了去。别的不说,狄光远的老子就是其中之一……只要太子登门恳求,以狄怀英和李唐皇室之间的交情,一定会出手相救,怎么也轮不到你出面啊。”

杨守文听罢顿时愣住了!

之前高力士找上门的时候,他一听李过有危险,就没有来得及去细想,便匆匆出发。

可现在听明秀一说,杨守文也觉得事有蹊跷。

是啊,洛阳城里能在圣人面前说上话的人有很多,单只是一个狄仁杰绝对能保住李过的性命。他杨守文虽有些名气,但若以能力而言,差狄仁杰十万八千里之多。

李过何以舍近求远找到他,还让他在八月十五日之前赶回洛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